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
作 者:高洪波 等编
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版权输出时间:2011年8月
上榜理由:“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推动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
经典影响人类,必然是从儿童开始的。阅读经典能够让心灵获得与智者甚至大师对话的机会,从而使心灵具备强大、细腻、宽容等优秀品质。儿童文学经典作为儿童文学领域传播高尚价值观的载体,无疑也有这样的功能。《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高洪波和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李东华担当主编,集中展示了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者创作实力的、有望成为新时代经典的一套优秀儿童文学丛书。
该系列图书的体裁多样、语言生动、题材广泛,涉及青少年生活和学习等诸多方面。编者希望通过这种比较全面的集结式出版来更好地展示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的中国特质和中国气象,同时也希望通过这套书打造出我们中国堪与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比肩的奖项。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致力于出版不同时期获奖作家的精品力作,不仅能够集中展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的面貌,而且为中国儿童文学展开国际对话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平台,将从实质上推动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工作的开展。
通过这样一套丛书,读者可以认识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一些中国特质和中国气象;国外儿童文学界也可以通过这套丛书,了解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的成就,从而重新认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的生态和面貌。2011年,该系列图书版权输出到美国,并获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资助。
《北海恋人》
作 者:千寻千寻 著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输出时间:2011年10月
上榜理由:全媒体出版,海外同步发行
正如《消失的地平线》一书让人们认识了香格里拉,从而为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带来了商机,《北海恋人》也是一部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西部风光、东南亚风情,展现出的是中国最南端滨海城市北海的另一番别致之景。
该书开创了城市与图书双向互动、借力宣传的营销模式。《北海恋人》的创作历时3年,千寻千寻曾四度来到北海、南宁等地实地采风,作者对新书的构思与广西人民出版社“打造一本书宣传北部湾”的构想不谋而合,这就有了《北海恋人》的诞生。书中的浪漫情节让读者对北海的自然景观产生无限憧憬 ,产生要到实景地体会一番的心情,为北部湾城市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反之,通过城市文化发展和旅游、影视剧的影响力来反向营销宣传该书,也使很多人因为喜欢上这座城市或影视剧作品而喜欢上这本书。
该书还采取全媒体出版运营的模式,上市之初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全新首发,首发第三天阅读点击量达到30多万次。与此同时,《北海恋人》实现了与越南的同步出版。2011年10月,“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首次植入“中国—东盟”博览会。会上,广西人民出版社与越南红德出版社签署了《北海恋人》的越南语版权协议。据出版方透露,《北海恋人》同名电视连续剧也将于2013年3月开拍。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作 者:葛兆光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版权输出时间:2011年9月
上榜理由: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的方法论问题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是葛兆光教授系统梳理“中国”概念、体现家国关怀的一部力作。
中国、亚洲、世界,认同、疆域与国家,这些概念近年来在学术和非学术的讨论中,都是相当热门的话题,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西方关于民族国家以及全球化和区域研究等话题在中国的回响。葛兆光教授针对西方理论观念的挑战,针对近代日本“亚洲主义”论述去中国化的企图,从中国学者立场,以深厚的学术修养为基础,做出理性而有力的回应。书中的论述能够令人信服,不仅是因为有明确的立场和情感,而且更是因为有充实的文献和史料,有严密的逻辑和清晰的思路,有问题意识和把握学术动向的敏感,有理性的分析和论述。
葛兆光教授在《自序》中开宗明义指出,这本书围绕的是“世界”“东亚”与“中国”,“学术”与“政治”,“认同”与“拒斥”,“国别史”与“区域史”这样一些大问题,而全书的基本宗旨,则是讨论“应当如何既恪守中国立场,又超越中国局限,在世界或亚洲的背景中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是近期学术界讨论中国与世界问题的重要研究著作。该书在研究视野上体现了多维性,在研究范式上体现了多元性。
《宅兹中国》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和国际的学术界都引起了重大反响,对重大学术问题的探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书已输出韩、日、英版权。
《中药质量现代分析技术·中国药典一部参考手册》
作 者:王书芳 钱忠直 主编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版权输出时间:2011年11月
上榜理由:用实践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加快中医药产业国际化
这是首部与最新版中国药典相配套的中药现代分析技术参考书,是一部提升中药质量标准服务的实用性技术手册,也是一部具有前沿性、先进性、实用性且内容较完备的中药分析技术工具书。此书的出版将对我国提升中药质量标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广大中医药研究者、药品质量检验工作者和制药企业技术人员有很高的查阅参考价值。
该书已经与美国Water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公司签订外文版权输出协议,版税收入15万美元,创近年来中国版权对外输出的最高版税纪录,特别是在学术出版领域,实属首创。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中药质量标准和中药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必须大力发展中药质量现代分析技术。为此,浙江大学出版社组织国内实力强大的学术团队,进行大制作,针对最新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依据国内外在中药化学及中药分析技术方面的最新发展成果,编纂了《中药质量现代分析技术·中国药典一部参考手册》,不仅收集了与药典收载品种相关的各类仪器分析方法,还包括其化学成分的结构图、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等,试图提供一部为提升中药质量标准配套服务的实用性技术手册,旨在向全国乃至向全世界展示中药的标准化和分析技术的不断创新。该书主要作者均为该领域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专家。
《中国原创图画书》
作 者:高洪波 主编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俄文版权输出时间:2011年
上榜理由:中国近百年儿童文学原创佳作的集大成者
“中国原创图画书”可以说是中国近百年儿童文学原创佳作的集大成者。该系列图书收录了幼儿文学百年来的“百部佳作、百位名家、百种绘画”,覆盖文学和科学两大领域,总规模达110种。110册精选原创图书囊括了自民国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奠基之作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历史时期的优秀代表作品,是近一个世纪中国儿童文学代表作品和创作人物的完整记录。
该系列体裁包括适宜儿童阅读的童话、诗歌、散文等各类形式,内容更涉及人文、自然和科学等广泛领域。除在内容、体裁方面吸纳精品佳作外,更是精选了全国老中青近百位优秀画家参与插图创作,为可爱的故事配上了美丽的外衣。大量精美别致、个性彰显、风格独特、原汁原味的中国原创插图,使该系列图书的品相既充满时尚美感,又不失传统风范,致使该书在选题立项阶段就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认为国家“十二五”图书规划项目。该书一经出版即受到业内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媒体纷纷予以宣传报道,使得该书推出后立即受到国际和地区版权商的青睐。目前版权已经输出到中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和俄罗斯。
“中国原创图画书”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主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教育部全国语文教材委员会委员金波任总顾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选编。品质好、规模大,是不可多得的原创绘本代表作。
《中国开放30年:增长、结构与体制变迁》
作 者:江小娟 主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版权输出时间:2011年12月
上榜理由:一部全景描述和理论分析中国对外开放30年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优秀著作
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对外开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所谓“中国模式”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走开放式的发展道路,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中国开放30年》努力展现出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之间多方面的良性互动关系。
《中国开放30年:增长、结构与体制变迁》是中国国内出版的全景描述和理论分析中国对外开放30年的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优秀著作。这本书首先对中国对外开放30年波澜壮阔、成就卓著的历程进行全景式描述和分析,接着分别就对外贸易、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对本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体制改革等方面来阐述开放所带来的各种利益,然后运用经济学理论,如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专门以农业、汽车、金融等三个领域开放促改革的经历来综合分析开放的路径、成就与经验教训,最后从经济全球化最新趋势和开放新目标等方面对未来的开放做出展望。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深刻洞察中国特色对外开放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对中国对外开放的渐进式特点有所了解。
《中国开放30年》是人民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的精品力作之一,该书由著名经济学家江小涓统稿编撰,易纲等多位著名经济学家担任分卷作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针对性。2012年4月,人民出版社与圣智学习出版社在伦敦国际书展上联手举办了《中国开放30年》英文版首发式,取得了巨大反响,为向西方社会正面介绍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情况作出了良好示范。
《腰门》
作 者:彭学军 著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日文版权输出时间:2011年9月
上榜理由:典型的成长小说,鲜明的地域风格
《腰门》是一个女孩的自述:6岁的小沙吉寄养在湘西小城温婉善良的云婆婆家,随着腰门的开合,她一天天长大,认识了很多人,也经历了很多事,直到13岁离开。小说用浸润着浓郁生活汁液的鲜活情节和动人细节,呈现了社会转型期一个普通女孩的特殊生活遭际和惊心动魄的成长历程。
该书是青年儿童文学女作家彭学军近年来的又一儿童文学力作,描绘了一个小女孩的童年生活,文字清新幽静,意象深远绵长,展示了作家对文化的尝试概括与表现的能力。作家巧妙地将生命的成长与社会的变迁结合起来,使这部成长小说超越了一般的成长叙述,暗含着成长小说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成长,也是社会与时代成长的深深哲理,对启发青少年的心智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书鲜明的地域风格和优美的诗性语言,代表着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的较高水准。作为一本滋养儿童心灵、提升儿童精神境界的优秀儿童文学图书,《腰门》以其具有本土特色的优质内容吸引了国外出版方的注意。《腰门》已输出版权或已出版的国家有:韩文版权——由大韩教科书株式会社(现名未来文化集团)购买,2008年10月签订合同,2010年出版,书名为《再见,我的童年时光》; 欧盟国家全语种版权——由法国Editions Philippe Picquier 购买,2010年2月签订合同;日文版权——由日本株式会社白杨社购买,2011年9月签订合同。
《吃的真相2》
作 者:云无心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版权输出时间:2011年9月
上榜理由:具有权威实验结果和科学数据支撑的科普饮食读物
《吃的真相2》被众多读者赞为“从来没人把科学写得如此好看”,不仅如此,该书更具有其他大众饮食健康书所不具备的权威实验结果和科学数据的有力支撑。对于有争议性的食品营养和安全问题,作者并不像很多“权威”那样提出“能吃”或“不能吃”,而是“尽可能全面地介绍这种食物在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国际上权威性高的几个机构对它的意见”,将食品的益与害,还有未知风险都告诉大众,破除大众的偏见和误解,让大众自己理性比较和选择。
《吃的真相2》普及食品安全常识,解读当前大众最关心、最担心的饮食营养和安全疑问,澄清流言,戳穿炒作与虚假宣传,让大众在吃喝这件事上获得全新的认识,继而吃得科学,吃得放心。这本书的作者不仅传授健康知识,更普及科学精神,着重帮助公众树立科学的饮食观念,帮助大众应对不同时期产生的形形色色健康饮食流言。作者云无心是美国排名前三的食品专业——普度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的博士,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也是著名公益组织科学松鼠会最具人气的科普作家,专业背景权威。
2012年年初,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媒体进行的图书评选中,该书被评为2011年“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在2012年由国家图书馆策划组织的第七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中获推荐图书奖;该书还获得了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几十家权威媒体的推荐。
《吃的真相2》一书的繁体字版权输出到台湾达观出版事业有限公司,日前已在台湾地区出版上市。该书一经出版,便登上台湾地区人气图书Top20排行榜,引起巨大反响。《吃的真相2》也逐渐晋升为台湾地区的新文化符号。
《福布斯写给未来精英》
作 者:(美)福布斯 著
全春阳 王少凯 关健 译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上榜理由:“福布斯式”商业富豪幸福观的经典代表作
福布斯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几乎所有的麻烦都是由于钱太多或钱太少引起的。”针对未来社会精英,他写有很多“黄金箴言”,比如“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无论你有多聪明。成功不可能突然而至。成功是百万次思想和行动后得来的,是经历了百万次徒劳无功的努力,百万次实验后的最终结果。”他认为市场永远都存在,他说:“在我们这一代,有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的致富途径,而且明天会有更多的机会,只要你能知道如何找到它们并且成功地利用它们。”同时他也看到一些时代的变化造成的领导变化,“对于那些身居要职的人,人们对他们领导才能的评价越来越倾向于他们激励、培养和发展别人成为巨头的能力上。事实上,这项能力是检验的最高标准。”
《福布斯写给未来精英》是福布斯写给未来精英的一本书,此书根据福布斯出版社英文版原版1927年首版书翻译,到现在为止已经再版达118次,有29种语言版本,被誉为“福布斯式”商业富豪幸福观的经典代表作。 本书诞生已经80多年了,但是许多观点放在今天并不过时,而且依然是很正确、很超前的观点。比如“财富属于那些满足大众品位的人”“品牌比固定资产更有价值”“用合作取代竞争”等,对于老板福布斯说要“抛弃工作表,讲效率也要讲人性”“要人性化,不要机械化”,再忙也要“日程表上留出思考的时间”,同时提醒他们“不要让工作成为人生毒药”。针对老板的专权,福布斯建议“在日常事务上,给予下属权力”,同时告诉老板涨工资就能留住人才是误区,因为“激励比涨工资更重要”。他同时在书中写了如何“挑选既有眼力又有能力的人做主管”。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 者:(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杨玲 译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上榜理由:可与《百年孤独》齐名的一部伟大爱情小说
《霍乱时期的爱情》与《百年孤独》共同形成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生命中的两座高峰。如果说《百年孤独》从一个广阔的纵切面写尽了人的孤独与沧桑,《霍乱时期的爱情》则从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交点写尽了人与人的孤独与沧桑。这部伟大的杰作一经出版,立刻引起全球的阅读热潮,它以“比《百年孤独》高出150倍的首印量”创造了彼时纯文学出版的奇迹。由于作品的亲和力与深度,由于受到亿万读者的热烈喜欢,它因而被《纽约时报》等媒体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不仅如此,《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出版还从几个方面打破了所谓诺贝尔文学奖的“魔咒”:一是这个地球上最伟大的文学奖通常授给那些已经江郎才尽的老人;二是即使是该奖颁给才还未尽的年轻作家,但该作家一定会因为这个奖而无法再写出伟大的作品。马尔克斯将这两个所谓的魔咒击得粉碎:第一,他获奖时五十五岁,在诺奖得主中诚只能算是“年轻人”;第二,他在获奖之前,就有着其他诺奖得主鲜少经历的名气和光荣,就像早就获得过第一座诺贝尔文学奖一样;第三,他在获奖之后很洒脱地写了一部可与《百年孤独》齐名的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
这部伟大的杰作出版之后,迅速被正式授权翻译成世界Sr0Hdbiy4s3n0VCMnHaDFceGl39YVr/0qpJPb+O+UJ4=上所有重要语言——除了汉语。由于历史的原因,由于文化的沟堑,马尔克斯始终拒绝授出这部伟大作品的中文版权。直到2011年,经过新经典与南海出版公司近十年的艰苦努力,向马尔克斯及其版权代理人表达了足够的出版诚意和出版信心,中国终于正式获得《霍乱时期的爱情》最后一个重要语种的出版授权。《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文版于2012年秋隆重出版。图书出版之后,迅速登上国内所有虚构类畅销榜前列(或榜首),并持续至今。作品以精准的翻译、良好的品相、恰当的诠释和适度的营销,成为2012年最有影响的图书之一。
《中国——新长征》
作 者:青岛出版集团 澳大利亚威尔顿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4月
版权输出时间:2011年6月(与国外合作出版)
上榜理由:运用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带给世界一次不同寻常的“中国之旅”
2012年10月18日,《中国——新长征》澳大利亚首发仪式在悉尼举行,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和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为该书首发揭幕,他们在致辞时指出,双方合作的这个文化项目,是中澳建交四十年来两国文化合作不断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中国—新长征》是青岛出版集团“文化走出去”的一项重大成果。
《中国——新长征》大型画册,以“长征”为切入点,组织国内外记者和摄影师重返长征路,记录和报道以改革开放为起点的中国新长征。该画册用图片、文字及数字出版等多种形式向全世界介绍当年长征沿途地区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文化建设、环境改造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新长征》英文版自2012年4月在伦敦全球首发后,海外市场销量业已突破2万册。
《中国——新长征》一改“由中国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一传统编写模式,而是运用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带给世界一次不同寻常的“中国之旅”。项目创作团队中,外国成员占据绝对主力,项目总策划为澳大利亚传媒巨子凯文·威尔顿,文字作者为国际资深时政新闻记者安东尼·保罗,15名摄影师队伍中,包括理查德·迈克劳伦、利奥·迈耶等5名外籍摄影师。
在版权输出模式上,《中国——新长征》打破版权输出的传统模式,用“中方投资—外方编写—中方出版—外方全球发行”的全新出版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中外双方的资源优势。在“新长征”的创作过程中,制作团队运用最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融入一本书中,并对拍摄资源进行深度运用,延伸出My China,Undiscoverded China等优秀选题。同时中澳双方将于近期在悉尼注册一家出版公司,专项运作各类“走出去”出版文化项目。
《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
作 者:张颐武等 主编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版权输出时间:2012年4月
上榜理由: 代表中国当下文学发展新状况,真正的关于当代中国的选题
在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现代名家作品为绝对主流的中国文学版权输出中,很难看到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身影,“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丛书的版权输出在这种背景下就显得意义重大。2012年4月英国伦敦书展期间,外文出版社与奥地利维也纳孔子学院签署“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德文版合作出版协议。
“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代表了中国当下文学发展的最新状况,也反映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全球化时代里剧变中的中国面貌,通过文学形象反映了新时期中国民众的生活与情感,是当今欧美国家读者真正想了解的中国的真实状况,亦是真正的关于当代中国的选题。丛书共计8卷,共收录了161部作品,如铁凝的《永远有多远》、池莉的《一夜盛开如玫瑰》、方方的《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盛可以的《手术》等。
丛书尽可能地选择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文学风格的作品,丛书设计的结构是“书库”下设“辑”,每辑可包含数量不等的卷本。文库和辑是开放式的,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地往文库里添加辑和往辑里添加卷。这样,既可以按一种文学种类先行操作,也可以几种文学种类并行操作,最终能达到一定规模,客观全面地反映中国当代文学风貌。
“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兼具文学性和社会性,弘扬了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可堪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先行者。该丛书此前已完成英文、西文、土耳其文的版权输出,德文版的版权输出推动了外文出版社多语种图书版权输出“走出去”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德文版于2012年7月在“中国图书推广计划”(CBI)中,获得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资助项目,获资助费260万元。
《中华民族》
作 者:张海洋 主编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英文版出版时间:2012年4月
上榜理由: 中英合作出版,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
《中华民族》一书以独特的视角深入详尽地展示了当今世界一个极其重要却又极易被忽视的课题,即现代中国民族意识和民族多样性的历史发展。
该书62位作者通过全面精当的梳理阐释,全方位呈现了56个民族文化的独有品格,将中华各民族五千年的融合交汇娓娓道来,纵横开阔,力贯古今。它以较高的学术水准、严谨的客观描述,同时力求以普及知识的姿态,致力于让中外各国读者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与现状,并从更深层的文化意义上去把握民族文化中始终在生成和发展的本质内容。在承继中华文化根基、挖掘中华文化底蕴的同时,呈现出中华各民族互敬互爱、共存共荣的古今风貌,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尊重。同时,该书中大量精美的插图为这本书增色不少。
《中华民族》是一项多语种、多媒体出版工程,已被列入“十二五”重点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其数字版同步出版。该书在2012年伦敦书展上举行了盛大的全球首发式暨国际专家研讨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对译林出版社创新性地实现中英合作出版、共同组稿的做法表示肯定。其他国内外嘉宾也高度肯定了该书的重大意义及中英合作出版的示范性作用。该书不仅对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尊重;同时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强化了中华文化认同感,为国内外青少年提供了优质的文化熏陶与引导。
《中华文明史》
作 者:袁行霈等 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英文版出版时间:2012年4月
上榜理由:一部完全根植于中华文化背景的学术图书
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作为“市场聚焦”主宾国精彩亮相。北京大学出版社与剑桥大学出版社于书展首日联合推出《中华文明史》英文版,成为书展上的一大亮点。
《中华文明史》蕴含着中国优秀的思想文化,在获得国内学术界认可的同时,也吸引了海外学者的关注。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康达维(David R. Knechtges)先生对《中华文明史》评价甚高,认为若能将其翻译成英文在国外流传,必能有助于西方世界加深了解中国文化。
《中华文明史》是“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撰写、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袁行霈先生主持编写工作。本书是一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著作,凸显文明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这一观点,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展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做出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
《中华文明史》英文版是CBI“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的首批入选项目。剑桥大学出版社启动“剑桥中国文库”之时即将本书纳入其中,目前是“文库”最先出版的重要著作。
《中华文明史》全套共四卷本,总计1840页,约172万字,这样一套规模巨大、内容严肃的学术著作,全部由海外著名汉学家完成英文翻译,并通过世界顶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的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在我国出版史上从无先例,堪称一项重大突破。
《历史的历史:从远古到20世纪的历史书写》
作 者:(英)约翰·布罗 著,黄煜文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上榜理由:一部气势恢宏的史学史巨著,一部关于各种历史的历史
这是一部关于各种历史的历史,包含了西方2500年文明里的史家和历史作品,都可以在本书里综览,读者可以看到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李维、塔西佗、比德、弗罗瓦萨尔、克拉伦登、吉本、麦考莱、米什莱、普雷斯科特、帕克曼等西方史学长河里的明星。作者说:对许多史家来说,历史是一项有闲方能从事的技艺,往往需要皓首穷经,并不是每一件历史作品都能为现代读者所理解。我们可以合理假定绝大多数读者从未读过本书讨论的许多或绝大多数的历史作品;事实上,本书的存在,有部分理由正是为此。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试着将阅读这些历史的经验与趣味传达给读者。作者试图恰如其分地在本书表现出一种五花八门、多层次与多调性的浓厚历史叙事的可能形貌。
在这部气势恢宏的史学史巨著中,作者把史学放在文明和社会的框架里来叙述,以饶富文学趣味的精彩笔调详析史家及其作品,告诉我们史家如何选择、讲述、研究和评断历史,使希腊到今日的史家作品再次恢复生气,向读者诉说着不同种类“历史”诞生及衰落的“历史”,点出“历史”的核心问题:史家如何处理自身经验和时代问题。
对于想一窥史学奥秘的读者而言,这是一部深具收藏价值的史学史导读。本书也希望改变我们对历史的看法,它驱除了历久不散的迷思。书中提及史家对自身时代与文明的看法,其观点不仅出人意表,也令人耳目一新。
《西方日本研究丛书》
作 者:刘东 主编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该套书共8册,前5册2011年7月出版,后3册2012年7月出版
上榜理由:提供了一个完整、冷静、客观审视日本的视角
我国迄今所出的有关日本方面的图书已算不少,但相对于日本对中国的研究及了解,则完全处于不对称的关系。从学术的角度讲,迄今为止日本的中国研究成果,值得我国学者好好“反输”和借鉴。江苏人民出版社组织出版的“西方日本研究丛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审视日本的完整、丰富、冷静的视角,有助于读者更加清醒地领略和把握中日关系。
本套丛书的意义在于,随着国力的上升和民族自信的增强,中华民族终于成长到了这样一个时刻,它在整个国际格局中所享有的内外条件,使之已经不仅可以向其国民提供更为多元和广角的图书内容,还可以向他们提供足以沉着阅读和平心思考这些图书的环境。此时,日本这个曾在激烈生存竞争中对我国造成极大伤害的强邻,究竟在其充满曲折与陷阱的发展道路上,经历了哪些契机与选择、成功与失败、苦痛与狂喜、收益与教训,已足以被中国纳入其自身的知识储备。而借助于这样的知识,中国可以既深入更开阔的历史长时段,又潜回充满变幻偶因的具体历史关口,去逐渐建立起全面、平衡、合理与弹性的日本观,在今后同样充满类似机遇的发展道路上,既防范邻邦曾有的失足,又效仿其已有的成功。
《汉字文化》
作 者:韩鉴堂 编著
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版权输出时间:2012年4月
上榜理由:精辟解析汉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推动对外汉字文化教学的发展
2012年,伦敦书展主宾国期间,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北语社”)出版的《汉字文化》一书经过与韩方出版社亦乐图书近一年的协商终于落实了版权合作的协议。
《汉字文化》对汉字文化基础知识进行了形象性的介绍,汉字的起源、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的构造、汉字的认识与使用、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艺术等知识与丰富的图片、拓片相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不仅可以让国内读者了解汉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对外汉字文化教学的教材,适合具有一定汉语学习基础的外国学习者使用。作者韩鉴堂先生不仅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卓有成就,其版画作品曾三次入选天津市美术作品展览,画像砖拓片作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汉字文化》自老版出版后就一直广受各国版权经理人的关注,尤其是周边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与韩国。2011年新版推出,在多番考察与权衡之下,北语社最终选择了更有文化底蕴并独具特色的韩国亦乐出版公司。如何让韩国读者更好地接受并喜爱这本书?在文本文档、图片文档的提供上,北语社下足了功夫,保证每一张汉字的拓片都原汁原味。除了纸质书以外,2013年北语社还将继续协商如何通过版权立体化合作在线上推广《汉字文化》,计划将推出APP程序与纸质书捆绑销售。这将更加符合年轻读者的消费习惯,增加销量与版税,使得版权输出产品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法治与宗教:国内、国际和比较法的视角》
作 者:(美)小 W.科尔.德拉姆,布雷特.G.沙夫斯 著,隋嘉滨等 译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7月
上榜理由:通过国际与比较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宗教和法律的新范式
《法治与宗教:国内、国际和比较法的视角》(以下称《法治与宗教》)为国内学者研究法治与宗教提供了一本必读书、入门书,无法不读的教科书以及旨在该领域做更深入研究的指导书。
本书向读者呈现了多种宗教观点,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人们认为世界正在经历着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这一论断,尤其是对伊斯兰教所持有的担忧,本书花费较多篇幅连续讨论伊斯兰教问题,几乎每一章都包含了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一些问题的看法,让读者更多地理解和判别伊斯兰教,以及理性看待伊斯兰教的恐怖主义问题。
本书使用了一半的篇幅来讨论各种宗教的判例。这些案例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大多数是首次知悉。正如作者所言,这些判例“精挑细选”“排除了至少在看来不吸引人的案例,在宗教自由法律中很多扣人心弦、令人心碎、令人愤慨的案例”。那些重要的、富有里程碑意义的、引人注目的事例才进入作者的视野。阅读本书,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的苦心,案例丰富,但每一个案例都意义非凡,展现了宗教与法律之间的缠绕、挑战与博弈以及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书在美国的出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美国高校法律专业学生的教科书,本书中译本的出版,一经问世,即赢得了读者的好评。
《语言与教育百科全书》(第2版)
作 者:(美)霍恩伯格 总主编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2月
上榜理由:一部体现语言与教育领域国际化研究视野的权威工具书
语言与教育关系国计民生,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为弥补我国学术文献在这一领域的不足,促进我国语言和教育领域的发展与繁荣,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从国际知名出版公司Springer引进出版了《语言与教育百科全书》(第2版),以飨读者。
《语言与教育百科全书》(第2版)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院Nancy Hornberger博士任总主编,Hornberger博士在人类语言学、教育语言学与教育政策研究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整套百科全书共10卷,紧扣语言与教育的主题,在这一总主题下,分为10个专题,每个专题为一卷,共收录近300篇结构相似、最具前沿性的优秀学术论文,呈现这一领域重要的研究成果和丰富文献。每卷都有引论,由该卷主编撰写,每一卷的文章都约请专家进行审阅,每卷最后附有主题索引、人名索引和其他各卷的目录索引,方便读者查阅。相比1997年推出的第1版,第2版进一步拓展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新增了“语言社会化”和“语言生态学”两个专题。全书在探讨语言政策、识字教育、语言习得、双语教育、语言知识、语言测试及研究方法等持续性热点的同时,剖析了语言与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新热点,致力于展现该领域学科知识的深度、跨学科视角的广度以及作者语言和背景的多样性、差异性。
纵览全书,第2版汇集了来自全球41个国家250余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真正体现了语言与教育领域的国际化研究视野。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桂诗春教授盛赞该套百科全书的引进对拓宽我们的视野、开通我们的思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戴炜栋教授认为,全书充分体现出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契合,为语言与教育研究提供了多维视角和丰富资料。
《营销管理》(全球版,第14版)
作 者: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4月
上榜理由:一部影响世界40多年的经典教科书和营销指南
1962—1967年,科特勒教授用5年时间完成了一部影响世界40多年的巨著——《营销管理》。它首先受到美国众多高校的欢迎,后逐步流行于美国的企业界,继而冲出美国走向世界。这部“营销圣经”最先被芝加哥大学用做市场营销课程教材,现已成为世界公认的营销课程教材,广泛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自2012年4月出版以来,累计销量已达4万册之多。
科特勒被美国营销协会推选为营销思想界第一领袖,各界颁发给他的营销奖项不计其数。科特勒的首要贡献在于“把营销原理引入企业管理的最前线”,并始终依据时代的变迁来修正他的观点和思想,永久保持这部巨著的新鲜度。《营销管理》被《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评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50本企管图书之一。它是目前全球各商学院研究生使用最广泛的教科书,被翻译成25种语言。几乎每位MBA学员都研读过这部经典著作,无不从中深受裨益。不管是资深学者,还是研究营销理论的新人;上至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下至普通的一线销售人员,科特勒的《营销管理》都是一部经典的教科书和营销指南。
第14版图书在如下几方面作了重要更新:充分体现营销环境的重大变化,借此强调本书的重要主题:新的营销现实使得营销者奉行更加全方位的营销观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近一半的专栏内容为最新编撰:多为真实公司资料,覆盖了各种产品、服务和市场,生动阐释了各章的主要概念和内容;各章末新增两个“卓越营销案例”,突出展现市场领先企业在营销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