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戏剧早在2500年前就非常繁荣,可中国戏剧却直到元代才呈现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让人感觉这繁荣如同天降,其实这个“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繁荣是元代文人们用辛酸的眼泪浇灌出来的。
在元代之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文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到了宋代,在“重文轻武”的国策指导下,文人的地位如日中天。可到了蒙古人占统治地位的元朝,一切都来了个大变样,科举之路让元统治者给封死了不说,而且还按民族把人分为四等,使汉人处于社会的底层;更让文人寒心的是由于元朝统治者对汉民族的儒家文化不屑一顾,又按职业把人分为十个层次,“九儒十丐”,认为文人和乞丐一样是不劳而获,是社会的渣滓。汉人地位低下,文人绝大部分又是汉人,这样一来,文人就又成为汉人中地位最低的人,文人的地位与之前相比真是一落千丈。在这种情况下,元代的文人们要想生存下来真是十分地困难。
环境虽然恶劣,却总是要活命的,文人又是胸怀天下的,不由自主总是要发些忧国忧民的牢骚,怎么办?那只有另辟蹊径了,于是进不了庙堂的文人们不得不放下以前高傲的身段,到勾栏瓦肆中,与这里草根的文化创作者、表演者结合起来,给他们写点东西,一来不至于饿死,二来还总算有了用武之地。比如关汉卿加入了“玉京书会”,并成为领袖;马致远、李时中积极组织了“元贞书会”等等。
文人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从事戏剧创作并以此为生了,可他们骨子里却还是儒家文化,他们的作品表达的仍是正统的价值观,颂扬窦娥、张生、莺莺等这些真善美,鞭笞张驴儿、桃杌、老夫人等这些假恶丑,既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又使元曲在思想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艺术表达上,文字经过“唐诗宋词”等艺术形式近千年的锤炼,在遣词造句上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文人们运用起来已经驾轻就熟,有了这样的功底,文人们在戏剧创作中便佳作不断。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写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元曲中像这样精彩的曲子又何止这一处,元曲已可与唐诗宋词相比肩,成为元代文学的代表。
戏剧不但下层的民众爱看,汉文化程度不高的元朝统治者也爱看,这无异给文人的创作注入了一剂兴奋剂,文人的创作热情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样,元代戏剧不仅剧本质量高,而且数量也空前多,仅留下见于书面记载的作品就有五百余种,从而使元代戏剧真正实现了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