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工人文化宫是“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2013-12-29 00:00:00田韶东陈毅群
群文天地 2013年4期

摘要:工人文化宫曾经是时尚而神圣的文艺殿堂,是“工人的学校和乐园”。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杭州市工人文化宫等文化宫纷纷响应号召,竭力打造时尚的文化宫殿,营造人才团队,融入时尚活动,逐步完善服务场馆,增加科技含量,思考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服务效能。“工人的学校和乐园”是传递党和工会的好声音和寓教于乐的场所,是学习进步的园地,教师来源是文化宫群文工作者、外聘拔尖人才以及专业实用人才。乐园是满足文化需要的园地,干部职工在工人文化宫以学到知识为乐,以参与活动为乐,或满足其他健康需求为乐。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是最大乐园和快乐。

关键词:工人文化宫;学校和乐园

工人文化宫是“工人的学校和乐园”,源自1950年9月30日陈毅同志对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题词,也是工人文化宫在工人阶级和全体职工群众心目中的写照。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工人文化宫作为工会的宣传窗口和阵地的地位并未发生任何改变,可它在普通职工或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印象已不同以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也是众人不断谈起的话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这是党在新形势下对文化部门、文化产业提出的更高要求。那么,在实施文化强国的战略中,工人文化宫能否顺应潮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再次能成为“工人的学校和乐园”吗?

一、打造时尚的宫殿是工人文化宫建宫的本义

工人文化宫,这里的“工人”应指工人阶级,它不但包括广大的企业工人,而且也应包括干部职工,它与群众艺术馆一道组成覆盖多个阶层中国文化家园亮丽的风景线。众所周知,50至70年代,全国几乎所有的文化宫不仅是工人阶级,而且也是普通市民的精神家园和艺术殿堂。

“宫”一词,有这样几种解释:帝后、太子、神仙居住的房屋,庙宇的名称,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宫,子宫以及姓氏宫等。从工人文化宫的属性来看,其中的“宫”字应是和宫殿一样,包含有神圣之意,也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宫殿、殿堂。宫殿是皇亲国戚居住的场所,也是皇帝和大臣处理朝政的地方,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建立了新中国,不忘同甘苦共患难与之并肩作战的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为干部职工修建了殿堂——工人文化宫。全国文化宫基本都在50年代初已经建成,当时的工人文化宫拥有最好的场馆与科技含量。如,杭州市工人文化宫就有当时杭州最早的电影院,吸引众多体育爱好者的室外篮球场地等。宝鸡文化宫拥有电影院、溜冰场、棋牌室等其他机构没有的时尚设施。除了场馆,工人文化宫的艺术协会凝聚了当地一流的文学艺术科技人才。如,小时候(上世纪80年代)看过的电影《于无声处》就是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话剧艺术协会排演拍摄的。原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苏乐慈说:“上海工人文化宫当时办了很多学习班,最好的是话剧班和小戏创作班。”有的艺术家还声称,工人文化宫不仅是我们学习创作的地方,而且也是小时候经常活动、玩耍的地方。北京宫一位年逾八旬的大爷说,那是我和老伴曾经恋爱约会的地方。

时尚是一个时期内,社会大众对特定兴趣模式的追随现象。从历史来看,“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规律——追求时尚,创新善变。”明清时的昆曲、清朝以后的京剧以及众多的地方剧种,都遵循了由时尚到大众,由大众到市场,周期性循环变迁,极端而变的规律。时尚可以出现在每个领域内。如80年代以来,出现了由美国港台传至国内的流行唱法歌曲,成为声乐领域内的时尚,虽然至今有人不承认它是声乐艺术,而它强劲的势头早已成为年轻人最为时尚的消费方式,“超女现象”、“中国好声音”惊爆商家与年轻人的眼球。而工人文化宫昔日的辉煌,引领时尚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文化宫建立之初,没有电视,电影是数量较少的高科技艺术展现平台,几乎很多宫都是本市最早推出的电影剧场之一,这一举动,不仅吸引了年轻人,而且老幼皆宜。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成功,很多地市已经或正在建造时尚的新工人文化宫。浙江已经建成的地市如温州、乐清等,杭州市政府也投资8亿元人民币正在建造职工文化中心。笔者前年曾去过温州新宫,那里场馆齐全,里面剧场颇有杭州大剧院的味道。杭州宫自费购置的价值上百万的LED,为舞台布景增光添彩。筑巢引来凤凰,了解情况的单位纷纷订用场地,进行演出活动。这些举措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要求的“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的要求相一致。

似乎年轻人永远是时尚的主体。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的工人文化宫是时代的弄潮儿,引领了时代潮流,当文化宫殿变为商家的战场之后,风光不再。若想重新找回昔日的光芒,再次引领时尚,首先要参与时尚。大多时尚的主体参与者是年轻人,对于我们工会系统来说,工作的目标首先是年轻的职工。年轻人是最有活力的,经济文化很多方面的活动靠他们来拉动,如欧洲经济不景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老龄化出现的年轻人数量在减少。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等节目火爆的原因就是年轻人的直接参与,而后波及到社会多个阶层广泛关注。杭州市工人文化宫在举办2011年元宵职工灯谜会时,利用正月十五晚上,举办了一期“青年职工灯谜相亲会”,用竞猜谜语的方式寻找如意伴侣。该活动创意之初,只是填补下正月十五晚上的舞台空白,并未有太多的期许,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职工元宵灯谜会和前几年没有太大的区别,在平平静静的进行,而灯谜相亲会一下子报名800多人,热闹非凡。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活动没有在2012年的元宵节中得以继续进行。有创意,更要有实践,创意在实践中得到成功,应该保留并发扬光大。

像我们工人文化宫这样的公益单位,举办文体活动是不能把退休老年职工排除在外的。如,老年歌友会、老年相亲会、老年舞蹈大赛等活动的举办,不仅能融入时尚元素,使中老年职工生活和睦愉悦幸福,而且社会效益也不会差。

时尚是不能教育的,但它需要得到正确的引领。如,今年流行厚底鞋,许多个子低的女孩一来可以满足下因身高问题带来的困惑,二来自己也可以变得更为苗条。那么这位发明厚底鞋的设计师,就发现了问题,而且从中国戏曲的官靴中得到创意。另一方面,流行的时尚未必都是我们所真正需要和其本身是健康的,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政策的指导、理论的引导和具体的操作践行尤为重要。

二、成为学校与乐园依然是工人文化宫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一)特别的学校与满足不同需求的教师

不论是中小学,还是成人学校,学校都是教育人的地方。工人文化宫是工人的学校,意即干部职工要来这里接受教育,工人文化宫实施其教化和寓教于乐功能。无论是谁,人是教育的结果,同时,人又需要不断的被教育。文化宫艺术培训、科技培训,百场文艺千场电影下基层、千场文化种基层等都是在传递党对职工的温暖,从而达到实施教化和寓教于乐的功能目的。

既然工人文化宫是学校,那学校里就一定得有老师。实施各种培训,送文化慰问演出等都是属于教师队伍。这么多的老师,它来源于哪里呢?这些老师具备何样的素质呢?一部分教师是文化宫群文工作者,另一部分外聘拔尖人才,还有一部分是专业实用人才。

文化宫本有的群文工作者,不仅进行采风,创作职工喜闻乐见并具有教育意义的艺术作品,而且时常担任教师,在开展的活动中对职工进行授课。群文工作对教师要求很高,在教学中会遇到在正规院校中看不到的千奇百怪的教学现象和教学难题,对问题的解决是对老师教学能力的挑战。杭州市工人文化宫不断派遣群文工作者,外出考察学习,增加其知识面,拓宽他们的研究视野,为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补充营养。表演易,为师难。演员只需要一个人好就行,教师却要塑造不同的演员。为人师者尤其需要不断地研究学习,方可具备超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从业者有所交代。

文化宫里一定要有文化人,这些文化人应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具备“传道授业解惑”能力的人就是高层次的人才。高层次的人才指一个或多个领域内的拔尖人才。一群市内的拔尖人才,可以把这个团体带成一个城市内让人瞩目的团体,一个国内拔尖的团队又可以带领团体,创造精神与物质食粮,从而使之走向世界。这也是人才特有的作用。为什么要寻找和利用拔尖人才充当教师呢?因为二指禅很难教出一指禅,让人有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那么怎样才能吸引这些外围人才,为我所用呢?广交朋友,为朋友提供展示他们才气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秀肌肉”。“朋友多了路好走”,一个人是这样,一个集体也是这样,一个国家也不例外。交朋友最重要的是互惠互利、双赢原则,大家各取所需,朋友便可以交下去。由于每个朋友都有可能存在无数的商机,所以交流的结果便有可能财源滚滚,名利双收,事业发达。过去流传这样一句话“美国人买人才,日本人买公司,中国人买房子”,事实是今后不会了,“截至2005年底,全市人才总量857767人”。杭州市委市政府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和数量,为加快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近年来,在我宫举办的“千场文化种基层”活动中,综艺讲座、艺术培训我们聘请了省内一流、全国有名的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得到上级工会和市委宣传部门的好评。如,我宫聘请亚洲艺术教育学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委、全国艺术科学“十二五”规划评审专家黄大同教授为职工讲述《中国戏曲的生存与发展趋向》。聘请梅花奖、白玉兰奖和文华奖获得者,表演艺术家中国男派武生代表人物浙江省京剧团团长翁国生,浙江省昆剧团团长林为林为职工讲述京昆知识鉴赏。聘请青歌赛大奖获得者、浙江省歌舞剧院副院长严圣民让职工乘上歌声的翅膀,在音乐的殿堂里遨游。

人的才气是有程度区分的,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各类拔尖人才大多工作繁忙,不可能时时刻刻在职工学校里授课,更不能参加在各种各样的送文化行列中,加上活动费用等因素,这就为各类实用人才充当教师演员提供了契机。实用人才具备一定的专长,在各种技术性培训中担当重任。今年杭州市工人文化宫举办的摄影艺术培训班,本月末举办的综艺活动策划主持人培训班,外聘教师都属于中高级实用人才。

人是教育出来的,“不仅孩子需要教育,成人也要受教育。不仅年轻人需要教育,花甲老人也不能例外。”因此,本人以为,像工人文化宫这样的“学校”,其重要性并不比正规的院校小,而且它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得到发挥,能量也远远没有得到释放。

各类人才可以以协会会员的形式或工人文化宫发展顾问的形式存在于文化宫发展的沃土中,不仅和其他教育者一道发挥教化功能,而且会使得职工艺术协会不断发展壮大。杭州市工人文化宫灯谜协会核心成员有20左右,他们中有大学教授、政府官员、医生、公务员、研究生等,是我宫协会中素质最高的一支队伍。可能我们的灯谜协会还做得远远不够,参与人员的数量、档次,举办活动的影响力仍然有无限的空间。但这支队伍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长三角灯谜会,去年灯谜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立项,明年要向省级非遗申报发起冲击。但是,可能我们的灯谜协会还做得远远不够,参与人员的数量、档次,举办活动的影响力仍然有无限的空间。同时,不仅是灯谜协会,声乐协会、舞蹈协会都有可能吸纳地方高端人士加入,来充实壮大送文化与种文化的队伍。人才的高度决定事业的高度,高端人士是一流老师。

(二)由乐园到乐园,快乐相伴,曲折路长

乐园,即快乐的园地、场所,或使人得到快乐的地方。人的快乐,应指需要的满足。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有本能的肌饿、生理和安全需要,也有高层次的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求知和审美等需求。实际上,人的需要也可简单分为物质与精神需要,只不过需要的程度不一样。工人文化宫在满足职工需求方面多为精神层面的东西,如申请住房要到城建局去。当然也不排除,通过文化宫组织的活动为困难职工学技术提供帮助,为下岗工人找工作牵线搭桥等。人满足了需要,就会得到快乐,这是毫无疑问。但文化宫的乐园是“学校与乐园”,而不是单纯的获取快乐。

如今的工人文化宫对满足职工精神需求有较大的局限性,大多职工书屋,只有报刊和为数较少的杂志,图书馆中旧书占据比例较大,公益运动场地超过1000平米的不是很多,现实的窘况远远不能满足职工对文化体育的需求。一部分地市,新宫建成后,这方面的困难状况能够得到缓解。

快乐是分程度的,每个人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但读书与运动的快乐是不可代替的。运动场馆、场地随处可见,人们可以在马路、操场等地方健身。图书馆也有很多,但本人以为,作为工人文化宫重要宣传教育阵地的图书馆,有必要采用一些特殊办法,把它恢复起来,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可以帮助大家建设心灵的乐园。只有实践活动,没有理论的思考、提炼、升华与正确的指导,实践活动不可能做深、做精,更不会长久。

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空对空的做法只能是一事无成,也得不到快乐。职工在文体活动中得到快乐的满足。综艺活动主持人策划培训班我们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年,聘请电视台主持人为职工教授主持技巧、聘请传媒学院专业老师教授综艺活动策划方案、主持词的撰写,并让职工自上舞台,现场模拟主持场景,达到学以致用。经过我宫培训的一些主持人,走向本单位或社会舞台,为基层服务。

工人的乐园应是寓教于乐,苦中作乐。我宫承办的杭州市职工运动会、杭州市第十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等活动,工作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活动举办成功,大家很快乐。电脑培训学习,学员们个个瞪大眼睛、集中精力,半月一期,但最后都学到了自己需要的知识,从而有效地服务社会。真正的快乐都是苦中作乐,不劳而获或劳少获多的快乐都是不完全真实的,有限的,整体而言,仍然是快乐的假象。

“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要求。一些工人文化宫开始在舞台布景上采用先进的声光技术设备,在广场上摆放电子屏幕,成立音像公司、音乐制作公司、婚庆公司、网络文化销售公司等等。针对“十三跳”等现象的出现,工会其他单位也成立了心理咨询诊所。乐园的建设必须伴随不断的创新,创新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孕育创新环境。而创新环境的具备又与人的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很大程度上领导的指向标和调节人们思想行动的能力至关重要,并且重要于培养人才。

三、结语——工人文化依然宫是充满希望的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一些工人文化宫正在努力打造文化的宫殿,包括硬件的建设、科技的运用、人才的引进等。打造艺术的殿堂,离不开时尚元素的吸纳,工人文化宫如果不能引领时尚,就不能引领大众,从而成为文化的殿堂。在重塑时尚、恢复殿堂的过程中,高端人才的引进、人才团队的打造是集体发展的第一要务,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在通往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没有人才的引领,事业的成功会走弯路,不止是异常艰难,甚至会倒退。时尚需要引导,时尚的主体通常是年轻人。

目前的工人文化宫是正在往职工理想“学校与乐园”的道路上艰难而勇敢前行的工人文化宫。杭州市等其他工人文化宫在完成上级工会文化惠民任务的同时,继续放歌天堂,百场文艺送基层、千场文化种基层,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多丰收,广交朋友、走近时尚。努力争取文艺大繁荣,让职工满意,让上级工会放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的号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文艺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有可能会提高,那文化艺术产业的品种是否也要改变下稀少的面貌呢?

根据杭州市总工会“上级服务下级、全会服务职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开展职工群众工作”的指示精神,在传递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好声音的过程中,送文化与种文化的质量是否能够锦上添花,并深入人心?

快乐的程度是不同的,活动做深做细,理论能出精品,文化繁荣、和谐社会是最大的乐园和快乐。

参考文献:

[1]郑荣胜.在市总工会十三届八次全委(扩大)会上的讲话 ,2012(7).

[2]田韶东.谈人才.中国社会科学网,2012(6).

(作者简介:田韶东(1969-),男,河南方城人,杭州市工人文化宫群文工作者,音乐学硕士,从事音乐学和群文研究;陈毅群(1974-),男,湖北荆门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表演艺术系教研室主任,音乐学硕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