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同学们无法改变效率低下的英语学习状况,本文重点介绍了曾经流行的行为主义学习方法论,希望给一线教师带来启发,让同学们的英语学习更有效,让英语课堂的过程真正“活”起来,希望能引起英语同仁的兴趣。
关键词: 行为主义 英语教学 反映理论
行为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是哈佛大学的讲座教授Skinner,1957年Skinner出版了《语言的行为》(verbal behavior)。
行为主义(Behaviorism)认为学习的强度是由制造及强化对刺激的反应次数所衡量的。一个被讲练30遍的词总比一个讲练20遍的词掌握得好。因此,“重复”(repetition)一词是十分重要的。
这种所谓的刺激——反映理论无异于历史上的机械反映论,在英语教学上尤其是在我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一些地方、学校的题海战术,大量地占用学生的时间、精力就是明显的例证。大量的句子都要通过条件反射加强化的方式去学习,费时费力。把人的学习机械化、被动化、简单化,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类学习与小白鼠学习之间画上等号,完全忽视人的激情之澎湃、思想之深邃、精神之丰富、情操之高贵等内在的心灵之物。这对于英语学习非但助益甚少,而且危害深远,人一辈子别的什么事情都不去做,也难熟练地掌握一门英语。
在行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英语教师们的身影总是忙忙碌碌,课堂上追求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一个内容接着一个内容,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学生们常常应接不暇,甚至手忙脚乱;课间往往有做不完的作业,答不完的题目——没有了休息的时间,没有了游戏的时间,没有了独自思考的时间。学生好像是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一刻不停地旋转着,茫茫然地旋转着。
在行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往往以条件反射训练的名义,悄悄地偷走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年,把孩子过早地送进了各种英语兴趣班、辅导班。我们很容易发现忙碌的教师,疲惫的学生,匆匆忙忙还在验收各类教学设施,我们还能发现学校成了没有“空”的空间,钟表成了没有“时间”的时间表——长时间的紧张忙碌,缩短了学生的思想空间,消磨了学生们求知的欲望,真是学生的不幸、教师的悲哀。
但是,行为主义试图以行为主义理论体系全面诠释人类的语言行为,它的主要观点是,人类的语言,包括人类的智慧,与小白鼠通过条件反射而学会觅食行为,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人类的语言行为,特别是英语的学习与塑造动物的行为完全相同,唯一的重要变量就是恰当的外界刺激与强化,将学习的结果看作是由练习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以行为刺激来定义学习,使学习成为可观察,可测量的科学概念,遵循一定的循序和步骤,在一定的时间内、程度上甚至大幅度提高掌握单词、句型的速度,适当运用行为会有效促进英语教学。
比如: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为达到某种预定目的而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连续的活动过程(行为)。学生成了活动的主体。教学内容根据行为的需要而定。假如设计的活动为“建筑一座小屋”,这是社会生活中,一项有价值的活动。首先我们可以提出为实现目的而定的种种需要,如绘制建筑图样,计算建筑所需材料,说明建筑特点,美化建筑物的装饰,等等,制订一个周详的计划;然后按计划一步步实施,实施计划的过程就是教学过程。为了绘制建筑图样,学生要了解图画方面的知识;为了计算小屋所需要的材料,学生要学会有关的数学知识;为了说明小屋的特点,学生还要学会有关小屋的词汇,所有这些都为了一个目标展开。
这种行为教学方法十分重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教学的目的性、实践性、交际性和趣味性,很值得英语教师的借鉴。
比如下面的一个英语短文:
Yesterday,I had a wonderful time.I went to some very interesting places.Kitty’s teacher Mr Wu invited me to join their school trip to the World Park.It was a great day but I did not enjoy it at the beginning.It took about two hours from Kitty’s school to the World Park by coach.I felt sick for most of the trip.Finally I saw models of over a hundred places of interest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我们可以把故事大意告诉了同学们,让他们找到需要掌握的词汇。与公园有关的:park,interest,trip,enjoy,interesting,等等。与句型有关的:(动词的过去式)went,had,was,did,felt,saw,等等。
根据行为主义的设计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对同学们说,假如事情就是上周发生在我身上,请同学们问我一些问题。经过课前小组的合作讨论,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纷纷发言提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问题。
1 where did you go yesterday?
2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3 Was it an interesting play?
4 Who invited you?
5 Did you feel good?
6 What did you see?
这些问题都可以用短文里的句子一一作答。学生认为这篇短文很幽默,学习起来也会特别有精神。
每一次教学理论的出现,由于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而被否定,并被戏称为“皇帝的新衣”(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但是人们倾向认为学习一门外国语言,既有行为主义的因素,又有认知主义的参与,更[1]牛津初中英语.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第二版: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