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2013-12-29 00:00:00
综艺报 2013年5期

本期封面报道聚焦湖南电视台。报道湖南电视,这一阶段必谈的一个热点自然是《我是歌手》。表现手法、内容上的弹赞不论,《我是歌手》在荧屏、微博上人气火爆,让湖南卫视在2013开年高开,是事实——第七期节目的收视率拿下CSM29城市网及全国网双网第一,收视份额双网破10。

这档节目的生产模式,集结优势资源、高投入、精制作、多平台联动宣发等,是几个重要的关键词。

“竞演”也罢,“比赛”也好,协调和说服成名歌手登上舞台,面对有可能遭遇的淘汰环节,对节目组和电视台的资源调动能力、平台号召力,要求都非常高。而对国际成功模式的引入,是学会用市场规则整合创意资源的一个必答题;高投入是“大片”的基本配置,电视台必须要有靠得住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硬件配置、专业高效的执行力,是精制作的前提,包括高水准的音响配备、视效跟上观众不断挑剔的收视需求等等。反过来,节目制作中的“高配硬件”,也会推动作为终端的电视的换代升级。随着讲求声画效果的电视大片的增多,高配电视机,甚至电视传输方式上的刷新,已是趋势——好比电影产业中的3D、巨幕;而多平台宣发,尤其是对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介的主动运用,已经成为考察媒介运营水准的一个新标尺。

上述几个关键词,在去年收视表现“爆表”的《中国好声音》身上也能找到,央视近来在制播分离上的一系新动作也有这种意味。

用强势品牌整合各方资源,在强化专业制作能力的同时,用产业化思维进行市场布局(比如《中国好声音》“股份制”的产业运作模式),这种电视运营方式,可称之为“大电视”——对内理顺关系,培固专业能力,对外打开视野,打通和社会资金、专业资源、渠道等的沟通交流,是新时期电视保有创意力和竞争力的命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