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身以戒怒为本

2013-12-29 00:00:00王延群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3年4期

清朝名臣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军后,军务之暇,悟出许多为人处世和修身养性的诀窍。他把这些感悟归之为“八本”,即:“读书以训诂为本,作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身以戒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养身以戒怒为本”,就是说,凡事都要心平气和地对待,不要动辄发脾气,否则不仅伤身,也伤感情,对养生十分不利。这是曾国藩的养身之道,也是千百年来无数人的养生实践经验的总结。

恼怒,佛教上叫做起嗔心。佛教里把“贪、痴、嗔”视为“三毒”,而“嗔”的危害最大。

佛陀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又说:“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

可见,无法控制嗔怒,就很可能招来弥天大祸。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许多时候是十分重要的。

古人在谈养生时,把戒大怒作为“三戒”(戒大怒、戒大欲、戒大醉)之首。《黄帝内经》中就有“怒伤肝”的告诫,说明大怒是修身和养生的大敌。《淮南子·本经》中也说:“人之性,怒则血充,血充则气激,气激则发怒,发怒则有所释憾矣。”这个释憾,则是损性亏本的遗憾。

《老老恒言》中说:“人借气以充身,怒气一发,由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孙思邈在《摄生咏》中说:“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虚心易役,气弱病相因。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夜寝鸣雷鼓,晨兴漱玉津。妖神难犯已,精气自全身。若要无百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言命,修行本在人。时时遵此理,平地可朝真。”可谓是谆谆教诲,语重心长。

心理学认为,怒是一种富于冲动性的情绪。人发怒时,血压升高,心理紧张。形于外,犹如决堤洪水,大有摧枯拉朽之势;蓄于内,自损身心,轻者影响健康,神经罹疾,重者殒身。

因气殒身的典型是《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这位“文武筹略,雄姿英发”的一代天骄,只因气短,好生气发怒,被诸葛亮连气三遭,吐血殒命。人生气时,生理上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功能失调,肝气横逆上升,气血上涌,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引起脑血管破裂而猝死。

欲养生就要警戒和除去恼怒,我们很多人在道理上很明白,但很多时候,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工作或生活上有压力、心情烦躁、伤及“面子”等时候,情绪总是容易失控,而事后又常感到后悔。人能在恼怒时,旋即戒除,化为平静,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气质修养是极难办到的。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严,其待人也宽,视温、良、恭、俭、让为人际交往的共同准则,不会因一桩小事就动肝火。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连自己不被人理解,尚无愠怒之色,这显然是很高的修养了。儒家告诫人要“忍”,忍是克制的意思。荀子说:“行忍情性,然后能修。”把忍让克制自己的情绪,当作一种内在的修养,这是很有道理的。因此,欲要养怡自己的身心,必先品行上有德,学识上有诣,宽厚待人,谦逊处世,才会在遇着恼怒之事时,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戒除掉伤身的肝火,让了别人,养了自己。有时心里不舒畅的时候,不如换个环境,或者转移一下注意力,比如跟朋友聊聊天,听听音乐,散散步,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尽量回避那些令自己不快甚至恼怒的事情,同样可以起到“戒恼怒”的目的。

特别是人到老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思想上、生活上、习惯上和人际关系上,都会产生一时性的不适应,遇强刺激时容易发怒;另一方面,人到老年,体质衰退,最经不起折腾。所以,老年人尤其要“戒恼怒”。曹孟德在《龟虽寿》诗中说:“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老年朋友希望自己生活得自在些,舒心些,烦恼少一些,一定要加强自己性情的修养,学会静心养怡,戒恼戒怒,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心态环境,达观的心理空间。如此,岂不心康体泰福以永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