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筹资决策的纳税筹划有利于企业进行最佳筹资组合, 合理安排财务结构, 规避财务风险。本文对企业筹资税收筹划进行了动因和条件分析,还阐述了税收筹划的具体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筹资;税收筹划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3-0067-02
在企业的筹资行为中,不同的筹资行为和方案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企业带来不同的税收征缴的效果。因此, 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时, 应比较筹资收益和财务风险, 权衡利弊得失, 作出正确抉择。
1 企业筹资税收筹划的动因和条件分析
1.1 企业筹资税收筹划的动因分析
企业经营的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税收筹划作为一项企业经营活动,同样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为降低筹资成本,企业需要将向税收筹划方向转移。税收筹划作为企业理财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的税收筹划有利于规范企业的运行,保证企业筹资活动健康有序进行,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
1.2 企业筹资税收筹划的条件分析
企业筹资活动的税收筹划源自于筹资方式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资金来源方面, 更重要的是资金筹集成本的差异。筹资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筹资成本的差异化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广泛空间。另外,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减轻企业融资压力,国家和部分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企业在筹资税收筹划中提供了方向和操作条件。
2 企业筹资活动中税收筹划的具体内容
2.1 企业权益筹资的税收筹划
一是,我们在对企业留存收益的筹资进行筹划。在目前我国税法的规定之中,除去机会成本的因素以外,企业留存收益的资金成本还是很低。但是在税负角度上来讲,企业留存收益是企业税后的利润的一部分,所以企业留存收益的税收标准一般较高。面对这样的问题,企业在留存收益过大的时候,资金成本会很大,企业的节税的手段和效果还不是那么合理。企业留存收益属企业股东所有,我国税收法律规定,企业税收后利润要提取相应比例的公积金和公益金,其余利润要通过股东大会的决议才能确定分配标准,其中股东分红和股利需要缴纳一定的个人所得税。所以要从股东的角度出发,同时顾全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需要资金的时刻要经由股东大会的决定提取相应的盈余公积金,这样就满足了企业资本的需要。如企业把留存收益再次投入资本市场后,等于把股东的资本进行再次投资,这样既满足了企业权益筹资的需要,又提高了股东的收益率,这么做的结果是一举两得。
二是,我们对企业的股票的筹资进行筹划。按照我国税法的规定,股息的税务征收工作是针对税后利润的。那么企业发行股票所支付的股息就不能享受相应的股息所得税的收益,所以就加重了企业的税负,企业权益资本筹资的税收筹划空间就变得微乎其微了。但是根据税法规定,外商企业允许在一定的期限内分期缴纳出资,所以企业就可以利用这样一个时间段来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工作。
2.2 企业负债筹资的税收筹划
一是,企业间拆借筹资的税收筹划。企业为了筹资便利的需要在关联方企业中产生借贷,在企业主要管理层要建立相应的财务中枢来控制和操作企业关联方拆借业务。这样使对外部企业的整体筹资有信用和风险的保障,对内的话可以调节企业的资金和债务。这样一来财务服务功能的强化可以节省相应的费用,同时财务枢纽给企业带来的税务效益和资金管理也不容小觑。
二是,企业银行借贷款的税收筹划。在当今我国经济环境之下,银行借贷款是企业筹集资金的有效途径,企业通过技术改良和支柱产业规划等工作可以向银行的地方政府筹集相应的预算经费,但借贷款的规模要视企业抵押和信用评级来规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政策贷款和普通贷款的申请和利用就需要银行借贷款的税收筹划工作来进行相应的税收筹划工作。根据我国税法规定,企业向金融机构的借贷利息的支出按照实际产生额进行收税,向非金融机构的借贷款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和同期的利率计算金融以内的数额进行相应的扣除,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财务功能,加快企业借贷规模,加强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同时,企业还可以与银行协议利率和贷款期限。这样一来的本息付款的形式就可以加快企业银行借贷款的税收筹划工作。
2.3 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税收筹划
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应该以所有者权益的提高作为标准,所以企业的资本税后的资本结构选择将是企业税收筹划的核心和着眼点。在目前的法律条件下,企业税收筹划应该确立企业相应的负债规模和比例,同时进一步强化企业负债筹资的合理结构。在企业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企业要根据各种不同的资本结构情况在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的税收筹划工作,同时在利用企业负债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相关的国家规定,以规避相关的法律风险。
一是,企业资本性的利息支出不应在税前扣除。企业资本性的利息支出是在企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范围内发生的借贷款行为利息,企业开办期间的若干部分支出被包括在内。我国税法明确规定资本性利息支出不纳入费用一次性从应缴税款中扣除。
二是,企业利息的税前扣除标准的规定。在我国相关的税法中明确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与金融机构借贷款的利息支出要按照实际发生的结构计算,而且非金融机构的借款支出按照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期贷款利率计算数额以内的部分进行扣除,超过部分不先行扣除。同时在面对外商和外资企业的税法中也规定企业生产经营的合理借款在税务部门审核后进行列支。合理的借款利息是按照不高于一般商业贷款的利率进行。
3 企业筹资中税收筹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税收筹划作为企业寻求筹资成本和收益平衡的合理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负担,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在筹资税收筹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企业筹资税收筹划中的风险规避
企业在筹资中实施税收筹划合理节税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这种风险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或聘请专门的税收筹划机构和人员进行筹划,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税收筹划风险主要包括筹资结构不当引发财务风险和市场、社会信誉等因素造成的市场风险。筹资结构不当引发的财务风险在于过度负债筹资,造成企业为定期支付利息而导致现金流不畅, 同时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可能会使负债筹资的负效应加剧,甚至引起资金链断裂。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利率、通货膨胀率等因素影响。
3.2 企业筹资税收筹划要符合市场与企业发展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下,筹资与税收筹划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必须将税收筹划与企业经营相结合,从企业经营全局考虑,将筹资税收筹划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更加注重全局和长远利益,税收筹划必须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需求相一致。不能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放弃长期利益, 一味地为了节税而节税。因此必须注重企业筹资决策的整体性和战略性,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筹资的影响,以减轻税负与增加企业整体价值。最后, 企业筹资税收筹划还需要综合考虑通货膨胀和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 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市场运行情况, 资金时间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具体筹资方式的影响。要寻求最佳均衡点, 不能一味追求降低税收负担而搞过高的负债经营。
总而言之,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在不同的企业资本结构条件下将会有不同的筹划标准和方案。这要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和资本、运营情况进行考量。选择相应的资本结构将对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是一种帮助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