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才开始

2013-12-29 00:00:00俞胜
当代小说 2013年11期

我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一位人才,我从来都把自己当作一位人才,我说。

虽然我的女朋友——第三十一人民医院的护士罗小雯告诉我,就是因为我这句话,我的同学牛左光掉了两颗门牙。但我认为,牛左光掉了两颗门牙和我的话没有半点关系。牛左光喜欢踢足球,球场上被对方的球员绊了个狗啃泥,因此掉了两颗门牙。而我女朋友固执地认为,牛左光的两颗门牙并非掉在狗啃泥之时,而是掉在我说了那句话之后,所以和我的话有必然的联系。“你哪里算得上是人才呢,你到三十岁才有了女朋友,还是因为我可怜你……再说了,即使真算得上人才,也得由别人来评判,哪有自己说自己是人才的?”罗小雯有些嘲讽地对我说。

我真的觉得自己就是一位人才,“天生我材必有用,直挂云帆济沧海”。既然我真的是人才,我干吗要说我不是人才呢?中国人就是太谦虚了,这个年头太谦虚了不好。

我用三年时间顺利地拿到了硕士学位,而牛左光就没拿到,牛左光一边读书一边打工一边踢球,要想拿到硕士学位,学位委员会说了,至少要用四年的时间。关于这一点,还不足以证明我是一位人才。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足以向罗小雯证明,我说我是一位人才这样的话一点水分都不带。

霁鲂市在全国招贤纳才,我给他们投了份简历,他们立刻对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承诺如果我是硕士毕业,过去就给我一个正科级待遇,如果我是博士毕业,就给我一个副处级待遇。我是硕士毕业,霁鲂市的人事局长说,你一来就享受正科级待遇,并给你一个副科实职。

罗小雯,你想想,假如我不是一位人才,霁鲂市给我这么多的承诺干什么?将来再往上爬,从副科到正科用3年,从正科到副处用3年,从副处到正处用2年,从正处到副厅用3年,从副厅到正厅用2年,一共13年的时间。如果仕途顺利,13年后,没准我就是霁鲂市的市长啦。

我描绘的前景让我女朋友的眼神迷醉,但这种迷醉稍纵即逝,罗小雯的眼里又写满了忧郁。因为霁鲂市离我们现在生活的城市有900公里远,假如我真去了霁鲂市,罗小雯担心这900公里阻隔的不仅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还有心灵之间的距离。

要说服罗小雯,我只有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我说:“小雯,生活在这个城市,没有人肯把我当人才啊,连你都不把我当人才。如果不当人才,那么就是奴才。你是愿意我做人才?还是愿意我做奴才?何况,我在霁鲂市发展,等我当上了市长,不,不用等我当上了市长,当上了局长,我就把你从第三十一人民医院调出来。”

我的女朋友迟疑地问我:“你,就是你,你能行么?”

“我当然行啦,我是一位人才嘛。”

我的女朋友终于同意我去霁鲂市了,她说:“去了后,你不许忘了我。要一天不少于三个电话,对别的女子,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我立刻指天指地地发誓。

罗小雯说:“嗯,我相信你了。我早就不想做护士了,做护士这一行,好辛苦呀,常常要熬夜。”但她马上又垂下了眼帘,说:“就这样吧,我不做护士又能做什么呢?谁让我当初学护理专业呢。”

我说:“等我当上市长了,不,当上局长了,我就把你调去做我的秘书。即使不做秘书,我调动人脉资源,至少让你到我们第一人民医院做个护士长。”

我就这么踌躇满志地来霁鲂市报到了。

我来霁鲂市报到的那天,霁鲂市的张市长亲自跑出来接见我。张市长说:“小伙子,欢迎你来霁鲂市,我们霁鲂是座年轻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城市。未来的霁鲂是你们年轻人的霁鲂。小伙子,来了,就好好干!”我觉得张市长也是一位充满激情的领导,身上有一种魔一般的吸引力。所以,当霁鲂市人事局的局长征求我的工作意向时,我的意思是先给张市长做个秘书,但人事局局长表示张市长的秘书现在干得好好的,不好随便换人,既然喜欢文秘工作,市农业局的办公室倒是缺一名秘书。

“我只是想给张市长做个秘书,既然张市长现在不缺秘书,我去市政府办公厅或者市委办公厅做做其他工作也好。我是一个复合型人才,相信不管到了哪个岗位,都不会让你们失望。”

人事局局长哈哈地乐了,他说,市政府办公厅或市委办公厅现在都不缺人手,没有用人指标。年轻人,你先去农业局,先从基层锻炼锻炼,对你个人发展也有好处。原来霁鲂市也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没有办法,我这个人才只好到霁鲂市农业局报了到。

我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局办秘书的工作中。只有晚上的时间是属于我个人的。每天晚上,我都要通过电话或者QQ向我的女朋友罗小雯倾诉衷肠,询问她一天的生活情况并告诉她我在霁鲂市的一天见闻。第一天,我见到了张市长,张市长说了勉励我的话。我的女朋友回了我一个无比甜蜜的QQ表情。

第二天我到农业局报到,我们的赵局长是位土专家出身,高中学历,自学成才,现在是霁鲂市最有名的农业专家。我们的办公室主任老谢可能是酗酒过度,长了一张猪肝色的脸。罗小雯笑着说:“酱紫色的吧,那也有可能是晒的啊,也有可能是心源性的病变啊。不一定是酗酒。”

“他除了陪局长外出就是抱着个茶杯坐在办公桌后面,结实得像庙里的金刚,不像有病的样子啊,要说是晒的,局长的脸为什么不是酱紫色的呢?”

“那是?那是?”

“那是天生的吧。”

日子一天天的就在我和罗小雯之间这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地过去了。可是日子不能总这么过去,日子要发生点变化。

变化发生在我来到霁鲂市后的第15天。晚上,我通过QQ告诉罗小雯,明天我不在局办公室,我要去参加霁鲂市政府组织的电子政务培训班了,培训班为期三天。这三天,我们QQ聊天不方便了,不过,我保证一天不少于三个电话。

罗小雯还是有点不高兴,说:“你们市,好端端的要举办什么电子政务培训啊?”

我念政府的红头文件:“为适应我市电子政务发展的需求,加快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实现公文传输系统应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行政管理的能力及政府效能,特举办此次电子政务培训班。”

我的女朋友听了酸酸地说:“到底是人才,聊个天都这么深奥。”

到了第二天,这个培训班我就不想上了。因为三天的课程,半天是上电子政务课,其余两天半的时间是电子政务考察。考察不是到电子政务搞得好的机关单位,而是去泰山,去孔庙考察。其实就是游山玩水。而且那半天的电子政务课也是教人怎么发E—mail,怎么发E—mail上大学时就会了,还要参加这样的“电子政务培训班”干什么?举行这样劳民伤财的活动与霁鲂市打造创新型城市一点也不相适应。

“胡闹嘛,简直是胡闹。”我义愤填膺地说。

“怎么叫胡闹啊。”培训班一位学员不满地对我说,“市政府想着大家的不容易,才好不容易地找了一个让大家放松的机会。你还不领情,你这是什么人呢?你这是。”天哪!这里的干部麻木不仁到了何种程度!既然我是霁鲂市引进的人才,我的良心促使我要做点事,我决定把举行类似这种活动的弊端剖析给霁鲂市的主要领导,剖析给张市长看。

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写了一份材料,要知道我在霁鲂市农业局写材料都是一挥而就,最长的没超过两个小时,从中可见我在写给张市长的材料上花了多大的心思。当然,我花这么大的心思写材料,不仅是“欲为圣明除弊事”,也有个人几分憧憬在里头。我甚至憧憬张市长看见了我的材料,眉头一扬,一声惊叹,不由得拍案大叫:“人才啊,人才。这样的人才不做我的秘书,谁做我的秘书?”材料寄出后,我怀着一颗忐忑的心等啊等,可是我的材料一直石沉大海,等得我的心不再忐忑。

罗小雯说,“做领导的工作当然忙啦,何况是那么大的领导。喂,我突然想,不及时给你回信,是不是领导要考验你的耐心呀。”

“没准真是的,有这种可能,那就请领导考验吧,我有的是耐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必先苦其筋骨,劳其心志呢!

在霁鲂市农业局工作,我发现了农业局存在的许多弊端,譬如说不少干部职工八点上班九点到,翻翻报纸看看报,十点回家烧小灶。我觉得这样很不好,在霁鲂市农业局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惰性的氛围,谈何调动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再譬如说我局的党费收取制度,不是每位党员同志自己积极向党组织缴纳,而是在工资中扣缴。这和收取党费的初衷是相违背的,这样谈何增强党员同志的党性自觉呢?我把这些弊端也写成了一个材料,交给了我们办公室主任老谢,请他审阅后送给赵局长。作为霁鲂市引进的人才,同时又作为霁鲂市农业局的一名党员干部,我既应该为霁鲂市的发展大局出谋划策,也应该为霁鲂市农业局的发展大局出谋划策。

老谢看了我的材料后却很生气,冲着我翻白眼,说:“你真缺德,霁鲂市的工资这么低,你不让大家清闲一点儿,你让大家忙碌起来,你给大家开工资吗。”我的天!说这番话的人竟然坐到了我们局办主任的位子上。

在霁鲂市工作数月,我还知道了我们的张市长是岗位成才的标兵,人家能够一边做着市长一边拿到北美兰桑大学的硕士学位。人的智力就是不一样,我的同学牛左光一边学习一边打工一边踢球,勤勤恳恳了三年,学位证书还没拿到手,假如我把张市长的事迹告诉牛左光,能让牛左光当即晕倒气死。人家张市长这才叫真正的“人才”呢!

我们的办公室主任老谢原本只有高中学历,但现在的履历表上“学历”一栏里,填的也是党校的研究生。只不过老谢没有取得硕士学位,不然老谢和我一样也是“人才”了。

可是老谢却喜欢把自己装成一个人才。我起草的公文,不但每次要过他这道关,而且我精心起草的文字,他还总要在上面勾勾画画,显得学问比我大,比我这个“人才”更“人才”。我写半年总结,我写“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我局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老谢要把“回顾”改成“回首”,等下一篇公文,类似的语境我直接写“回首”,老谢又提笔把我的“回首”改成“回顾”。弄得我在“回顾”与“回首”之间茫然无措。

要想迈步走到正处乃至厅级的位置,我首先要跨越的就是老谢这道前进路上的障碍。我想跨越老谢也不难,首先我要得到赵局长的赏识。在一个单位工作,能得到一把手的赏识很重要。

我们的赵局长很忙,为了霁鲂市的农业发展,成天要往省里或者上海、北京跑,偶尔回一趟局长办公室,门口等着签字的职工排成一大排,普通的职工要想见到局长一面是不容易的。但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大脑。

有一次,局长回来了,老谢到局长的办公室汇报工作。

我们市下面的一个县有稻田闹虫灾,我在汇报材料上写“暴发稻飞虱虫灾”,老谢却把我写的“暴发”改成“爆发”。

我要在局长的面前指出老谢的不足,在局长的面前告诉老谢“爆发”的意思是什么?而“暴发”的意思又是什么?我跑到局长办公室的门口,正要敲门,赵局长却从里面出来了,后面跟着老谢。赵局长诧异地瞟了我一眼。我本想直接找局长,可局长的一眼瞟得我心虚了。我改口说我找谢主任谈谈“爆发”和“暴发”两个词的区别。

赵局长轻松地“哦”了一声,移步往电梯门口走。老谢黑着脸,也往电梯门口走。我抓住这有利的时机,告诉老谢,汇报材料上应写“暴发”稻飞虱虫灾,而不是“爆发”。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意思,“暴发”释为: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②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而“爆发”释为: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如,火山爆发。②通过外部冲突的形式而发生重大变化,例如用革命的手段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③(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战争。

这时候,电梯门开了,老谢也要随赵局长往电梯里走。我拉住他的袖口,告诉他:“爆发”就是“爆发”,“爆发”不同于“暴发”,一个词语,读音相近,意义相近,但用在政府公文中,差之毫厘即贻笑大方,显得我们农业局没有人才似的。

没想到一向和善的赵局长,见我拉住老谢的袖口,忽地拉下脸来,说:“什么乱七八糟的,爆发不爆发的,有什么大不了的,值得大惊小怪吗!你好歹还是燕北大学的高材生,谢主任有急事,你拉住他袖口,给他添乱吗?”

老谢没和我说一句话,只是生气地扯回了自己的衣袖,电梯门立即关上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一天,赵局长从市政府开会回来,把办公室主任老谢和我都叫到他的办公室,拉下脸说:“上次市政府举办的电子政务培训班,别的单位的学员都提交了学习心得,我们农业局的为什么不提交心得呢?”

老谢也拉着脸,问我:“你为什么不提交心得呢?”

我不知道怎么变得心虚了,我嗫嚅着,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老谢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扭头对赵局长说:“局长,他培训回来什么都没跟我说呢。”

赵局长怒气冲冲地对我说:“你不但不提交心得,你还私自给张市长写材料,你给张市长写材料连我这个局长都不知道!”

老谢说:“连我都不知道!”

赵局长拿起一沓材料重重地摔到桌子上,说:“在机关工作,你连这点规矩都不懂?你以为就你是人才?就你是硕士?我们张市长还是北美兰桑大学的硕士呢!”这沓材料在赵局长的办公桌上打了个旋儿,有几张飘到我的脚跟前来。

我把我们单位的一把手得罪了……

我想换一个单位,我不能再在农业局干了。我去找霁鲂市的人事局长,因为我的工作就是他安排的,我要换一个工作也得让他重新给我安排。据说,如果我是副处级以上的干部,霁鲂市的人事局就管不了我了,要归霁鲂市的市委组织部管。

我去找人事局长的时候,局长刚放下电话,见我进来,点上一支烟。听我说了简要的意思,人事局长朝我喷了一口烟,说:“你是人才吗?”

“我当然是人才啦,我是你们通过招才纳贤活动引进来的人才,局长您真是贵人多忘事。”

局长又朝我喷了一口烟,讥讽地说:“既然是人才,你怎么不去北京、上海那样的大城市,你跑我们霁鲂市来添什么乱?”这才几天工夫,人事局长就判若两人。

我一直对我是个人才充满了自信,霁鲂市却认为我并非一个人才,这里面存在着问题。问题肯定不出在我的身上,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两个月后,我铁了心地离开了霁鲂市。

我离开了霁鲂市,而我的故事在霁鲂市才开始登场呢!

第二年,霁鲂市又开始招才纳贤,诱惑人的言辞和开出的筹码让我的一些师弟师妹怦然心动,他们一窝蜂地跑到霁鲂市来。但霁鲂市的人事局长说,燕北大学的学生不能引进,即使引进来了,也留不住。去年引进燕北大学的一个小子,不但眼高手低,银样镴枪头,而且一点规矩都不懂,给我市的组织人事工作带来了不少的被动。

市长对人事局长的说法比较满意,市长指示,引进人才必须从霁鲂市实际出发,选准主攻方向,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在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同时,注意本土人才的培养,促进岗位成才。尤其应以促进岗位成才为重点。都是因为我,害得我那些可怜的师弟师妹一个也没有成为霁鲂市的“人才”。

虽然再过一年,霁鲂市的招才纳贤活动就停止了。但我的故事在霁鲂市还没有结束。听从前霁鲂市农业局的同事说,每当有新员工履职,赵局长教育职工岗位成才时,必以我的事迹为反面教材呢!这个事情,让我听了很不舒服。我决定就名誉权问题和霁鲂市农业局的赵局长打一场官司。

但后来,听说赵局长在教育职工岗位成才时已经不提我的名字了,而只是以“前些年,我们单位来了位燕北大学的高材生”来指代,“燕北大学的高材生”多得很,而且“高材生”这样的代称也很能满足我的虚荣心。我也就放弃了和赵局长打一场官司的想法。

我离开霁鲂市后,回到罗小雯所在的城市。忙忙碌碌了许多年,我的女朋友最终成了我的妻子,只不过罗小雯同志至今还在第三十一人民医院干着护士的工作,她还没有当上护士长。别人常讲生活中的“五子登科”,现在我除了票子外,房子、车子、妻子和儿子都有了。虽然我在机关里,连一个处长都没混上。我的妻子常常不满地告诉我,我压根儿就不是一个人才。可我仍然觉得自己是位人才。人才并不是靠票子和官位来评判的,对不对?

责任编辑:段玉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