摘 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运用诱思探究理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本文对诱思探究理论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诱思探究理论 应用
引言
在国家“十五”课题中张熊飞提出了“诱思探究教学论”,明确指出: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不再单单是让学生知道公式、定理,而是要努力将公式、定理与学生实际生活学习相联系,让学生多角度、立体化、生动化了解公式、定理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诱思式教育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应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意识。为此,教师要会从教学内容中找出恰当的诱思点,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诱思探究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所作的探讨。
1.诱思探究理论概念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可以说是近年来在教育界新兴起的一门教育模式,而这个模式在全国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诱思探究理论教学方式可以说完全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理论,同时也是很先进的教育模式。
张雄飞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主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七动”,即动手做、动耳听、动嘴说、动眼看、动口议、动脑思、动情读。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探究,全身心投入。而作者认为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是以学科教学论的两个基本问题作为逻辑出发点,即“通过学习怎样培育人”和“通过学习培育什么样的人”,再依据教与学的矛盾提出教学的职能观、教学机制观和教学的价值观,从而筛选出教学活动中“教学”“心理”“发展”的三个基本范畴。其主要精神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使学生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诱思探究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三个转变、五个要让”也好,诱思探究教学思想也好,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放学生的身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三点。
2.1数学课堂教学
一是以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为根本,着眼于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核心,把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三是以数学老师在课上课下的指导为基础,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诱导、疏导等作用。
2.2数学老师与学生的定位
一是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地位应由“主宰”变为“主导”,成为数学教学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二是学生的地位由“他主”变为“自主”,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有参与权、选择权、评价权,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数学老师对教学活动失去控制。教师应通过正确地引导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3教学形式多样化
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为学生创造参与探究的空间,让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在排列与组合两个原理的教学中可以做这样的彩票游戏:老师先在一张白纸上写出59681这5个数字组成一张中奖彩票,然后折起来放在讲台上,老师在黑板上写出1234567890这10个数字让学生自己选出5个数字写在一张纸上,最后公开老师写的这张彩票和同学们的手中的彩票是否中奖,5个数字所在的位置是否相同,看全班同学中有几个人写的数字是一样的。
又如在学习高中立体几何时,可以运用一定的心理战术,对学生说接下来的方法会很简单,让他们消除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再讲关于向量的知识,让学生回忆是对学生的第一步诱思。然后,让学生回答关于向量的知识,目的是复习。接着,教师在立体几何中讲向量的X和Y轴,再说添加一个Z轴,分别在上面设立坐标点。把各自的点都标写出来,会让学生觉得对这个知识点挺熟悉的,从而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再教学生用向量法求角度或高的相关公式,让学生自己在下面进行相关的计算。计算有问题的同学可请教会的同学,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会的同学对这一方法的理解。
3.诱思探究理论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思想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诱思探究理论的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可以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从而促进理论的学习,学生对这种例子接受起来会比较容易,也很有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就参与到教学中。这样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受到启发,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让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活性。
3.2了解学生心理需求
有的问题对学生来说确实有困难,就算一步一步地诱思也不能解决,这是就需要教师重头再讲解一遍。如果对大部分学生能诱思,少部分学生不能学会,就说明这一诱思点的选择有一定的意义。此外,需要教师根据课堂上的观察和课后对同学的相关反馈做出总结。这对以后在数学教学中的诱思方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3把握理论应用的核心思想
运用诱思探究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力,以学生为课堂中心。需要教师注意的还有对课堂的时间把握,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但是也应注意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诱思探究教学法的主线是教给学生知识,然后才是培养其科学素质能力。但是,科学素质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训练,不能顾此失彼,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结语
诱思探究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自主学习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切实顺应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