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宠物训导与保健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在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摸索。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宠物训导专业专业现状的分析和解读,提出了“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宠物训导与保健 实践教学
“工学结合”是指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途径和机制。其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高职宠物训导与保健专业操作技能性强,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对宠物类人才的需求。如何增强宠物训导与保健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显得迫在眉睫。
一、现阶段宠物训导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宠物训导与保健专业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内容上应增加实践课程内容。在教学方式上缺乏实践环节。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但宠物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较薄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单一的讲授授课方式会让学生觉得单调乏味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通常宠物训导专业每门课的理论授课时间为15周左右,然后根据课程的重要性和特点设置实训的时间周,一般每门课程开展的实训课有1周时间。由于实训时间短,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只能对宠物进行基本的饲养管理,训练方法的初步运用,而不能掌握训练方法运用后的效果、训练后的日常管理,甚至造成有些实训项目不能完成。比如“扑咬”的训练,犬只必须有良好的服从性后,才能进行仇视性的调引—扑咬袖—实战扑咬,由于实训课程的设置只能进行视频教学,不能体会训练过程中的细节。
(三)缺乏工学结合的课程和教材
作为新开设的专业,我校宠物训导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参照普通高等专科院校的,理论教学多,职业技能教学少,偏重学术性的教学。这个专业的教师应以宠物训导作为教学背景,熟悉教学规律,清楚学生学习能力,与企业人员共同参编教材,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是围绕宠物训导运作而展开的,针对性地学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
(四)宠物训导与保健专业的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通常以单一的笔试作为主要的考核形式,忽视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核。比如实验实训课、项目教学的课程,以笔试的形式很难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单一的考核形式错误地引导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思路和观念,培养的是“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不合格人才。
(五)实践条件相对欠缺
宠物训导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宠物训导专业需要配备多种不同环境的模拟实验室,竞技类宠物需要大量的教学设备和资料,这都离不开经费的投入。因专业成立不久或资金有限,很难对宠物训导实训室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硬件的缺失导致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不论是校内生产性实训还是校外顶岗实习的开展都面临尴尬境地。
二、宠物训导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建议
(一)优化宠物训导实践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应更偏重实践教学,注重饲养、护理、行为观察、科目训练的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包括:第一阶段是预备性实践教学,即宠物认知实习,可安排在专业技术课程的开始阶段,主要采用专家讲座、赛场调研、企业参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宠物训导专业和行业的现状,感知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第二阶段是阶段性实践教学,属于单项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课程内实训和训练项目设计等,可安排在专业主干课程学习阶段,增加实训操作时间,目的是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加深学生对相应理论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宠物训练的主要工作内容。第三阶段是综合性实践教学,属于综合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角色虚拟、角色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一般安排在大部分专业主干课程学完以后。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式、探究式、协作式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教学做一体化,实现工与学的有机结合,强化专业课程对应的业务岗位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加快“双师”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对于青年教师,应以加强实践经验、提高操作技能为中心,鼓励在校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实习,掌握本专业的技能,在实践中成长,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活动,掌握宠物行业的新动态。另一方面,学校根据需要积极聘请一部分在宠物训练行业的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既可以充实师资队伍,又可以促进在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的交流。
(三)改革技能考核制度
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以后,考试方式应加大实践操作考核的比例,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实际操作的训练,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笔试和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对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和专业课,采用实际操作、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确定成绩。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把实践环节的训练与国家职业证书制度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一个劳动部门或其他认证机构颁发的上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取得毕业资格,如宠物驯导师、宠物指导手、宠物健康护理员等宠物行业相关职业证书。
(四)加强校企合作
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都要良好的教学环境来实现。学校应加大对实验实训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化、情景化的教学环境。开展校企合作,可以把企业请进来,学校也可以积极主动地走进企业。实施工学结合的模式也有很多种,实践比较成功的有订单培养、项目驱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引企入校等方式。
三、结语
通过开展“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在实际的职业实践情景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岗位认识,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快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高了职业敏感度,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判断更直接、更迅速、更准确。宠物训导与保健专业的教育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企业能很快使用的人才。工学结合是实现实践教学很好的载体。学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多元化工学结合模式,完善宠物训导与保健专业的实践课程内容和体系,培养出有一定专业技术理论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宠物类人才。这是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王军,张秀凤,霍军等.高职院校宠物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管理[J].教学与实践,2011,12(下):38-39.
[2]郑筱锋,张明珠.《宠物训导》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11(55):157-158.
[3]张雅琴,曹志清.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3):59-62.
[4]刘淑英.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7(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