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生物理学习习惯打造高规格人才

2013-12-29 00:00:00刘勇
成才之路 2013年27期

摘 要: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教师要突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物理学习更是如此,物理解题习惯、切磋琢磨的习惯、总结归纳的习惯、探究的习惯等。

关键词:高中生;物理;学习;习惯;培养;高规格人才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既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也能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的要求,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学校、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打造高规格人才。

一、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研究物理,就是首先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取后,要认真分析研究对象在整个物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把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挂起钩来,根据物理现象,灵活而正确地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如何灵活而正确地选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题,是培养解题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通过把平时做过的习题进行分类归纳,具体体会如何在不同的条件下灵活选用恰当的物理规律,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另外,解答物理问题时,不仅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而且还要有规范的解题习惯,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规范的解题习惯有助于物理概念的梳理,理清题目当中的己知条件和要求的物理量。有些学生头脑反应敏捷,但是不注意解题的规范,很容易犯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对学生严格训练,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让每一个高中学生准备一个错题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要充分用好学生的纠错本。我们要求学生配有纠错本,将一些自己因思维错而做错的题记下来,在复习时充分利用好纠错本,并在每一个单元复习之时对纠错本进行一次梳理,将与之有关的题找到并重新思考,与原思维进行有效对比,再用二轮复习之模型进行分析,找到这一类题的特点,从而有效举一反三,让自己的纠错本能越来越薄。教师也应将有典型的学生的纠错本进行有效整理,找到学生的共同错误,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提高针对性。

二、培养独立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习物理概念不能死记硬背,要重视概念产生的背景、产生的过程,掌握每一个概念的基本运用,把典型习题做到位。物理的学习所要求的思维习惯不同于平时的常规习惯,所以有些学生在学物理时感到难,一时不能适应,但是这并不等于一有问题就要去问人,凡事都要有“度”,学会独立思考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组织好学生之间的活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着手,逐步引入新的物理概念。教师可以对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们积极地思考,从而能够很自然地引入新的概念,让学生们成为学生的主体,逐步探索、应用物理知识。教师在课后要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强化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在课后时间不光是做练习可以强化所学知识点,还可以利用生活体验来达到强化的效果,因为学生结合课堂上的学习加上课后自己的生活体验,可以对物理现象进一步进行加工、分析、推理。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分析、探究、处理、整合知识信息。

三、培养联系生活学习物理的习惯

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物理知识来自于生活,并始终服务于生活,而生活又处处折射出物理,离不开物理知识。物理新课标中也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结合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我深知物理教学要面向生活,因此,我们学习物理要学会注意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进而提出问题,分析、探究问题。如在做单摆测试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我对同学们说:“现在我们大家来验证一下周期和摆球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我现在手中有两个小球,怎样比较它们质量的大小?”下面是同学们想出的几种方法:

①如是一种材料的实心球,看体积大小。②用手去掂量一下轻重。③用天平去称一下。④把两小球互相碰撞一下。

在以上的四种方法中,第④种方法最为可贵,它将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碰撞知识应用在两个物体质量的对比之中,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得到了发展。我们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培养学习物理的习惯,要处处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如果教师干涉过多就失去了自主发展的意义了。教师所起的作用只是全程关注,适时加以点拨,使学习活动和养成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培养实验探究的习惯

很多学生由于从小没有动手的习惯,没有探究问题的爱好和欲望,因此,教师布置实验探究任务是希望学生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结果学生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也不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去观察实验现象,如何记录实验数据等。很多学生一说做实验精神就来了,别以为每个学生都是有目的地准备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其实他们当中有一些是抱着好玩的心理进行实验室的,他们认为实验课好看、热闹,没有课堂作业。有时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没有动过手,完全是一个看客。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勤于思考、大胆质疑的习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并最终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

出版社,2004.

[2]左雄.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

院学报,2007(4).

[3]唐一鸣.物理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4]齐际平.物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江苏省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