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事实上,现在贷款难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常遇见的问题,基于博弈中缺乏惩罚约束机制及信息不对称,本文通过运用博弈论方法中的三个博弈模型,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达到促进中小企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3-0059-02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在贷款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广受各界的关注,我们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进而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方法对策。
1 概述中小企业的作用
中小企业为城镇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减少了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开支,同时还为国家创造了近46.2%的税收;中小企业在解决农民增收、转移农村劳动、启动农村市场主渠道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方式。
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2.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主要是内源融资和银行融资,我国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是银行。我国的中小企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些行业具有较强的自生能力,可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因此,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机制的优化,尤其是银行融资机制的优化,对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融资问题有重要意义。
2.2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通常处于创业发展时期,处于市场开拓和培育的阶段,自身的力量单薄,自有资本有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更加剧了资金的紧张。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拒绝率较高,这是因为中小企业自身力量单薄,容易破产和兼并,破产的可能性要高于兼并的可能性。
总之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是适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要求实际的,但是由于风险等问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申请的拒绝率比较高,因此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面临严重的融资问题。
3 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博弈关系分析
(1)基本假设:博弈双方是银行和中小企业,并且双方都是“理性经济人”,同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2)博弈过程:双方都是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前提的。银行是否贷款给中小企业取决于企业的信用度。假设企业守信为M,守信的收益为I1,失信为N,失信的收益为I2(I2>I1)。银行贷款为P,收益为I3,不贷款为Q。下面分析这个博弈的三种形式:
第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各博弈方同时决策,且所有博弈方对博弈中的各种情况下的策略及其得益都完全了解。因此,在此博弈中,双方都是在知道对方的行为下选择自己最优的行动,有如下博弈矩阵:
在这个博弈模型中,有个博弈的纳什均衡为(Q,N),此时双方的收益为(0,0)。中小企业知道银行同意贷款(P)时,它会选择不守信(N),这是根据企业的利益最大化(I2>I1)来选择的。此时,由于信息完全,银行就会知道同意发放贷款Y1eywwstzgjAec+MRKjdpVQS5JjOzp9cHKuKhYa8mww=时中小企业会选择不守信,因此就不会提供贷款(Q)这样就可以避免损失。该博弈的纳什均衡并不是双方的最佳收益,当银行同意贷款(P),中小企业选择守信时(M),收益为(I3,I1),比纳什均衡时的收益(0,0) 更多,更有利于双方彼此。但是当企业选择守信时(M),银行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仍不会提供贷款(Q),这样中小企业守信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打击。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达到最优,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使那些信誉良好且贷款不成功的中小企业,也能得到一定的收益(I4) ,因此有了新的博弈矩阵,新的博弈过程如下:
在这个新的博弈矩阵中,出现了一种最理想的博弈形式,这种博弈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不多见,确切地说很少见到。因为此时的双方都达到了利益的最大化,双方的纳什均衡为(P,N),收益为(I3,I1)。
第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中,双方的行动有先后。假设银行先行动,中小企业观察到银行的行动后再决定自己的策略。假设银行选择提供贷款(P),中小企业根据利益最大化(I2>I1),会选择不守信(N)。假设银行选择不提供贷款,中小企业会选择守信(M)。因此,中小企业仍会有失信的动机。假设中小企业是先行动方,中小企业选择守信(M),银行会选择提供贷款(P)来获得最大化的收益I3。假设中小企业选择不守信(N),银行会选择不贷款(Q)以避免损失。因此,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若中小企业先行动,会选择守信(M)来获得融资机会。此时,纳什均衡(P,M)。
第三,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在动态博弈中,行动有先后,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博弈的每一参与人知道其他参与人的有哪几种类型以及各种类型出现的概率,但是,参与人并不知道其他的参与人具体属于哪一种类型。由于行动有先后顺序,后行动者可以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为,获得有关先行动者的信息,从而证实或修正自己对先行动者的行动。在中小企业和银行的博弈中,中小企业先决定向银行提交贷款申请,银行再决定是否提供贷款。但是中小企业的风险类型和它们的收益函数,都不被银行所确切掌握。因此在分析当中,我们需要引入自然这个虚拟的参与人。通过运用海萨尼转换,使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转换成完全但不完美信息的博弈。博弈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个阶段自然先行动,选择参与的中小企业的风险类型,可以把参与人分为低风险(L)和高风险(H)类型,其概率分布为P(H)和P(L),且P(H)+P(L)=1。第二个阶段中小企业决定是否向银行提交贷款申请,假设所有的中小企业都会向银行提交贷款申请。第三阶段为银行选择是否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企业的风险概率分布为P(H)和P(L)已经被银行知道。在动态博弈中,行动是有先后次序的,后行动者银行可以修正关于中小企业风险类型的先验概率,其依据是中小企业的行为,然后再做决策。我们用博弈论中的贝叶斯法则来修正先验概率。设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为c,用贝叶斯法则,我们可以得到低风险企业和高风险企业的修正概率:
P(L/c)=(P(L)×P(c/L))÷(P(L)×P(c/L)+P(H)×P(c/H))
P(H/c)=(P(H)×P(c/H))÷(P(H)×P(c/H)+P(L)×P(c/L))
因此银行是否发放贷款主要是通过比较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期望收益[E(R)]和无风险收益(R)的多少。银行会选择提供贷款时,需要满足E(R)>R。
综上所述,在完全信息的条件下,中小企业必须要讲信用,如果依靠失信来获取短期收益,就会降低银行对企业的信用度,在以后的信贷申请中,银行将会拒绝提供贷款,会令双方利益受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完全信息沟通是难以实现的,使得中小企业有了投机的条件,中小企业选择不还贷款,银行也不愿意提供贷款给中小企业,这样就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越来越严重。
4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涉及多个方面,是复杂的,因此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应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本文从中小企业、银行或金融业以及国家三个角度来做出建议,以期达到减少信息不对称、完善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惩罚约束机制,从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1 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中小企业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问题,就应该从自己找原因。就应该向银行提供反映自身真实经营状况的信息,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树立好的企业声誉,保持长期稳定的银企关系,可以减少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对中小企业不守信的行为进行曝光,并向社会公布,从而银行降低贷款风险。
4.2 增强金融机构支持力度
同时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离不开金融业的努力,银行可以通过完善多层次的金融机构融资体系、扩宽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加强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金融产品的创新等方式完善惩罚机制和降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4.3 强化政府的扶持功能
政府部门应该介入,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把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措施等纳入法律范围内,同时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宽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会得到一定的改善,中小企业将会健康持续的发展,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会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2]徐计彬.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博弈分析[J].企业管理,2011(8).
[3]王哲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J].证券投资,2011.
[4]徐美银.一种新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江苏商论,2004(8):147
[5]王性玉.我国企业信用困境的博弈分析[J].经济管理,2004(23).
[6]林毅夫.金融体系信用和中小企业融资[J].浙江社会科学,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