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高中一门必修课,目的之一是希望通过有效的方式削弱应试教育的弊端,使研究性学习逐渐成为一种惯用学习方式。我校集各学科教师中的精英,按照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强化培训,打造了一支学科背景多样的指导教师团队,以适应学生课题研究多样性的需求。
一、避免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
1.科学体验是课程基地建设的目标之一。
课程基地是为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进行的探索,坚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学生的潜能特长”。长期以来,人们对“研究”一直有根深蒂固的思想认识,表现为三大崇拜,即科学家的崇拜、科技的神话与崇拜、成为科学家的各种方法和途径的崇拜。而研究性学习不是要把学生变成专门人才、变成某一个领域的专家。
海洋文化实践课程并不强调学术化、专业化。就现实情况看,搞科学研究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既不合适,也不应该。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增强自主与合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究中培养质疑的精神、实践的能力、沟通交流的意识。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避免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制定规范的研究性学习操作程序是保障。
2.研究课题来源于生活体验。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从课题选择、论据收集、成果展示、最终评价等都是学生自己说了算,教师始终处于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管理者的位置。学生的研究课题是在“大主题”的范围内自主选择,选题的依据主要是兴趣。我校处于海州湾沿岸,学生也来自周边的各乡镇,衣食住行都和海洋关系密切,从小耳濡目染,和海洋的感情难以割舍。我们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基于学生的生活,因此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设计的大主题包括“渔民习俗与渔业生产”“盐民习俗与盐业生产”“海洋资源”“海洋科技”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保持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体验。
二、实现研究主题与校园文化的结合
1.“海洋文化”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我校通过四节,即“海之韵”艺术节、“海之星”科技节、“海之馨”读书节、“海之帆”体育节,倡导海洋文化。提出“到海中读书、品海洋文化、考海洋大学、当海洋专家”的口号,为鼓励学生报考海洋大学或海洋专业,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由于海洋环境教育成绩突出,我校被命名为“连云港市海州湾海洋环境文化教育基地”、“江苏省第五批环境教育基地”。
2.学生课题研究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和校园文化的结合经历过不断磨合的过程。起步时研究的主题比较零散,不成系统,学校也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指导,和校园文化也没有直接的联系。随着课程的逐步推进,和校园文化逐步走向融合,并催生了“海洋科技文化苑”等场馆建设,既有海洋生物活体的“海洋世界”,也有海洋生物标本展室,还有渔民们经营海洋产品、发家致富的各类生产、生活工具。院落里的上千平方米的模拟海滩,沙海相连,浑然一体,逼真地反映了海州湾畔的地貌风情。
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课题研究让学生对乡土概况、海洋国情有所了解,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初期,研究的主题有“走近徐福”“地名中的海洋文化”“盐业生产工具的调查”“渔民习俗调查”等。一段时间后,学生的研究选题逐步深入,此时的主题包括“秦山岛海蚀地貌的调查研究”“周边地区东夷文化的调查研究”“海鲜的制作及食疗功能”等。目前,学生的课题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的校园文化活动,基本达到了学校以校园文化育人的境界。
三、整体规划促进课程资源的利用
1.整体规划校本课程。
课程建设方面,我校对现有的课程整合和梳理,并不断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研究性学习内容包括三大领域:自然、社会与自我。建立学生研究课题登记制度,把课题按照三大领域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按能力等级细分为三个层次,即调查访问层级、原因探究层级、规划设计层级。
2.校本教材开发。
近年来,我校在海洋文化实践课程教材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有校本教材11本。2009年,《大海,我的故乡》获江苏省“中学优秀校本课程案例评比”一等奖。省课程基地申报成功后,我们又对现有校本教材进行了梳理和整合,校本教材《海洋文化》就是成果之一,目前已被选送参加省优秀校本课程评选。
3.课程优化和提升机制。
为了不断提升课程资源开发的水平,防止低水平的重复,我们要求所有的开发者必须保存一套完整的原始材料,包括研究过程的文本和课例光盘,以方便后来的指导教师学习借鉴并不断优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