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税制改革,目标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利用相关数据,对我国近年来的宏观税负、企业税负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改革税制、促进企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宏观税负 企业税负 税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059-02
我国的工商税收制度自1994年大规模改革以来,其整体框架已基本形成。现行税收体系涉及企业的税种可分为四大类:流转税、收益税、资源占用税、财产税和其他税(或称行为税)。2008年我国修订企业所得税法,主要变化包括对调整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3%下降为25%。2009年,我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正式开始,同期改革还有企业消费税及营业税。其目标是进一步为进一步完善税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其中也蕴含着为企业税收减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目标。
改革之后,我国税负降低了吗?企业是否都得到受益?本文拟对企业的税负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改革税制、促进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宏观税负现状
宏观税负的衡量有三种方式:一是小口径的宏观税负,即税收收入占国内生总值(GDP)的比重;二是中口径的宏观税负,即财政收入(预算内收入)占GDP的比重;三是大口径的宏观税负,即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这里的政府收入不仅包括财政收入,而且还应包括社会保障基金收入预算外收入等。但由于我国的政府收入形式还不规范,政府收入中除了税收收入之外,还包括相当数量的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所以单纯用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税收负担并不能完全反映当前中国的真实税收负担。因此,采用大口径进行测算税负更加客观。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我国税收收入、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大幅度增长。而税收增长的速度也令国内外民众惊叹。从2009到2011年,我国的税收增长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情况如下:
2011年我国的税收高达89738.39亿元,2009年至2011年增长率分别为9.7%、23%和22.58%,而财政收入达103 874.43亿元,三年间增长率分别为11.72%、21.28%及25%。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9.3%、10.4%和9.3%。如果以现行价格计算,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也只有17.77%。财政收入及税收的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称按全口径计算的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2009年达到32.2%。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研所所长刘佐就指出:“税收总额占GDP的比重可能只有20%,但全口径的话,我们统计至少超过了30%,还有统计不上来的。”{1}税收收入不降反升,这说明我国税负并没有得到有效降低。除此之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低,且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大部分人的收入处于满足基本生存开支需要的阶段。因此即使在毛税负接近的情况下,中国的实际税负要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二、我国企业的税负情况
在这些税种中,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及企业所得税是企业的四大主要税种。自2009年改革以来,增值税增加了生产型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抵扣,并降低了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内资企业所得税也大幅下调。不过,税收总量根据国家税务局的公报所述:2011年在税种方面,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营业税分别增长13.6%、15.1%、22.6%,企业所得税增长34.7%。在区域分布上,东、中、西三个区域税收收入分别增长21.7%、27.9%和28.5%{2}。这表明我国的企业税负总额上升了。但是,税收收入的增加也有可能是由于企业生产经营增长,利润增加所引起。为了进一步考察我国企业的税负情况,本文进一步分析企业的税负情况。
欧阳华生、余宇新(2011)采用综合税收负担率(即企业负担的税收占利润比率)来衡量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研究发现从纵向来看,中国企业利润税收负担率总体以累计1.9%的下降幅度下降,但远远低于47个亚洲样本国家18.8%的累计下降幅度,低于17个样本国家9.2%的累计下降幅度,也低于年人均GDP相当的其他样本国家10.8%的下降幅度。从横向来看,中国企业利润税收负担率分别约为世界平均水平、亚洲平均水平或国民收入相当的样本国家平均水平的1JPX9wlUFQynlC7BFTpxVxA==.8倍、2.1倍及1.9倍{3}。因此,从国际比较的数据来看,中国企业的税收负担相对是比较高的。
我们采用生产税净额占营业利润的比重来估算2006年—2011年企业的税负,据以观察我国企业税负的变化,其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到,我国企业的生产税净额占营业利润的比重,2008年及以前保持在47%左右,而2009年,其比重骤然上升到61.63%,2010年及2011年有所下降,但也在55%以上,较税制改革之前,企业的税负反而更重了。
回顾我国税制改革,其企业所得税率由33%降低至25%,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范围也有扩大。在我国税率下降、各种减税政策频频出台的同时,企业的税负为什么没有显著减轻甚至还有所加重呢?
这一方面与企业的收入、成本构成结构有关。齐寅峰(2011)通过国际比较后认为,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较低,但增值税税率实际上较高。对于拥有定价权的垄断企业而言可能还是相当轻的。但对于中小微利企业就显得较重了{4}。2012年,国家在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工作。“营改增”之后,上海部分港口企业的税负不降反升{5}。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增值税税率高于营业税税率,同时港口企业的可抵扣成本在营业额中所占的比例低或进项抵税率低,从而导致企业税负上升。
另一方面,税收增长与税收征管的力度有关。近年来,税务部门加大对税收的征管力度,减少企业偷税漏税数量。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共查处税收违法案件133万余起,查补入库税款3428亿元。共对28个行业开展税收专项检查,检查企业114万户,查补收入1623亿元。2010年,我国税务稽查部门共检查纳税人23.52万户,其中有问题户22.05万户,选案准确率达93.75%,查补收入达1160.45亿元,实际入库1139.53亿元,入库率98.2%{6}。
三、税制改革政策建议
税收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作为政府参与企业分配的主要形式,税收对企业资本积累速度和扩大再生产能力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也影响民众参与国家财富的分配。国家税收政策部分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因此,国家对税收政策的制定及实施非常重视。本文上述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宏观税负较高,政府参与企业分配的比重过高,如果考虑企业实际负担的各种费用,中国企业税费负担率还会高于测算水平。税制改革对各行业、各类型企业的影响也有差异。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
1.深化税制改革,扩大税制改革范围。比如加快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行业及范围,由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推广到其他地区和其他行业,尽快实施全面型增值税做到覆盖所有服务行业,使得各行业的增值税抵扣链条趋于完整,以尽快减轻先行改革地区及行业的税负压力实现税负公平。在实现全面增值税之前,试点企业可能会由于抵扣链条不完整出现一定幅度的税负增加,对此可考虑给予一定的税收补贴或优惠。
2.规范非税收入征收,降低企业费用负担。中国对企业收费标准不一,既有物价部门核准的费用,也有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系统内部自行制定的收费政策。2011年,我国的财政非税收入中,行政事业性收费达4039.38亿元,占非税收入的28.58%{7}。现实中还存在一些乱收费乱罚款现象,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因此,有必要减少并规范各类非税收入特别是行政收费的征收,减轻企业负担。
3.调整税收结构,实施结构性减税。我国取消费了农业税、统一了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刺激了农业的发展,减轻了企业的所得税负。但从税收收入结构来看,2011年,国内增值税、消费税及营业税分别占税收总收入的27.04%、7.73%、15.24%,流转税占比合计约50%;而企业所得税占18.69%{8}。显然,这种税制结构强化了政府对流转税收入的依赖,不利于减轻企业税负,需要进行调整。今后应逐步降低流转税税率,切实减轻企业流转税负担。
4.制定减税计划,实施实质性减税。近几年来,中国实行了一些结构性减税政策,但从前述的数据上看,宏观税负和企业微观税负都没有实质性下降。因此,从总量控制出发,政府应制定减税计划,分阶段实施,从总体上控制税收规模的增长,切实有效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注释:
{1}丁晓琴,徐以升.中国社科院报告:去年我国宏观税负高达32.2%.第一财经日报,2010.9.13.转引自中国证券网http://www.cnstock.com/index/gdbb/201009/859913.htm
{2}数据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官网。http://www.chinatax.gov.cn/n8136506/n8136593/n8137633/n8138817/11805045.html
{3}欧阳华生,余宇新.政企分配关系视角下企业税收负担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当代财经,2011(11)
{4}齐寅峰.国际比较视角:中国企业税负失衡[J].董事会,2011(01)
{5}孙德红.“营改增”使港口企业税负“不降反升”的缘由[J].中国港口,2012(7)
{6}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统计年鉴2011.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1
{7}数据来源:根据《2012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8}数据来源:根据《2012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作者简介:方红,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税务会计、会计基础理论 广东广州 51145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