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马所长,您好!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一直是社会公众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对此已经有些了解,但转基因究竟是什么,很多人其实并不太懂。您能给我们简单科普一下吗?它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什么不同?
通俗地说,基因就是遗传物质,转基因就是将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也就是外源基因,转入生物体内,让基因在新的生物体中表达。传统育种技术由于受生殖隔离的限制,遗传物质只能在同种生物或近缘物种中转移和交流。而转基因则突破了这一限制,可以将其他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的有利基因,转移到我们感兴趣的某种生物中。举个例子,现在用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将一种细菌中可杀死棉铃虫的Bt毒蛋白基因转到棉花中,让棉花叶子产生毒蛋白,棉铃虫吃了棉花叶子后便会死亡,这样就起到了抗虫作用。
Q:转基因作物在抗虫害上很有效果,那害虫会不会也随之出现进化,逐渐对转基因作物产生抗性呢?
年复一年的使用,害虫确实会慢慢产生适应性。实际上,化学农药也存在这一问题。一种新农药用不了几年,害虫就会产生抗药性,人们就需要再研制新农药。
要想克服害虫对转基因作物的适应性,只有使用新的抗虫基因。现在发现的抗虫基因很多,像抗虫棉用的Bt蛋白,它有180种结构,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结构受基因控制,因此基因也有很多。目前科学家已经弄清楚了其中的9种,这9种基因都可以抗虫,已经转入农作物的只是其中的1种。如果一个个转入,或几个一起转入,就可以打破害虫的抗性。除了Bt毒蛋白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来源的抗虫基因可以利用。
Q:很多人关心转基因技术,是出于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存疑。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转基因食品安全是一技术问题,转基因产品在投入生产前都需要对基因本身以及转基因生物进行一系列严格、科学的试验,只有在完成评审并获得安全证书后才能投入生产。因此,经过严格、科学评审并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当然,我们只是从专业的角度讨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因为转基因食品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伦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还会牵涉到许多企业、部门、国家或地区利益的问题,所以对此话题的争论肯定还会继续。我们还是要多从科学和技术的层面,客观理性地讨论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而不要人云亦云。
Q:美国和加拿大的公众对基因改良食物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市场上的一些加工食品如软饮料、啤酒和早餐麦片等,都已含有基因改良作物的成分,并没有遇到多少质疑。但欧洲的情况却不一样,自从发生了疯牛病等事件后,公众对政府批准的食品新品种都是将信将疑。您对我国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有什么样的建议?
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虽然在生产方法上有区别,但食品本身却无本质不同,因此在美国,转基因食品是无需标注的。但他们市场里有标注“有机食品”的,有机食品是禁止使用转基因原料的,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由于有机食品的产量比一般生产的产量低,因此价格要高出3~4倍。
事实上,无论是美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局,还是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国际权威部门,对此早有定论,任何经过严格科学评审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我国虽然对转基因食品实行标注制度,但我觉得大家在选择食品时,完全可以将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一样对待。
Q:您和家人在超市购物时,是否会选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比如转基因的食用油?
在超市购物时,我从来不看食品是否是标注转基因的。现在市场上可见到的转基因食品好像只有大豆油吧,其实即使使用的是转基因大豆,也无关紧要。因为转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这个蛋白质在大豆精炼和提纯的过程中已经被剔除了,而我们吃的豆油主要成分是脂肪。严格来讲,经过精炼提纯以后的大豆油里已经不含转基因成分了。我想说的还是那句话,经过严格科学评审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Q:网上还流行“转基因作物会威胁本地物种的生存”这样一种说法,以大豆为例,转基因大豆的营养成分比较高,食品加工企业都愿意用,东北过去一直是大豆生产的产地,据说现在东北大豆栽培比以前少了,这样长久下去,本地的物种是否还能得到保护?
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按人们需求种植新的品种,这两者我们都要重视。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建有种质库或者物种保护区,但我们不能因为需要保护物种多样性就不去培育和推广新品种。我国的耕地有限,如果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就无法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以小麦为例,自1949年以来,由于品种的改良和配套技术的应用,小麦平均亩产从100多千克提高到了300多千克。如果仅仅为了保护物种的多样性,而不培育和推广、应用新的品种,我们可能连饭都吃不饱啊!
Q:此前,我们曾经采访过一位育种专家,他研究的课题是把豇豆的抗病虫基因转移到另外一种作物上,让该作物具有抗虫的效果。他的观点是,这种基因在豇豆上是无害的,那么转移到另外一种作物上,基因表达的结果也应该是无害的。对此,您怎么看?如果是跨物种特别是动植物之间的基因转移,结果又会是怎样呢?
基因是否安全关键取决于基因的功能。据我所知,从豇豆中提取用于抗虫的基因,主要是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这种基因的表达产物是胰蛋白酶抑制剂。昆虫摄入后,会与肠道的蛋白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昆虫消化蛋白受到影响。
这种复合物还能传导一个信号,抑制昆虫进食。而人与其他哺乳动物的胃部蛋白消化酶,和昆虫的肠道蛋白消化酶的类型不同,因此人摄入这种蛋白酶抑制剂,不会受到影响。
跨物种的例子,最经典的就是转Bt基因的抗虫棉。Bt基因是从苏云金杆菌中提取的,表达产物为Bt蛋白。鳞翅目幼虫的肠道壁上有一个可以与Bt蛋白结合的受体蛋白,结合后可引起这类昆虫肠道壁损伤,而其他昆虫没有这种受体蛋白,所以转基因植物的Bt蛋白只对鳞翅目幼虫有毒,对其他昆虫就没毒,人的肠道也没有这种特别的蛋白受体,所以转基因植物的Bt蛋白对人也就没有毒了。
Q:现在常见的转基因作物,除了大豆和棉花,还有哪些?您能为我们展现一下转基因作物的前景吗?
据我所知,我国还没有转基因大豆品种被批准种植,我国只是批准转基因大豆进口作为加工原料。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是棉花,被批准可以种植的还有杨树、番茄、木瓜、甜椒品种,但面积都很小。转基因水稻虽然已经得到安全释放许可,但还需要进行品种试验。所以理论上说,转基因水稻也没有投入生产。目前,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在全球居第6位,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和加拿大。由于转基因作物品种对提高产量、节约种植成本和减轻农药化肥污染有明显效果,随着人们对转基因作物认识的提高,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也会不断加大。
转基因农作物
—— 关于数字的故事
近20年内,转基因农作物获得了更大的种植面积。相比传统农作物,转基因农作物主要有耐除草剂和抗虫性这两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