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

2013-12-29 00:00:00仲云芝
经济师 2013年1期

摘 要:会计信息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是否合理有效。在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普遍,而且也越来越严重。文章从会计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其真实性入手,进而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表现、危害,并着重阐述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 会计人员素质 监督力度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177-02

一、会计信息总述

(一)会计信息的概念

目前的会计主体主要是通过财务报告和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者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主要是用来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价值运动所产生的数据,并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法规、方法和程序,把它们加工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的失真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而且也成为影响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因素。能否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问题。

(二)会计信息的作用

1.会计信息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依据。

2.会计信息为企业债权人、潜在债权人和投资者、潜在投资者提供了依据。

3.会计信息也是企事业单位的各级管理人员做出决定的依据。

会计信息不管是对于企业中各个部门,还是各个企业,甚至整个国家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地位如此重要的会计信息一定要保证实事求是,并且具有客观真实性,一旦出现失真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种类与具体表现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从古至今,自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就开始出现,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日益增多。

从我国来看,20世纪90年代几乎年年进行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领导不可以说是不重视,组织不可以说不严密,检查、处罚力度不可以说不大,每年战果也不可以说不丰富。但从总体看,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并没有明显改变,反有愈演愈烈的趋势。1996年全国会计工作会议提出要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亲题《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约法三章》,国务院下发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通知,财政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又联合制定下发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实施办法,全国各行各业自下而上层层整顿验收。随后,会计、审计体系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一系列的审计准则、会计准则陆续出台,证监会又针对上市公司制定下发了一系列信息披露规则、准则,《会计法》也进行了大的修改,这些都是为了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有力措施。但从实效看,会计信息失真依然严重。朱镕基同志更是对会计人员提出了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不做假账”,尽管这四个字只是会计人员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但往往却显得分量很重。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种类

1.无意失真。无意失真是指基本会计信息的控制人员,由于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素质等内在原因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方法选择的不同等外因的影响,造成的对政策法规理解不透,运用相关条款不当或账务处理错误而导致的报出会计信息与实际信息不符。无意失真是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非故意的过失,财务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会计核算中发生各类失误。

2.故意失真。故意失真是指在会计工作中,故意违反国家会计制度法规的规定,有目的、有预谋、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也可以叫做会计舞弊。会计人员故意篡改、伪造、编造有关的会计凭证, 虚报、漏报、瞒报有关的会计数据。舞弊强调的是出现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在这里,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有关人员的故意作为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最直接因素。其“作为”的结果导致账实不符、账表不符。避免故意失真要通过对会计核算过程的基本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查才能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

1.经济交易失真。企业为了粉饰财务报表,利用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将换,从而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核算失真。会计核算失真是指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会计数据和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准确是它的主要特征。具体可分为原始凭证失真、会计账簿失真和会计报表失真。

3.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主要是隐瞒应披露的会计信息或不及时披露应及时披露的会计信息。

4.人为的会计操作。人为的会计操作主要表现为:(1)操纵利润。公司通过多计收入、少计成本、提前确认收入或滞后确认成本的方法来虚增利润或通过相反的操作手法来虚减利润,或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2)调节资产。包括通过虚假的资产评估和虚拟资产的方法虚增企业资产和通过加速折旧、隐瞒债权的方法虚减企业资产。(3)其他方法。如为了逃税虚减应纳税所得和增值税销项税额,虚增进项税额等等。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作用的正常发挥需要各种公平交易的秩序,使市场行为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由于会计是向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各部门提供信息的工作。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加重要。然而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无论是出于融资的目的还是逃税的目的,各种造假手段都有。如假造会计票据,乱摊成本,偷逃国家税收等行为,使得企业经营决策失误,企业亏损倒闭,员工失业。从而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无法科学化,企业秩序混乱。虚假的会计信息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导致政策失误,以至于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2.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会计信息影响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会计信息的失真会使日常经济生活中产生盲目建设,也可能失去市场机会。会计信息的失真可能引起错误的社会经济政策出台,并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同时也会给其他利害关系方,比如投资者,债权人的预测和决策带来困难。

3.导致国家税收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企业信息质量的失真,其最终的结果总是将原本属于国家或者集体或企业的资产据为小集体或个人所有。比如在会计报表上少列收入,多列费用,隐瞒利润,以逃避税收。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和国家税收的减少。

4.使投资者丧失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度。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通过审计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失真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使得绝大多数的投资者认为企业出具的财务报表是不可信的。

5.危害会计人员自身。会计人员制作虚假的会计信息一旦被查处,轻者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以后都无法从事会计工作,重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这些不仅危害到会计人员自身的利益,而且也都会极大地破坏会计队伍的良好形象。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会计信息是通过会计人员产生的,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也不高,很少有人能做到坚持原则,与违法行为做斗争。相反,很多会计人员对违法违规行为熟视无睹,甚至主动为制造虚假信息出谋划策。

2.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在企业外部,虽然有国家的审计制度,但是仅靠这些手段并不足以遏制和纠正会计信息失真和由其造成的危害。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为了自己的长期利益,也不出具准确真实的会计报告。企业内部,迫于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暂行规定》文件精神,不得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也采取明哲保身的工作态度,对企业违法行为视而不见。

3.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本身的不完善。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给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所以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改革也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会计方法选择的多样性也就加大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

4.利益的驱使。企业的经营,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企业为了盈利,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使得其产生的会计信息尽可能地对自己有利。会计工作人员也因为利益的驱使,为了保住自己饭碗,讨好企业领导者,只好为企业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五、减少和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

1.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首先,会计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还要严格按照《会计法》赋予的职权依法核算。其次,会计人员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会计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要加强对会计人员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使每个会计人员都能担当起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职责。

2.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在企业外部,建立外部约束机制。即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强化社会审计检查、监督职能,加大对违法乱纪的处罚力度。企业内部,要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机构和内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实现对会计控制的再监督。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积极性,即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从过程中严格控制,杜绝会计造假。

3.完善会计法制建设。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法律体系。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快、加强会计立法的工作。要加快制度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尽可能地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具体化。以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会计实务,实现与国际惯例的衔接。

4.加强会计信息和会计工作的控制与监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会计工作同其他行业一样,都需要一个制度来规范。在市场经济和利益的驱动下,企业和个人的利己行为和动机是肯定存在的,而且很难从根本上消除。因此,应当加强会计信息的监管与控制。

5.加强会计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高会计规范质量,减少规范性会计信息失真的空间。加大对违法性失真行为的查处力度,理顺政府各监督检查部门的关系,提高检查效率,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加强对会计师和事务所的管理及违规执业行为的处罚。完善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责任合约安排,尤其是《会计法》在对企业经营者的责任认定和处罚力度的规定上要作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杜艳玲.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J].工作研究,2004(2)

2.邱滢,叶秋.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J].经济师,2002(10)

3.杨丽萍.试论会计信息失真[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1)

4.曹淑萍.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解决对策初探[J].商业经济,2005(2)

5.马喜凤,马莉.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J].商业经济,2008(2)

6.任立刚,韩淑菊,金丽.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及预防措施[J].2008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财务处 江苏镇江 21200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