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财务管理被选定为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的教学改革课程,文章探索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载体和突破口,希望教学改革活动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文章引入大型企业在培训中应用的行动学习法作为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载体,以“提出问题”作为突破口,在教学中借鉴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旨在运用行动学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增强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兴趣,提升学习能力,促进教学相长,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行动学习 提出问题 财务管理 实质思考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139-03
一、引言
要想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大学课堂充满活力和生命力,教学改革始终是个真命题,尝试和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法和路径理应是每个教师的必修课。
我们的大学教育究竟应教给学生什么呢?怎样的教学改革活动才更有价值呢?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的思维运动起来呢?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行动学习法给了笔者启发。
牛津大学哲学博士、作家马修斯图尔德说:“管理学与其说是一门科学,还不如说是由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和秘密议程组成的结合体。在这门学科中,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要比找到正确的答案重要得多。”无独有偶,管理学大师吉姆·克林斯的导师Bill Lazier在谈到如何有效教学时,也有过这样的表述:“不要试图交给学生好答案,而是要提出什么好问题”。所以笔者就以“提出正确的问题”为财务管理改革的突破口,以“行动学习”为载体,以“实质思考”为导向,在财务管理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性的改革。
二、行动学习法及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行动学习法简介。20世纪40年代,英国管理学思想家雷吉·瑞文斯(Reg Revana)提出了“行动学习”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英格兰和威尔士煤矿业的组织和培训,正式将行动学习引入管理发展领域。
1971年,瑞文斯出版了《发展高效管理者》一书,正式提出了行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还给出了一套公式:L=P+G,即学习(L)是通过掌握相关专业知识(P)与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G)相结合来完成的。即所谓行动学习法,就是通过行动实践进行学习,在一个以学习为目标的环境中,以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载体,学员以小组形式对实际问题、任务和项目等进行研讨、分析和实地考察,形成对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开发人力资源和发展企业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行动学习法在美国一些优秀的大型企业得到广泛应用。2000年后,我国的一些公司也陆续开始采用行动学习法来丰富完善其管理培训体系,有效突破了企业发展中的智障,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行动学习法在应用过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被赋予新的意义,而那个著名的等式,也加入新的要素,变为“AL=P+G+R+I,即行动学习=结构化的知识+洞见性问题1d9df926628b8b4e00a58fe8c55925e4e4703f12ce5dd60e6b5da8c904d66227+深刻反思+执行应用”。
AL—Action Learning:行动学习。
P—Programmed knowledge:结构化知识。
Q—Questioning Insights:洞见性问题。
R—Critical Reflection:深刻反思。
I—Implementation:执行应用。
笔者认为,行动学习法的实质是要求管理者和员工有效合作,在实践中运用自己已有的专业知识解读企业面临的问题,通过大胆设想,提出有洞见性的问题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质疑和探寻,在质疑和探寻的基础上深刻反思、小心求证,并促成行为模式的改变,最后把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新思维、新认识付诸实施,最终突破企业发展智障,获得长足进展。
目前行动学习法主要用于解决企业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促进领导力提升,规划企业战略,实现业绩突破,进行组织变革或用于重建企业文化等。
2.行动学习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价值。财务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应用范围较广、学习难度较大、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边缘性学科。要想真正掌握并有效驾驭财务管理的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洞察力,而且要有探索新知识的动力。所以财务管理教学活动就不能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而应该谋求与实践的有效统一,让学生实实在在感知到财务管理的价值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让学生去扮演决策者的角色,把知识的学习与企业理财活动密切结合起来,而行动学习法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活动打开了一扇窗户,特别适合作为教学改革的载体。
其实在教育学中有一个PBL(Program-based Learning)的概念正是行动学习的前身。PBL强调以问题为导向,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可见,把行动学习法移植到教学活动中是顺理成章的事,这也是前世之缘,只是笔者为其搭建了一座桥梁而已。笔者把财务管理教学改革中的行动学习定义为一个团队在研讨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气氛、学习动力以及学习方向,通过共同学习,思维碰撞,引发对已有知识的质疑和探寻、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拓展,对问题的深度讨论和探究,从生活经验中发现趋势,从趋势中寻找动力,最终提升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思路
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是以问题为导向,以行动学习为载体,通过团队学习,带动学生的实质思考。在整个财务管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我们把每个教学班分为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以6~8人为宜,这个团队是一个长期的学习小组。平时成绩的评定,问题的回答都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考核、评估。财务管理教学活动通过三种方式进行:
常态教学: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每节课在讲授新内容前笔者都会给学生提出几个新问题,这些问题或与其他学科知识相关联,或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当然也和我们要学的新内容有关,让学生的思维首先进入活跃状态。有些问题通过短暂讨论后可以马上回答,有些问题不必马上回答,可以在新的教学内容中获取一些信息,逐渐打开思路,也可以作为小组研究的问题做深入探讨,再进一步提出新问题;在每节课后,我们同样提出了拓展思维训练的问题,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性学习和讨论,同时也指出学习自主学习的方向。例如,在讲授边际资本成本之前,笔者提出这样两个问题:其一,请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时候边际效益递增?什么时候边际效益递减?什么时候边际成本递增?什么时候边际成本递减?其二,请推测一下当企业筹资总额突破后,企业再筹资资本成本会怎么变?
开放式讨论课: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知识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笔者会改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进行。我们会事先设计几个问题,各团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甚至进行小组辩论,在讨论过程中理出问题的头绪,信息逐渐明朗,自然有效地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然后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自主学习这部分内容,归纳总结重点和难点,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来研判其合理性,点击重点、难点,为学生释疑。
案例分析课:教师选取代表性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直至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扮演决策者的角色,模拟企业现实的理财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期我们的案例分析课是给定案例,并附有要讨论的问题,属于任务型案例分析课。要求每个团队根据附设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后期我们只给定案例,而不附设问题,属于开放型案例分析课,要求学生通过解读案例提出正确的问题,共同分析、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全方位实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四、行动学习法在财务管理的应用举例
行动学习法最关键的是提出正确的问题,围绕着正确的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讨论才会有效进行。面对学生的疑问时,教师可以用另一种更有附加值的方式回应——向学生提出正确的问题,通过教师的问题帮助各团队自己去找到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在这个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的提问能力是促进行动学习法有效实施的助推器。
笔者把“筹资管理概念”这一章的内容作为行动学习法的练兵场,共安排了八个课时的活动时间。课前要求各团队查找资料,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是两个课时的开放性讨论课,笔者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第一,站在个人的角度讲,什么时候需要借钱,会采取什么方式借?你会考虑哪些问题?
第二,站在企业的角度讲,什么时候要筹集资金,分别采用什么方式筹资,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第三,企业筹资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作出回答,同时再提出一个小组成员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小组之间进行互答。要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大胆设想”,但要“小心求证”。
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讨论,一节课的时间回答,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
课后,要求每个小组对筹资管理概论这部分内容归纳、总结、列出重点、难点问题,并提出一个关于筹资方面的挑战性问题。
接下来的四节课,即为师生互动课,针对各小组的归纳和总结以及提出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来研判、解读,最终理出这部分内容的知识框架,同时再论证我们开始的三个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思路是否正确。
最后的案例分析课是一个航空公司的筹资案例,要求各团队进行完全的自主学习和讨论。而前边的讨论内容会对他们的案例分析提供实质帮助。
这八节课上下来,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他们的大脑里始终有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而不再像以往一样总是处在被动接受知识和信息的状态。虽然这样上课,学生感觉“很累”,但是他们都很兴奋,认为很有收获。
综上所述,行动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实质思考的价值在于激活想象力。教学改革是个长期的、永动的课题,而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行动学习法的实施也应该是个长效的机制,需要不断探究和尝试,只要师生共同努力,脚踏实地地坚持下去,我们的改革总会有成效的。最终会达到“转识成智,知行合一”的目标,促进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吕峰.行动学习:如何才能避虚务实[J].商学院,2010(8)
2.百年基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行动学习应用手册》[J].行动学习等式.商学院,2010(8)
3.Michacl J.Marquardt.领导者应该提问而不是作答[J].商学院,2010(8)
4.徐中.开始行动学习之前,你必须答对的四个[J].商学院,2010(8)
5.杨澎.一个哲学学者对管理的诘问[J].商学院,2009(12)
6.吉姆·柯林斯.强势公司是怎么倒下的[J].商学院,2010(4)
(作者单位:大同大学 山西大同 03700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