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小学数学教学提高学生数学才能

2013-12-29 00:00:00文茂章
成才之路 2013年27期

小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发展都不成熟,虽然活泼积极但是也存在着爱动、缺乏耐心等问题。所以,教师要重视小学数学教学,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在创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的同时,加强课堂秩序的管理,达到活而不乱。同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才能。

一、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有的教师上课过于严肃,死板地照搬教科书或参考书,学生只会觉得数学课枯燥,索然无味。这样的话,学生成绩怎么能提高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的一点。首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将题目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其次,还可以用这种形式展示思路,将学生的视觉和思维相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第三,还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在游戏的同时学习到知识。比如在学习倍数的章节时可以引入可供全班一起玩的倍数游戏——按座位顺序,第一个同学念1,接下来第二个同学念2,第三个同学要拍手(轮到3的倍数拍手),没拍手或念错的要罚,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3的倍数的印象,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好动的天性不会被压制,还可以寓乐于学,增强数学课的趣味性,让学生喜爱数学课,想上数学课。不论是课堂上还是在批改作业时,教师都要经常给学生以鼓励,一些简单的表扬如“你真棒”“你是未来的数学家”等,或奖品如小本子、铅笔等,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

如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数学趣味游戏,播放给学生,或者让学生动手操作。笔者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款“消灭害虫”的数学趣味游戏。游戏的上方会提示一些简单的数学题,比如:9-3-1=?在害虫的背面有3个答案,点击选择正确的答案后,其所对应的害虫就会被消灭,并带有一定的音乐效果,笔者将其下载,然后在课堂上演示给学生,发现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心算能力,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很强调思维的学科,只有独立思考才能进步。教师在给学生讨论合作的同时要保证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合理设计教学安排,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而不是在学生没有思考充分前就给出答案。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常情况下到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出一些数学题,随堂批改。比如为了增强学生的算术水平,笔者会出10道加、减、乘、除的四则混合运算题。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笔者会随堂出3道相关分数的题,当然出的题分为有难有易,一般最后一道题作为压轴题都比较难。通过这种随堂练习的方法,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除此之外,在日常作业方面也要和家长沟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因为作业是学习中关键的一环,学生在作业中巩固所学的内容,联系新旧知识,拓展思维。很多家长会检查孩子的作业,纠正作业中的错误,甚至帮助孩子完成不会的题目。这样,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几乎都是正确的,但这样并不利于教师的教学,造成学生将知识点全都掌握了的假象。教师就这样漏掉了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留给了学生薄弱易错的地方。对于独立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教师或家长的陪同下完成作业。首先教师或家长帮学生复习所学内容。比如在做“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课时的作业时,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课本知识点,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搞懂知识点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习题。

三、善于用归纳法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归纳解题方法

比如在做20以内自然数的加减法算术题时,学生往往不仅速度慢而且正确率低,所以可以将20以内的加减法通过数的分解与合成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通过反复记忆和刺激来代替学生缓慢的思维运算过程。如1+4=5、4+1=5、5-1=4、5-4=1这样的拆分和合并,学生在多次练习和记忆下就形成了习惯。

通过带领学生总结、归纳,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算术题马上就能脱口而出,从而提高了速度和正确率。

再如应用题,教师在讲例题时就要示范,习惯画图,每读到一句有用的信息,就将其加入到图表或线段中,用简单易懂、一目了然的图来代替复杂冗长的文字表述。培养学生在做应用题时的信息转换能力是使学生做好应用题的前提。还有许多其他的题型,找对解题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上新课之前,教师要布置学生预习,因为只有在预习后,学生听课才会有针对性地注意自己不懂的地方,对新内容也更胸有成竹。在讲完一章节后,教师可以对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这一步骤也可以让学生来完成,可以是课堂上口头的表达,也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课后在本子上作书面的总结,总结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数与代数”这一章可以分为“数与式”“数量关系”“规律探索”三个大的知识点。其中“数与式”这个知识点又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的认识”“式的运算”四个知识点……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不怕难的心理。数学肯定会不断出现学生不会的难题,学生只有在不断攻克这些难题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进步。教师要经常告诫学生不要畏难,要越挫越勇才能进步,不然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热情和兴趣很快就会被一些负面的情绪打消。认真审题和书写也是数学学习所必须的习惯。在平常作业时,很多学生字迹潦草,将“3”和“了”看混,将“4”和“9”相混,将加号和除号相混等。除此之外,还要强调书写格式、百分号、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解题的规范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不会在没必要的地方失分。

笔者认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以教会学生课本上的内容为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辅。这样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积极作用。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丰富自己,比如在教学中善于总结,丰富一下趣味数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课堂上讲究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更丰富,更具有趣味性,以此来提升教学水平。笔者认为这些都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与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才能。

(山东省莒南县筵宾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