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钱学明说我国养老服务业面临三个问题:
1.养老院模式有违中国传统文化。因为我国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家庭养老。这个传统是老年人对亲情的渴望,对家庭环境的眷恋,更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主要诉求。传统价值观认为,让老年人去住养老院是子女不孝顺,不仅老人有被抛弃感觉,子女也背负沉重的思想压力,面临社会舆论指责。
2.布局与需求脱节。由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不合理,养老机构独立发展,以孤岛型居多,甚至是远离老人熟悉的家庭及社区环境,老年人入住之后缺少来自家庭、亲人、朋友的精神慰籍,极易产生孤独感及冷漠感,严重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与身心健康。据他调查得知,京、沪等大城市,60%的老年人居住在城区,但60%的养老床位分布在郊区,这种偏差导致郊区养老床位大量闲置。
3.收费标准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主要是政府财政对老年事业支持不足,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的能力有限,养老机构的发展缓慢,规模小,很难形成规模效益,价格普遍偏高,服务水平与养老需求差距较大,养老机构面临“穷人进不来、富人不爱进”的尴尬局面。
总之,我国老龄事业面临严峻挑战,首当其冲就是居家养老服务缺位。而作为公共服务的主体,政府有责任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督促检查等方面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钱学明提出“四菜一汤”的社区养老解决办法,就是在住宅小区开发中,统筹布局建设社区公共服务核心区、深度医护区、老年公寓区、小户型住宅区、大户型住宅区(后面4区即“四菜”),同时配套相应服务设施,为小区居民及老年人提供购物、生活、照料、护理、医疗、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全面而专业的养老公共服务及其他服务(此为 “一汤”)。
这种“四菜一汤”式的小区把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整合在一个小区里面,扬长避短,老年人与儿孙辈可以同在一个小区,不用离开小区熟悉的环境,而服务却能送进小区甚至送到家庭。
我们认为,居家养老服务属于新生事物,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可拓展的空间很大。建议政府对居家养老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不断发展的服务需求,将群体性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物质服务与精神服务、传统服务方式与现代手段等有机结合起来,查缺补漏,创新出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位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新项目,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全面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