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杀贡鹤》是参加福建省第二十三届戏曲会演的剧目。故事讲的是屠夫柳仁误杀贡鹤,被判斩刑。王爷迫其女金娥以身交换,可免死罪。金娥宁可卖身救父,不屈淫威。落魄书生严睿智救了柳仁,而拒金娥之诺,却被发妻沈氏误会,众人感其大德,好心相报,夫妻终归于好。《杀贡鹤》取材于莆仙戏传统剧目《孟鸿儒》。原剧本《孟鸿儒》说的是一只看守皇陵的鹿,被百姓的狗咬了,于是鹿的主人皇亲郑公就下令手下,欲将狗的主人抓来,在脸上黔字,以示犯罪,后经清官受理,狗的主人几经周旋,终获幸免。剧情体现的是清官判案这一传统戏剧贯用的套路。《杀贡鹤》的作者、国家二级剧作家郑文金先生认为“清官判”这一主题已不能适应当今戏剧发展的要求,他大胆创新,将原来的“犬咬鹿”改编为围绕屠夫柳仁误杀贡鹤,秀才严睿智多方设法为其脱罪,而引发的一系列皇权、道德的矛盾冲突,讲述了“鹤配金牌,犬不识字;禽兽相争,与人何干”的故事内容,揭示了人的自身价值及道德取向,是一部通过传统剧目改编,揭示当代人文思想的成功剧本。
笔者在《杀贡鹤》剧中扮演屠夫柳仁。刚开始读剧本时,认为剧本中柳仁生活在社会最低层,妻子早丧。他性格粗暴,为人吝啬,但又惧怕强权,贪生怕死,是个龌龊的小人物。但仔细研读剧本,发现柳仁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他 生在“草根”,社会地位卑微,为了生存,他举债开间肉铺,却经常受到苛捐杂税和高利贷的盘剥,他的粗暴是对社会压迫的愤懑发泄;而他的吝啬则是由于举债小本的经营,他必须得精打细算,任何额外的开支他都负担不起。正是处于这样的一种生存状态,所以,他对王爷贡鹤每天都到他店里吃肉捣乱感到非常苦恼、痛恨却无可奈何。王爷的贡鹤虽然是禽兽,但它代表权势,在当时那个等级森严、人不如畜生的年代里,它已经不是普通的鹤了,早就成了皇权的象征。
当我对《杀贡鹤》的剧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时,对于戏里柳仁的角色表演便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众所周知,戏曲舞台艺术表演的形式主要是以“唱、做、念、打”为基本要素组成,程式动作的表演手法是以“形、神、劲、律”为基本要素来体现的,这种表演手法在戏曲舞台表演艺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舞台上最直接、最有感染力的表演方法之一。依照《杀贡鹤》剧情内容发展的顺序,我在塑造的“柳仁”这一舞台人物的性格时,也是分别运用戏曲表演的 “唱”“念”“做” 等基本要素来体现,在戏里,我的表演重点分为三个场次,使其形象不断丰满、内心变化多样。比如在《杀贡鹤》的第一场戏里,我在“念”字下功夫,集中表现他的生存状况。所谓“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在吐字、语气上要求非常严格。有一句行话说:“千斤话白四两唱”,充分说明念白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杀贡鹤》第一场戏里有这样的一段情节:[贡鹤鸣叫欲叼肉,柳仁父女急驱赶] 父女俩有几句对白“金娥:爹爹,不用赶它,我看它是饿急了不怕人,肉送一块给它吃。柳仁:我这小本生意,叼一块去,就是半斤。日日如此,如何了得?金娥:看它饿也可怜,咱就少赚一点。柳仁:你大方?我还没发财!你看这是什么鹤,你看它脖子上挂金牌,它是朝廷送给王爷的贡鹤。王爷府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它还能挨饿?它是成心欺负咱呀。”根据柳仁的性格特点, 在这段道白里,我表演的重点放在道白语气的变化上,在第一句道白里,我先轻后重,等说到“如何了得”时,我特意加大语气。我认为,柳仁这是跟女儿算经济账,这不是他的“小气”,而是实在“大方”不起!试想,柳仁借债小本经营,一天、两天被贡鹤吃半斤肉他不会心疼,但天天如此,换做任何人也是无法承受的。接下来的道白s72SN76lQHB9d1atILzAHaNKHxDc6o9NwlobMPEI/w8=就要突出他对皇权的不满,柳仁认为,既然这鹤是王爷府上的贡鹤,山珍海味肯定是吃不完的,这样还跑出来占小百姓的便宜,这贡鹤的确是成心欺负人。但鹤是禽兽,不通人情,所以柳仁对贡鹤的不满实质上是对王爷的不满,也就是对皇权的不满。在这几句道白里,我特意强调这种“不满”,为接下来买狗逐鹤和杀鹤埋下伏笔。
而在《杀贡鹤》的第三场的戏里,笔者的表演就着重于“做”了。当柳仁发现自己养的狗居然跟贡鹤和睦相处,“禽兽相亲”的结果让他难以忍受,但身为屠夫的柳仁,绝对不敢杀贡鹤。“养狗党贼实可恶,枉我日日费五谷。我不敢杀鹤敢杀狗,它叼去猪肉我卖狗肉。”柳仁将“养狗党贼”这种得不偿失的悔恨、愤怒交集在一起,于是他便有杀狗的念头。毕竟他还是理智,杀狗和杀鹤两种的不同后果,他是一清二楚的。当演到柳仁误杀贡鹤时,先静场,继之在台上呆若木鸡,而后双手颤动、双脚自然弯曲发抖下跪,再结合一句“我…我…王爷饶命”的道白,把剧情推向高潮。
尽管柳仁现实生存状况非常糟糕,毕竟好死不如歹活,这不是他贪生怕死,是因为他觉得死得不值!何况,每个人对生命都是非常留恋,这不分贫富贵贱。出于求生的本能,柳仁即便大限将临也是希望能够获得最后一线生机,而他的女儿金娥成了他唯一的依靠。所以在《杀贡鹤》第五场的戏里,我将表演的重点放在“唱”功上,通过唱腔表达柳仁对世道不公孤立无援的怨恨和感叹;通过唱腔表达柳仁对生的渴望;对女儿的愧疚。将一个鲜活真实的“柳仁”展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对柳仁命运的共鸣,达到预期的戏剧效果。
通过上述这些戏曲表演的基本要素的表现,无疑,《杀贡鹤》里的柳仁这个“草根”人物性格发展合理、人物形象真实可信。这要归功于我对剧作内涵的深刻理解,可见,戏曲演员要在舞台上塑造好人物形象,对剧作内涵的理解是何等重要。所以说,理解剧作的内涵是演员演好角色的基础,戏曲演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理解剧本,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才能舞台上熟练驾驭角色,把角色演真、演活。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莆仙戏信息中心; 莆田市荔城区莆仙戏一团戏剧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