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体育教学作为最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却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发挥出其特点,因此创新势在必行。教师要从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教育出发,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身体素质,利用现代教学方法,为创新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随着课程改革的提出,素质教育成为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它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由教师主导型学习转变成了学生自主思考型,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质量。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有着自己课程的独特性。教育创新作为体育教学的新思路,打破了体育教学中单一死板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更加有利于学习。综合起来,体育创新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一、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就必须要从根源抓起。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然后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通过正面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热情。
(1)学习观念的改变。观念的改变是最难的,只有花大力气改变学生错误的学习观念,才能给创新教育的开展带来契机。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怎样要求,学生就怎样活动,使得体育教学对学生来说带有一定的盲从性。而创新教育,则要求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练,练习了有什么用,怎么样才能练得更好。学生们在懂得了体育活动的意义和好处后,就会减少抵触情绪,会渴望主动学习。例如在进行耐久跑的课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之所以进行耐久跑训练是因为它可以提高有氧耐力素质,是身体塑形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于耐久跑的技术要领、体力分配、成绩提高等都要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练,然后通过练习使其在学习中体会到积极学习、主动学习的快乐。
(2)兴趣的培养。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所以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就必须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初中生这个年龄段充满了好奇心和好胜心,教师在进行教育创新的时候可以从这方面着手,在体育课程中利用比赛法、游戏法等,增强练习的乐趣性,减少体育课程的枯燥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让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去赢得比赛。
(3)学生热情的保持。等学生们转变了学习观念,提升了学习兴趣之后,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保持学生的热情。初中生由于其多动性,对很多事情都只有3分钟的热度,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练习过程中行为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觉得还有更多的进步空间,一步步地前进。同时也可以用良性的竞争刺激他们的持久性。
二、改造教材和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和教育方法的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另一个手段,也是创新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1)教材的合理改造。教师要首先熟悉教材的知识构成,真正掌握教材的组织形式,然后根据自身的执教经验、学校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等改造教材。对于男生,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对抗性训练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女生,教师则可以通过合作、趣味性练习来激发学生的热情。
(2)改变教育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模仿能力,如让他们模仿自学健身拳、广播体操等,然后对每人的模仿优劣进行评点,好的要表扬,差的也要鼓励,让学生喜欢创新教育方式。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舒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以积极学习为荣、以创新为荣,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要引入先进的教学方式。如探究式教学注重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这种方法能加深教学知识,刺激学生积极参与。
三、培养学生终生锻炼的习惯,将体育观念深入人心
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要坚固学生的精神世界。创新教育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1)体育素质的提高。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反复地强调,利用种种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理解,使他们从以前简单的体育锻炼教学上升到体育观念教学,提升层次,并让他们在锻炼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体育素质。
(2)综合能力改善。体育教学的创新,培养了学生坚韧的性格、乐观的态度、永不服输的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这些对于以后学生们的生活工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学生,所以体育教育只有创新,才能为学生将来发展提供帮助。
总之,体育教学离不开创新教育,教师只有很好地执行了创新理念,才能不断完善学生的性格品行,才会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海东.初中体育教学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J].中学教学参考,
2010(6).
[2]张兆青.初中体育教学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4).
[3]丁华.初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谈[J].考试周刊,2009(52).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