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2年4月1日,我国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实施,是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件大事,是我国事业单位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必将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当前学习和掌握好新规则,制定合理的执行措施,是事业单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公益性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财务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164-02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强化制度约束,2012年4月1日,国家财政部令第68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正式实施,重新修订后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全面反映了各项财政改革成果,创新和充实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手段,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注重解决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新《规则》的实施,必将对促进和保障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新《规则》的修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原《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是1996年10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发布,自1997年1月1日起实行的,《规则》实施以来,对于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财政和社会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规则》的某些方面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如一些规定已经与近年推行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财政改革相脱节。同时,按照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要求,财政部门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适时修订《规则》,是十分必要的。
二、新《规则》的修订,对事业单位做了进一步的说明,突出了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
本规则第二十条指出,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的事业单位活动,这一适用范围,主要指公益性的事业单位。
长期以来,我国的事业单位被分为三类,从事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和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行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益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的公益体系。这一目标的确立,明确了事业单位的性质,即事业单位是服务、公益性单位,是存在于行政单位与企业单位之间的单位。也体现了今后国家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这次新《规则》的实施,也突出了事业单位公益性的性质。
三、新《规则》的修订,严格限制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经营活动
新规则第四十四条规定,事业单位应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应当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事业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合理确定资产价值。新规则的修订,牢牢把握了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方向,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开展经济活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定。这一规定,进一步强化了作为事业单位,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是以服务为目的的事业性质,防止和控制了事业单位在投资中的风险。
四、新《规则》的修订,强化了监督的重要性、审计的重要性
新《规则》新增了财务监督一章,具体规定了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预算的管理,收入的管理,支出的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的监督。监督的机制应当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与专项监督相结合。对内监督制度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对外应当依法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这些条文的制定,提高了单位内部审计的重要性,通过单位审计部门的事前、事中、事后、专项和日常相结合的审计,加强了事业单位财务的监督。通过审计部门对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加强了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按照合理、合法、公开、公正的健康方向发展。通过审计部门对单位财务风险、坏账风险和决策风险等各种财务所面临的风险的有效预测、评估,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内部审计的防护作用和制约作用、促进作用的发挥,推动了事业单位财务尊纪守法、依法办事,实现事业单位社会效益目标的最大化。
五、新《规则》的修订,突出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
近年来,财政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的作用,按照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要求,大力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工作。我国的事业单位大多在一线,在基层,是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是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最重要、最基层的制度。随着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对公益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必须全面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使宝贵的公共资源能够科学、合理、有效节约地用于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这次规则的修订,充分体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不仅对原规则涉及管理的条款进行了必要的修订,而且大幅增加了管理方面的条款,将对推进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规则》,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施行,是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结果,是适应整治当前经济环境的需要。必将对指导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整顿会计秩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具有重大的深远的历史意义;也必将对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建设,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全面完善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全面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基础工作,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8号.2012.4.1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华人名共和国财政部制定.1997.7.1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2011.3.23
4.孙梅.关于财政部重新修订《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几点认识.现代商业,2012(4)
5.李建光.对新修订《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几点认识.商业会计,2012(9)
(作者单位:大同大学 山西大同 03700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