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学的构建

2013-12-29 00:00:00赵海燕王峰
经济师 2013年1期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文化大学建设中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文化自觉力量,提出了加强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优化教学环境等培养创新意识的措施,以及提倡文化自觉的深入推进方法。

关键词:文化 大学 全面性 创新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090-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有力促进文化科学发展;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大学是文化的阵地和堡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建设的结合是必然的结局,创新作为文化传播与研究的主要途径,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作为文化创新的中坚力量,不断萌生着创新的需求与动机,因此,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与培养已成为文化大学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

一、文化与创新

文化在广义是指人类后天获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狭义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更多指一个受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支配的系统。文化通过介入和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将社会规则、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具有“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的功能。有论者称,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当以知识为基础,需内化为“修养、自觉、自由和善良”。

而创新是文化传播与研究的动力,北京大学王义遒认为:创新就是能以前人或他人所没有的方法、手段、器物、概念、理论去解决提出的问题,满足社会的需求,以及找到前所未知或没有的事务。江泽民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作为文化创新的主要场所,科学研究是其主要途径,自由包容的学术环境、推陈出新的学术氛围、思维活跃的教学与研究团队,都孕育了形成新文化的各种元素。不同质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已成为创新文化的重要机制,而高等教育常常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冲突的中心,也更能借助其优越的条件和独特的地位在文化创新中发挥引领时代的作用。

创新的基础是创新意识的产生与培养,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际活动中,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对创新的重视、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动力,与创新能力一起贯穿于人的创新活动的整个过程。文化创新已成为主要的竞争软实力,是民族核心价值观念的体现,以精神因素为主,但不单纯是精神因素,强调精神性和物质性的统一。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蕴含价值理念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通常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形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大学即是此精神与物质的集中体现。

二、大学的内涵

现代大学产生于西方,我国大学的产生是西方大学理念舶入的产物。大学自产生开始便被赋予了很多不同的认识,如大学是学者的社团、大学是探索和传播普遍学问的场所、大学是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的机构、大学是独立思想和批判的中心、大学是社会服务站、大学是一个有机体、大学是由多种社群组成的多元化巨型大学等{1}。国内很多学者也对大学有不同认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2};“大学……是研究学理的机关”{3};“所谓大学者……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4};“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5}。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认为:“就其所在地言之,大学俨然为一方教化之重镇,而就其声教所暨者言之,则充其极可以为国家文化之中心,可以为国际思潮交流与朝宗之汇点”{6};“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7}。

对于大学究竟是什么,对其认识一般既不起源于逻辑定义,也不会终止于逻辑定义,逻辑意义上的定义远非对大学认识的一切,丰富的认识既大量存在于逻辑定义之前,也存在于其后。不论怎样看待大学,大学自身都会不断地思考着、剖析着、探索着大学自己,并且,这一探索和认识过程将永远不会终止,而只会继续深入和完善。{8}但最起码,大学是探索和传播普通与高深学问的场所,是富集了文化教育与创新的场所。

文化作为一种亘古绵久的社会现象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大学是一种文化机构,其教育目的在于通过继承、传播和创造文化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和文明化,从而塑造出健全的、完善的人。因此,文化是大学教育的生发之根、立命之本,大学教育是文化繁荣与兴盛的承载与依托。自大学这种教育形式诞生之日起,大学便具有了文化属性,并在文化的交往和互动中获得永恒的精神动力,形成独有的精神品格。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大学教育作为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自觉地把本土的、民族的和世界的优秀文化品质、价值观念、人文关怀等融入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从而帮助他们实现从有知识和技术的人向有文化的社会人的深刻转变。文化是大学教育活动的根本指向,文化大学的建设应包括大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师生关系、价值观培养、习惯与意识的养成等多方面的文化特性的全面构建。

三、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一般措施。

(1)加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教学活动作为师生共同参与的主要活动,教师在其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引导学生从事各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与道德情操。唤醒和激励学生潜在的动机,促使学生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了具体的创新能力与创新行为。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带领与配合,而不能是替代,要在良好的激励机制下提升学生的创新意愿,形成学生自觉的创新意识。

(2)强化辅导员的“引路人”作用。辅导员作为一支特殊的教师队伍,关心学生学习,关爱学生生活,关注学生思想,对大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与帮助,是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促进了文化大学的和谐发展。辅导员以身作则,对大学生的各种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是大学生最知心的人。辅导员对学生的文化灌输与思维方式的影响是独特而至关重要的,可以充分发挥其“引路人”的角色,在多方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3)校园文化活动的大力开展。如:多种体育活动,科技活动等

(4)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5)较多采用“解决问题”为主的教学方法,培养问题意识。

(6)优化教学环境。

(7)培养学生“横向思维”能力。

(8)鼓励学生与社会多结合,使学生学有所用。

2.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文化自觉是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方法,大学教育对文化自觉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价值选择和构建过程中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人的自觉、理性的自觉、行为和责任的自觉。文化自觉包括对于生活环境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与形成文化人格两个方面。大学体育教育在教授学生运动技术的同时,传播了对健康体魄的认识、体育文化认同的形成以及自觉锻炼的价值取向,使体育文化成为大学的潜在文化、基础文化与自觉文化。

3.全面推广的路径。围绕上述课外体育活动现存问题与文化自觉的推广途径。“体育文化”大学的构建就是要促进体育文化软实力在大学中推广开来,尤其是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自觉,提升大学生对体育文化认同基础上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全面构建人人爱运动、“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的核心体育理念,具体推广路径有:

(1)要注重科学育人,发挥体育课的文化传播职能,传递课外体育活动中的文化元素。文化元素可以实现多种潜在的转化,比如:自发的文化意识向自觉的文化意识转化、文化的观念形态向文化的实践形态转化、文化资源向文化现实力量转化、价值理念向价值表现方式转化等,这些文化元素的转化可以使文化知识更加明确、具体并主动。刚开始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心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以感性为主的文化意识,只有经过加工、提炼才能上升为一定的文化观念,这就是文化意识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化过程。

(2)要注重主体文化人格养成,充分认识和科学地把握课外体育活动的文化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培育具有更高文明程度的人格。大学课外体育活动是通过体育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组织的科学管理形式,使大学生在这种特有的文化冲突的矛盾运动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整合能力和独立的判断能力,从而形成了特有的价值取向、性格结构、思维方式等。

(3)要注重大学课外体育活动自身的发展传承,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教与学,更是文化信念、文化理想的培育和提升。这需要相关的课外活动专家与学者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有力推进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实效性。积极开展相关学术活动,搭建体育文化的科研平台,并促进相关人才的大力培养。

(4)要注重课外体育活动文化体制与制度的维护,文化软实力不仅包含一定的文化活动,而且包含一定的文化关系,既包括日常文化生活中的关系,也包括具有稳定性的文化体制与文化制度。与文化活动相适应的文化关系(包括文化体制与文化制度)能够激发文化活动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良好体制、机制与氛围是促进大学生主动、平等、和谐地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保障和条件。

(本文为山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08年度重点课题:山西省高校大学生道德选择调查研究,项目编号:SSKLZDKT2008059)

注释:

{1}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04.

{2}{3}{4}{5}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3卷)[M].中华书局,1989:5;344;210;191.

{6}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4(13).

{7}梅贻琦.就职演说[J].清华《校刊》341号,1931.12.

{8}{9}张楚廷,彭道林.关于大学的概念、起源与发展[J].学园,2010.02.

{10}{11}杨培基等.我国部分地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6)

参考文献:

1.张绍兴,裴新年.天津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8)

2.谭清华.山东省师范院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若干问题分析[J].泰山学院学报,2010(5)

3.王凤春.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解析与重构——以聊城大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竞赛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4.赵东平等.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制度化问题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

5.李平.长沙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11.6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