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13-12-29 00:00:00徐彦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3年2期

摘 要:自1984年新疆招收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以来,新疆来华留学生教育已经走过了27年,文章回顾了新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新疆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疆;留学生;机遇;挑战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随着综合国力日益提升,我国对来华留学生的接收能力大为提高,来华留学生规模也逐年扩大。过去5年,来华留学生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7%,年均净增人数约3万人。2009年全国来华留学生人数已突破23万人。[1]积极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对于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国际友好交往具有重要作用。

一、新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留学生教育事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多极化、文明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国家将国际汉语推广纳入发展战略范畴,极大推动了包括新疆在内的全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新疆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特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84—1999年):1984年,新疆大学招收了新疆第一名外国留学生,这标志着新疆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开始起步,据统计,截至1999年,新疆高校留学生还不足200人,且多为语言进修生。这一阶段新疆高校留学生教育的规模小、条件差、效益低,当时全疆只有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少数几所疆内高校招收留学生。

成长阶段(2000—2007年):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200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新疆已累计接受并培养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0多名外国留学生。新疆来华留学生增长趋势与全国同步,由上世纪90年代的每年50-60人增加到每年1000多人, 2006年新疆在校外国留学生总人数是1700多人,2007年猛增至2800多人。新疆参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学校已达21所,新疆高校中建立有专门留学生教育机构的共有5家。这一阶段,新疆来华留学生人数骤增、学科体系初步形成、师资力量有所加强、管理模式趋于规范;部分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在语言进修生的基础上,开始在一定专业领域招收学历生,如新疆医科大学招收的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

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2008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并安排上述三所高校2008/2009学年度100名本科生计划。同年6月,新疆大学在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创办的孔子学院正式揭牌,这是新疆高校在中亚地区创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同时,新疆自治区政府及时出台《2008—2010年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规划》,积极从政策上扶持重点学校、重点学科和重点项目建设,新疆各高校也纷纷把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纳入总体规划,投入专项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疆来华留学生教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09年,自治区具备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学校已达34所,其中大学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2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4所,中小学9所。2010年全疆在校外国留学人员合计4096人。其中,高校外国留学生3694人,外国中小学生362人。汉语进修生和普通专业进修生2557人,短期生292人,本科生1082人,研究生165人,学历生占全部外国留学生的30.44%,规模达历史最高水平。十年来,全疆外国留学生年均增长率达24.31%。[2]这一阶段,新疆留学生教育招生规模日渐扩大、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已从单一的非学历语言教育向本科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如新疆大学已经形成了语言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体系。

二、促进新疆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机遇因素

我国加入 WTO 后,承诺逐步兑现与教育相关条款的规定,为了顺应这种发展要求,我国教育事业必须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变化的形势。WTO 的条款将“国际服务贸易”界定为“一国服务提供者向另一国服务消费者提供有偿服务的商业活动”,并将其分为11项,“教育服务”位列其中;各成员国必须开放其各类教育市场包括高等教育市场,所有成员国均有权参与教育服务竞争。这为新疆发展留学生教育事业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除此之外,新疆还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机遇:

1、区位优势。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从东北到西南,分别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相邻,边境线总长5600多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全区辖有18个地州市,95个县(市、区)。辖区内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179个农牧团场。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47个民族成份,根据自治区统计局2011年5月发布的数据,新疆总人口已达2181.333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6.7186万人,占总人口的59.9%。新疆以其区位优势,已经成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是祖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2、经济优势。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上海合作组织作用的深化,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国家与新疆周边国家多边合作项目的不断深入。新疆战略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疆具有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现有17个国家一类口岸,12个二类口岸,已初步形成了沿边、沿桥和沿交通干线向国际、国内拓展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的相通性和结构的互补性更加密切了新疆与周边国家的深层交流,随着俄罗斯和中亚各国经济的复苏、亚欧大陆桥的全线贯通,新疆已成为我国开拓中亚、西亚、南亚和东欧出口市场的前沿阵地。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新疆迎来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疆已成为为全国最大的边贸省区和亚欧板块经济圈的战略中心,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资源生产基地和进口能源资源的重要战略通道地位进一步凸显。

3、语言和文化优势。新疆处在我国汉文化、印度文化、伊朗波斯文化、西亚阿拉伯文化、欧洲希腊罗马文化等古代文明中心的交汇点,是三大语系的交汇地。新疆有13个世居民族,其中有10个民族与周边国家跨境而居。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疆民族文化在相互交融和碰撞下,造就了鲜明的多元文化特色和多元文化传播特质,形成了独具新疆特色的人文学科。周边国家与民族在语言上多属阿尔泰语系,中亚留学生来疆后可直接用本民族语言与同属新疆少数民族交流,既可为学习汉语提供便利,又可以了解新疆多元民族文化。新疆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的繁荣,沿边开放的政策,现代化的生活与传统的民族文化相融合所形成的独特人文氛围和区域特点,以及标准的普通话环境,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双语教学所积累的丰富经验,雄厚的汉语教学师资力量,与中西亚毗邻较低的学习成本,都成为吸引外国留学生到新疆学习汉语等专业的重要因素。

三、新形势下新疆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创新新疆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教育主管部门在引导新疆各高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应发挥更为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应联合疆内各高校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前景、办学规模和教学层次进行前瞻性评估、科学定位和远景规划,并根据本国的国情、区情及来华留学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意愿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形成疆内高校的办学层次、类别、形式多元化的格局。

2、加快国际化进程,构建新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平台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国与国之间教育界的交流活动愈发活跃,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学教育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趋势,所谓“教育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经济全球化把世界连成了一体,经济的国际化需求引发了人才的国际化需求,人才的国际化需求引发了教育的国际化需求。教育国际化既是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也是一种国际性的普遍现象。由于地区整体教育水平的相对落后,新疆高校在实现国际化进程中突出存在着师资力量较弱、学科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尚未与国际接轨等问题。要提高新疆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须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教育观念国际化。要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培养教师在国际文化背景下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广大教师从全球视角出发来认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认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

(2)人员交流国际化。人员交流国际化包括学生的国际交流和教师的国际交流两部分。学生和教师的跨国流动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新疆高校应以不同的方式,广开渠道,与外国学校或教育机构建立联系,寻求合作项目,加大师生与国外各级各类学校相互交流的力度,使之形成规模化、常态化。在这个过程中,使广大师生更好地适应和参与迅速变化的国内、国际环境,进一步促进教师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3)管理国际化。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为依据,提高留学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和水平,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发挥来华留学生联谊会的作用,将校方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在跨文化视角下提供 “以人为本”的服务,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参与国际留学生市场的竞争,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在留学生教育管理中,不断推进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品牌特色专业,突出新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优势与特色

由于新疆留学生教育多局限于效仿内地高校发展模式,缺乏自身特色,导致自身吸引力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新疆高校需根据国情,结合区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特色化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结合自身特点,有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地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建设一批适应来华留学生需要的品牌特色专业;切实加强高等学校的英汉双语课程建设,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精品课程,构建国际化、多元化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课程体系,满足不同类别留学生的学习需要,将“教大于学”转变为“学大于教” (即学生决定学什么),吸引更多留学生来疆接受学历教育。

4、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奖学金资助体系,实现新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政府应加大新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此外,和发达国家和内地知名高校相比,新疆高校留学生奖学金的种类过于单一,覆盖面小,不利于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政府应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助推来华疆内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协助高校建立以政府奖学金为依托,社会(企业)奖学金为基础,优秀奖学金为补充的奖励资助体系,在提高新疆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改善生源质量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5、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来华留学生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生命线,没有质量的规模是无意义的。在新疆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要妥善处理好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资队伍;依托留学生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编写一系列满足新疆留学生教育需要的本土化教材;构建一套符合新疆留学生教育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环节实施过程监控,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建立一套科学的奖惩机制,有效调动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各高校须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内涵建设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结语: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凭借独一无二的地缘优势和文化特色,新疆来华留学生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培养更多了解中国改革和开放、了解新疆,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青年学生,对于拓展我国与周边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增进各国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维护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gzdt/2010-03/22/content_1562026.htm)。

[2]数据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