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教育时机”教学例谈

2013-12-29 00:00:00王孝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3年4期

【摘 要】根据初中学生心智发展的特点,学生不可能—节课四十五分钟都能集中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最佳教育时机”进行教学。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元素》新授课教学为例,探讨了创设、捕捉、利用、升华“最佳教育时机”进行教学的有效做法。

【关键词】最佳教育时机 创设 捕捉 利用 升华

“最佳教育时机”是指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最佳效能的一段时间或某个契机。在课堂教学中,“最佳教育时机”需要教师精心创设,及时捕捉,灵活利用,积极升华。笔者以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元素》新授课教学为例,谈点做法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创设“教”的最佳时机

我将本节课分成知识回顾、问题引入、探讨与解决三个部分。

在知识回顾方面,我带领学生重新阅读课本第3页第1自然段,认识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并及时抓住时机让学生写出他所知道的含氧元素的物质的化学符号。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元素这一概念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绪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所了解,世界万物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并通过书写含氧元素物质的化学符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

在问题引入方面,我通过播放氢弹爆炸的视频,抓住时机提出问题:你知道制造氢弹的原料氘和氚也属于氢元素吗?回忆上一节课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知识。你还记得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吗?即C-12原子(原子核中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其实自然界还有C-13、C-14原子。你是否知道它们也都属于碳元素?这既为学生枯燥无味的学习增添一些乐趣,也为元素概念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课的开始,通过上述一系列情境的创设,进一步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在“基于问题”的氛围之中。

探讨与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以一段优美的开场白开始:人类生活在变化万千的物质世界中,在与之打交道的过程中,认识物质世界并变革物质世界。古代实用化学的诞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和变革物质世界提供了实践基础,同时也牵动着人们经常围绕有关物质组成的问题思考,即物质既能相互转化,又有着相同的本源。那么,这个相同的本源是什么?利用这个时机提出问题:什么是元素?告诉学生本节课就是围绕元素及相关内容进行学习的。

二、捕捉“教”的最佳时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最佳教育时机”出现时,教师要能迅速做出选择和决策。如在讲到认识几种氢原子——氕、氘、氚时,有几个学生轻声在下面讨论,这是不是就是同位素?此时,我恰巧从这几个学生身边走过,我就将其中一位学生喊了起来,请他将他们刚刚讨论的问题提出来。同时,我快步走到黑板前,在黑板较醒目的位置写上“同位素”这一概念,告诉学生:氕、氘、氚就称为氢的同位素。当然,此时我比较恰当地把握住了“度”,没有解释什么叫同位素(初中课程不作要求),仅是让学生知道化学上有同位素这一说法。我刚写完,就有学生提出:“老师,我在一些报道中看到利用某某元素的放射性治疗癌症和白血病,这是否就是这些元素的同位素?”接着又有学生提出:“老师,我看到测定文物、化石等的年代利用的是C-14,这也应该是碳的同位素吧?”下面有一学生说:“造原子弹的原料好像听老师讲过叫U-235,是不是也是铀的同位素?”学生用渴求知识的眼神注视着我,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学生的知识面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他们已经懂得了很多,我在给学生稍加解释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指出:大家可以通过上网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作为我们元素知识的拓展。也许,只要我们在课堂上稍稍给予学生一个点,在全体学生的努力下就会很快连成线、形成面、织成网。虽然本节课并没有同位素这一内容,但恰当利用这一时机,稍加给学生介绍一些同位素的知识也未尝不可。这样既联系实际,同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也许,这与我的课前预设有点相违背,但是我真正体会到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才是最佳的问题。在课堂上更多地利用这些时机,对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的好处。

三、利用“教”的最佳时机

在讲到利用元素概念描述物质的组成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知道学生对于分子、原子、元素和物质的关系混淆不清,难以理顺这四者的关系。我设计了几个简单的判断题,其中之一是:通过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这种说法不妥当,但又无法准确地说明。这时,有学生举手说:“水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话音刚落,立刻有学生反驳说:“元素不能讲个数,应该讲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时,学生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各抒己见。我不动声色地将刚才两位学生的典型说法写在黑板上,并没有立即给出正确的说法。素材来自学生自身,还应该从学生的切身问题入手,抓住这难得的时机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学生对于分子、原子、元素和物质这些概念存在模糊的认识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轻易地就将正确的答案和盘托出,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学生下次还会出错。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已逐渐能够理清思路,找到上述错误说法的脉络。此时我及时地提出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应该从理顺四者的关系开始。请大家结合前面学过的分子、原子相关知识来认识它们的关系。经过大家的努力,在理顺上述关系的基础上,学生逐渐认识到上述说法的错误所在。最终形成了统一的认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学生逐步认识到如何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加深了对元素的理解。

四、升华“教”的最佳时机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提出既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那么就让我们共同认识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带领学生从地壳、海水、生物体细胞、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及日常生活中的保健食品、调味品等多角度认识元素,使学生在《元素》这种较为枯燥、抽象的课中体会到元素就在身边,离我们很近。化学从生活中来,化学也会到生活中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实用性及有效性。这样的教学处理,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升华。学生在这种教育氛围中进行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能让学生养成从我做起、认识身边的化学的意识。

在这节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了几个最佳教育时机,通过课件展示了一些相关资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一直处于高昂状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质疑,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众所周知,在教学中注意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往往也是这节课的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把握最佳教育时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式的选择受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的教学条件,甚至与学校的学风、班级的班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但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应该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文兴,胡志刚.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相机诱导[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9).

[2]张慧.教育素材与教育时机的把握[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7).

[3]胡志刚.教育时机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4]李仙隐.把握最佳教育时机[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