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合唱团党支部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3-12-29 00:00:00钱晓萍
考试周刊 2013年11期

摘 要: 本文以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党总支在合唱团中创设党支部为例,论述了通过开展以“支部进合唱团,和声唱响古城”为主题的创新实践活动,加强新时期学生党员教育,促进合唱团的规范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 合唱团 党支部 实践与思考

一、创建合唱团党支部的现实意义

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是否科学、规范、合理,直接关系党支部的工作成效的高低,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在形式和任务日新月异的今天,党支部的合理设置,直接关系到高校基层党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创新党建工作,加强和探索党支部建设,提高学生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在关键时候的作用,构建和谐校园,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党总支在合唱团中设置学生党支部,并开展以“支部进合唱团和声唱响古城”为主题的创新建设活动,使学生党员充分发挥组织和凝聚的作用,既有利于学生党员的自身发展,又有利于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合唱团成员由各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其中有相当部分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分属于不同的学生党支部。由于合唱团学生多,涉及的班级广,排列时间大多是课外课余时间,排练强度大,其中部分学生难免产生畏难退却的思想,严重者甚至缺席,影响了合唱团的排练和水平的提高。如何凝聚合唱团成员,将分属不同支部的党员和积极分子调动起来,形成核心就成为最佳选择。确立党建工作进合唱团的新模式不失为最好的方法。

合唱团党支部实行双轨制运行模式,所有党员、建党积极分子过双重组织生活,相关的教育、发展、考察、培养、考核、评价等活动均实行双轨并行。实行党员目标管理,明确规定把参加主题专业实践、社会公益服务、爱心活动等作为党员和建党积极分子提高党性修养、履行党员义务、践行党的宗旨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合唱团党支部的设置,确保合唱团日常排练、演出、比赛活动,切实有效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考评工作,以此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同时,也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合唱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铸就了相对固定、凝聚力强的“铁营盘”。

二、合唱团党支部建设的创新实践

(一)以合唱和谐之美引领党员价值观。

1.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新时期艺德标准大讨论。

支部通过上主题党课、听合唱指挥家专题报告、看青歌赛合唱比赛点评及展开讨论等形式,组织党员、建党积极分子在学习理论和时政的同时,有机结合合唱、和声先进理念的教育,更生动深入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坚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党员们纷纷表示,和声与合唱正契合了和谐社会的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下,我们这个社会的不同“声部”有了丰富的体现。虽然社会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但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如同一首大合唱,正引领中国社会走上和谐发展的康庄大道。

结合理论学习,组织开展“新时期艺德标准大讨论”活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热心公益”、“富有爱心”、“服务社会”是新时期艺德标准的应有之义。通过讨论,广大党员和建党积极分子表示,要进一步按照“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的要求,积极实践,自觉提高艺德修养,争做“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2.强化基础道德教育,增强传承校训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音乐学院学生作为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东道主中的“专业人员”,有2/3同学参加比赛、开闭幕式演出和志愿服务工作,而学生党员、建党积极分子更是中坚力量。为展示更好的风尚情操,体现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支部请专家专门就如何提高基础道德修养,提升开设礼仪规范素质,做好世合赛东道主等问题,给合唱团团员开设了专题讲座。组织了多次先进个人事迹展示报告会,用我校历年来在省内外,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先进个人、典型事迹为广大团员树立榜样,要求学生秉持“修德求真”的校训,在日常学习生活规范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成长为基础修养好、综合素质高,乐于奉献、助人为乐的新时代大学生,举手投足间体现音乐学院学生党员干部的良好风范和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二)以唱响时代主旋律增强支部凝聚力。

合唱团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是进行党员党性品格教育的生动载体,更是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充分发挥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途径。

2009年9月,学院合唱团代表浙江省参加了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演出的“全国各地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展演晚会”,载誉而归;首次代表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参加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获优秀奖;绍兴市大学生电影合唱节等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应邀参加了由国家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绍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公祭大禹陵典礼颂歌《大禹颂》的合唱。2010年7月参加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获得一个冠军,三块金牌。2011年10月参加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合唱比赛一等奖并获得优秀组织奖。2012年2月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合唱比赛一等奖。2012年7月参加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获两块金牌。

这一系列高扬时代主旋律的比赛、展演等活动的参与,是对党员最生动有效的教育,党员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效增强,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深入头脑,党员先进性得以“直观”体现和“生动”展示,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进一步增强。

(三)以传播合唱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1.积极参与绍兴地区的重大活动,服务地方文化强市建设。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建设,院合唱团已经成为绍兴市的一张“金名片”,对于绍兴市加强对外宣传,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强市建设,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2010年7月,院合唱团参加绍兴市政府主办的在越王城举行的绍兴建城2500年庆典。7月15日至26日的代表绍兴市参加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参加开、闭幕式和主题音乐会等20余场次演出,并在比赛中共获得3块金牌,成功卫冕1项冠军,被世合赛组委会和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并获唯一一个“艺术贡献奖”。2012年7月,合唱团代表绍兴市赴美国辛辛那提参加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参加由国家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绍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公祭大禹陵典礼颂歌《大禹颂》的合唱等。

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为进一步把“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做优秀党员”的活动精神要求落到实处,党支部结合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在学生党员中进行承诺、亮诺和践诺行动,面对所有困难,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克服、正向引领,积极投身到地方文化服务活动中去。

2.广泛参与公益演出和社会实践服务,为构建和谐绍兴作贡献。

为使合唱成为我市凝聚人心、陶冶情操、追求艺术品位、享受文化生活的美好形式,在提高市民的音乐素养,构建和谐绍兴的推动力,党员深入社区、街道、民工子弟学校等,开展合唱主题社会实践。

进社区宣传合唱文化:组织公益演出队,陆续走进越城区各社区、街道,积极参与公益服务。如走进水沟营社区、青藤社区,举办“红色音乐会”,并开展“红歌代代传,祖国在心间”红歌教唱活动;与塔山街道联合在鲁迅故里搭建舞台,举办“我的祖国我的家,文明全靠你我他”文明共建晚会。合唱文化进社区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社区群众的合唱音乐素养,更好地做好东道主,以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世界各国的选手们。一系列主动、深入、细致的活动,受到了社区领导、居民和广大小朋友的欢迎,赢得了社会好评。

深入党员社会实践基地开展“阳光使者”行动:以学生党员为主体,以绍兴袍江工业区民工子弟学校为基地,组建成立“阳光使者”协会,以“让爱心永存校园,用真情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以弘扬社会爱心精神,传承校园爱心文化,培育学生爱心情怀,倡导友爱和谐风尚,促进在校大学生成长进步,协助完善校内外助困保障制度,推动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的组织,坚持用爱的阳光、爱的旋律把爱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三、合唱团党支部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锤炼了党性,提升了艺德。

通过主题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党员和建党积极分子的党性修养,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提高了服务同学、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一批批建党员和党积极分子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学生党员发展梯队保持良好。同时,通过实践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艺德修养,为树立正确的艺德观奠定了基础,懂得了艺术来自实践,艺术必须为大众服务的深刻道理,尤其是通过实践弘扬了公益精神,倡导了公益文化,塑造了公益形象。

(二)创新了党建,形成了机制。

“党建工作进合唱团”这一创新实践活动,为加强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建设、创新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模式、确保学生专业团体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辟了途径、积累了经验、形成了制度。一是通过实践使我们找到符合专业特点,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即以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服务、公益活动和专业艺术比赛展演为抓手,提升党员党性修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是把社会实践服务列为建党积极分子考查内容的成功实践,使党支部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党员发展的要求,并将其制度化,形成了学生党员发展的有效机制。

(三)服务了社会,营造了和谐。

学生党员、建党积极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先进性,高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时代主旋律;关注社会、校园弱势群体,用爱的歌声给他们带去欢乐和笑声,用爱的行动传递了社会温暖,用爱的精神推进了校园和谐;并通过相关全国、省市重大活动的参与,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绍兴“文化强市”上贡献自己的绵力。学生党员、建党积极分子的志愿服务、爱心实践为青年大学生关注社会民生、参与公益服务、创造和谐社会树立了榜样。

四、对进一步深化“合唱团党支部建设创新”的思考

(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合唱团党支部要以建设学习型党支部为目标,立足音乐专业特色,进一步深化坚持党性修养与艺德培养相结合、服务社会与锻炼自身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强化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积极建构和谐校园、服务文化强市建设的目标。

(二)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合唱团党支部的各项工作还在探索实践阶段,要不断完善合唱团党员双轨运行模式和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更科学,更有利于党员的发展与管理。

(三)要及时总结经验。

要认真总结活动经验,把这一种党支部设置模式推广到其他的学生专业团体中,促进高校基层党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荣武.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力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0108-04.

[2]曹叶青.高校辅导员党建工作创新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142-145.

[3]韩敏华,高文哲.浅谈普通高校合唱团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139-140.

[4]钟采桑.普通高校大学生合唱团的培养与训练[J].科技风,2009(22):35-36.

[5]钟家明.合唱对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重要作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1):94-96.

[6]李茜.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6):102-104.

[7]胡亚军,肖维.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00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