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很多学生未上信息技术课时表现出很感兴趣,但真正上课了,却大失所望,觉得很乏味。因此,教师应着眼育才,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让信息技术课生动起来。
一、优化课堂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导入是一个重要环节。课堂导入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成功的导入既能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为课堂的成功做好铺垫。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运用以下常用的导入方法。
(1)创设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营造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以此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心灵的窗户,点燃思考的火花。
(2)温故知新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是通过回顾复习旧知识,自然引入新知识。导入时要注意新旧内容的衔接,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此法有利于构架整体知识体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疑导入法。设疑导入法是通过设置疑难,引发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导入新课的方法。当学生有了疑就会追问、会探究,才会有所得。此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结合实物直观导入法。教师借助实物、图表、模型、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导入的教学方法称为直观导入法。此法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新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学习。直观导入法具体形象,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5)趣味导入法。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以游戏、故事、谜语、歌曲、视频等导入的方法,称为趣味导入法。
(6)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法。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书本知识生活化,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学生都喜欢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越是贴近生活,越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情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导入法,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
艺术性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没有任何一种最好的教学方法能适应教学情境,唯有符合师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已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在全面分析掌握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质量,才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感兴趣。
教师上课时,可以灵活选择趣味法、比较法、幽默法、比喻法等教学方法,避免采用“满堂灌”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1)趣味法。开展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和情趣,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强调一个“乐”字,突出一个“玩”字。玩是孩子的天性,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例如组织计算机绘画比赛、打字游戏比赛等,让学生享受计算机的乐趣。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要学得认真、玩要玩得开心,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比较法。比较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也是比较常用的,因为计算机不仅语言种类多,而且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多,如画图、Photoshop等绘图软件,各种语言、各种软件均各具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教学中进行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地比较。
(3)比喻法。比喻是想象的翅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旦碰到某些术语或命令难以用一般的用语解释时,此时,最好就是应用比喻。比如把裸机比喻成白痴,光有人的驱体,但没有灵魂、思想。单纯有软件,而没有硬件的支持,同样也是没用的,就好像一个光有灵魂,而没有躯体的人一样,是不可能存在的。
(4)幽默法。在幽默的教学情景下,学生消除厌学的心理,在合作积极的气氛下与教师主动配合。幽默能使人在大笑之后领悟到真知,能使教学产生活力,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三、合理的任务,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性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课常用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运用合理,不仅能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时,任务设计目标要明确,任务的选择与设计要合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法促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获取知识、获得技能、培养能力,所以任务设计要科学合理,适度适当,不能滥用和泛用;要注意任务的情境设计,任务要有意义,可操作;任务设计要有趣味,要有创新性;任务设计难度要适当,要有层次性;任务设计要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任务设计结合其他学科,要有实用性。实践证明,课堂中合理的任务设计,能使学生不再把学习当作负担,而是当成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以全新的理念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要努力营造轻松快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气氛,让我们的课堂生动活跃起来,让学生爱学、会学、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想学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让学生在应用中有所创新、有所收获,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