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玉器牙璧之用途说

2013-12-29 00:00:00任妮娜
文史月刊 2013年3期

中国玉器已有7000年的辉煌历史,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由此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在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辽河流域、黄河上下、长江南北,中国玉文化的曙光到处闪耀,最为引人注目。

中国古代玉器中有一种基本器形为近似玉环而周缘斜出旋向相同的三个或多个齿,这种形制奇特的玉器,考古学界现称其为“牙璧”(过去多称为“璿玑”或“璇玑”)。

牙璧是中国史前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截至目前,有明确出土地点的牙璧共44件。根据出土情况可知,牙璧主要集中分布于山东地区和辽东半岛地区。发现牙璧的时代,最早为大汶口文化中期,出土数量最多的集中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时代早期。夏商周三代虽有,但数量骤减,同时分布范围逐渐扩散到陕西、河南等地。东周以后,牙璧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璇玑玉衡”一词出自中国古籍《尚书·舜典》:舜让于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由于记载简略,含意难以理解。

从汉代起,对于璇玑,产生两种不同看法:一主星象说,一主仪器说。司马迁主张璇玑玉衡就是北斗七星。《史记·天官书》上说:“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纬书《春秋运斗枢》更把北斗七星的名称与璇玑玉衡联系起来:“北斗七星第一天枢,第二璇,第三玑,第四权,第五玉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柄),合为斗。居阴布阳,故称北斗。”《晋书·天文志》则把七星中的前四星认作璇玑,后三星为玉衡,与司马迁的主张略有不同。此外,又有北极(北辰)说,伏胜在《尚书大传》中写道:“璇者,还也,玑者几也,微也,其变几微而行动者大,谓之璇玑,是故璇玑谓之北极。”刘向的《说苑》则说:“璇玑谓北辰,勺陈枢星也。”《周髀算经》称北辰皆曰璇玑,而《星经》又有不同的说法:“璇玑者谓北极星也,玉衡者谓北斗九星也。”以上均主星象说。

认为璇玑玉衡是仪器的也大有人在,汉代孔安国说:璇玑玉衡为“正天之器,可运转”,肯定璇玑玉衡为仪器。郑玄说:“运动为玑,持正为衡,以玉为之,视其行度。”这也是指的仪器。更有人主张璇玑玉衡就是浑仪。马融说:“上天之体不可得知,测天之事见于经者,惟玑衡一事。玑衡者,即今之浑仪也。”三国时王蕃说:“浑仪羲和氏旧器,历代相传谓之玑衡。”而北宋的苏颂认为璇玑玉衡是浑仪中的四游仪。英国人李约瑟也认为《尚书》中璇玑玉衡就是天文仪器。

直到现代对于璇玑之用途,学术界也是鸿论蜂起。有人认为仅是简单的装饰品;有人认为是一种神器,至今仍未取得共识。

1977年,考古学者对胶县三里河遗址进行发掘,发现这种玉器出土时多在死者胸部,推断可能是一种衣饰或装饰品。

1983年夏鼐先生发表《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一文,他认为这种玉器源于仰韶文化的三联璧和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玉璧。第二年,在《所谓玉璇玑不会是天文仪器》一文中,他又提出应称这种奇特的玉器为“牙璧”。同时指出其应是玉璧环的一种,其用途可能是带有礼仪或宗教意义的装饰品。这一提法使人们从根本上摆脱了天文仪器的误区。

1988年,曲石先生发表《为璇玑正名》,根据山东海洋司马台遗址出土的璇玑,指出其最初用途也并非作装饰用品,而是一种简单的天象观测用具。

1991年,尤仁德先生在《璿玑新探》一文中同时否定了璿玑和牙璧的说法,将其定名为“日晕形佩”。是一种象征太阳神用以祈雨的日晕形佩饰。

1998年安志敏先生发表《牙璧试析》一文,认为牙璧大体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的玉璧,盛行于龙山文化,延续到商代和西周。并重申了它属于配饰的一种。

2005年,栾丰实先生《牙璧研究》,认为牙璧首先产生于山东和辽东半岛南部,后来主要向西部扩散,年代始于大汶口文化中期。进一步推断其存在装饰、用于祭祀和宗教礼器、其他特殊功用三种功能和用途。

2009年杨伯达先生在《莱夷玉文化板块探析》中,将其称之为玉圆孔边刃三牙器,认为其功用是女巫事神的神器。

2011年田广林先生在《岫岩玉与中国玉文化学术研讨会》上,认为这种特殊玉器属于一种敬事鸟神和太阳神的礼仪重器,属集诸种神威于一身的大神。

对牙璧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的进展。学者们普遍认为应称其为牙璧,但对其用途,现在仍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