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的代表作《白鹿原》,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白鹿原生死的礼仪,并由此折射出白鹿原人对待生死的态度与观念。作者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家族文化以及各色人物的深刻而丰富的描绘,充分而恰切地传达了作家的“生命体验”。小说营造的生活充满了鲜活的灵性和澎湃的激情,历史被赋予了血肉、生命和灵气,生命意识以一种生气贯注灵魂,注入作品和人物的骨髓。
在人类的意识中,生命意识是较早出现的一种。当人类第一次从死亡的惊诧中觉醒之时,人类便开始正视生命繁衍与生命永恒的问题。于是,生殖崇拜作为生命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被人们鲜明地推举出来。同时又以各种自觉与非自觉、理性与非理性的生殖行为与观念,寄托了人类抗拒死亡和追求生命永恒的朴素愿望。
人类生命意识的觉醒始自于对死亡问题的追问,死亡作为个体生命终结的普遍现象,是每一个人不愿面对也不敢面对的既定事实。
据考古资料证明,10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已经模糊地意识到了死亡现象。那时,尼安德特人就开始抚养不能自己生活下去的老人和病人,并且在死者的墓葬中陪葬一些简单的祭品,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悼。这些都说明,尼安德特人已经意识到了死亡的不可避免。
随着人类对死亡愈来愈清晰的认识,人类的内心深处也对死亡产生了莫大的恐惧和惊诧。在远古时期,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以及困乏的物质条件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婴儿的低出生率,成年人的高死亡率,造成了人口低增长率的畸形发展趋势,人类在死亡的威胁中感觉到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自身生存状态的不稳定以及种群的急剧减少,死亡恐惧也便从这时起成为人类挥之不去的梦魇。
诗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死亡意味着生命的否定,意识的否定,人生全部价值的否定,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和终极性使人类恐惧、绝望。因此,人类每当面对生命的受损和消亡,心灵都会受到极大的惊惧和震撼。
生命意识是《白鹿原》一个十分明显而独特的艺术视角。陈忠实在《关于〈白鹿原〉的问答》中说:“创作是作家生命体验和艺术体验的一种展示。”“我的强大压力发自生命本身。”这一创作心理验证了尼采的观点:“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
《白鹿原》通过一系列的叙写和展示,凸显了人的最大悲剧问题——死亡及其对死亡的恐惧。作者以冷峻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无数个由生走向死的历程。秉德老汉死时“赤裸的眼里的活光倏忽隐退,嘴里又发出嗷嗷嗷呜呜呜的叫声……垂死的眼睛放出一股凶光,嘴里的白沫不断涌出……”,田小娥死后“尸体已经完全腐烂,大大小小的蛆虫结成疙瘩,右肩的肩胛骨已被蛆虫嚼透,窝成一堆的头发里也有万千蛆虫在蠕扭撺爬……”这直逼死亡的本真刻画,都指向了人的无法生存与毁灭,生命的消耗与终结。至于人们对田小娥鬼魂的磕头作揖,烧香敬奉,就更显现出白鹿原上人们对瘟疫所带来的死亡的恐惧。于是,在死亡面前的悲哀、惶恐、无奈都使人生带上了悲剧色彩。
诚如陈忠实在《关于〈白鹿原〉与李星的对话》中所言:“所有悲剧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这个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复壮的过程中的必然。这是一个生活演变的过程,也是历史演进的过程。”可见,对死亡的恐惧和绝望并未毁灭生机勃勃的人类世界,而事实上生命在绵延,生活在拓展。
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海德格尔亦有言:“向死而生。”正因为有了死,人才有了逾越死亡界线时的超然之气。也正因为有了死,人才有了轮回不死的心意信仰。面对死亡的威胁,被动的人做出的本能反应是逃避死亡,理性的人则是消解死亡,顺应天道,而能动的人所采取的对策则是承受死亡,战胜恐惧。然而不论人类做出任何的动作,都昭示了人类关注死是留恋生的心理需求,以及由死亡恐惧引发出来的反向张力是人对生命的执着,是人的求生意识。这样由死亡恐惧而派生的对生命的崇拜推动了人类在生存活动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小说中白嘉轩著名的“死人如断轴”的生命哲学,以朴实的话语,体会了生命的真谛,感悟了人类对死亡恐惧的征服和直面死亡的超越。被黑娃打断了腰杆,从死亡的危机里缓活下来的第一句话是“你整天立在炕跟前做啥?该死的话你立在这儿也不顶啥!你该弄啥快弄啥去”。年馑祈水不省人事,醒后的第一句话又是“三哥,你把牲口喂饱了没”。这种顽强的生命意识鼓舞了白鹿原上的人世世代代与自然、灾祸进行着无休止地斗争和理性的抗拒,在波涛汹涌的时代剧变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懈地努力获取生存的必备条件,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