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玫瑰》是一部法庭片,这一类型在华语影坛相当少见,除了法律层面之外,其在剧作和导演技巧方面的难度显而易见:空间的相对固定对剧情强度、台词锐度和镜头调度等方面提出高要求,是文戏武做的典型。
乍一听,医生性侵残疾女是个颇为耸动的题材,而且几乎不存在多少辩驳的空间:在被诉人和受害者的身份差异,以及人们天然的同情心之下,闻者大都会轻而易举地在道义的天平上选边站。影片也正是如此有意无意地挠拨着大众心理,面对这样一场看似强弱悬殊的诉讼,所有人都倾向于相信弱者的陈辞。
由于类型特点使然,原告和被告之间的矛盾在法庭上被置换为检控官和律师之间的口舌交锋。激烈的言语碰撞背后,代表着两类不同的人生价值观:郭富城饰演的检控官陈志天从一开始便背负着父辈的心理阴影,以捍卫公平、维护弱者的正义面目出现;与之相应,夏雨饰演的律师则显得有奶便是娘,罔顾事实真相,单以追求胜利为职业准则。
同时,和很多法庭片所做的一样,影片将案件置于媒体包围的环境之中。社会舆论的密切关注,增加了法庭戏的紧迫感和情节张力,也拓展了故事本身的社会视角。此一方面,影片主要是通过被告医生妻子的线索来呈现:一方面成为被告人性格呈现的侧面补充,另一方面也为法庭故事的展开增加了一重伦理维度。
空间的不断闪回佐以灰暗的色调,以及大量的手持摄影,使影片充满着不安和躁动——故事在这样的氛围下剥茧抽丝,逐渐接近事实真相,也使得影片由情节走向心理。
陈志天无疑是影片的头号主人公,整个故事围绕他的视角展开。在通往英雄的旅途上,他饰演一个怀抱信念,并勇于自我置否的角色。这个角色的性格前史铺排充分而最能够令人信服,经过此番历练亦获得了自我内心的成长。但作为其辩护对象的李静,在法庭演出大逆转,似乎并不能令所有人满意。身有残疾,渴求获得与正常人相仿的情爱,这一心理的出发点确实能够超出人们的通常判断,在桂纶镁以极富爆发力的表演将其背负的成长苦难倾泻而出的那一刻,也确实令人动容。但细究之下,她的理由并非那么牢靠。渴求被爱无错,但是何种机缘之下,让她不惜反诬有恩于她的医生,绝不能仅凭若干年前的家庭阴影可以解释,而应有着更具体和更扎实的动机和缘由。最终的悬念揭晓并非靠情节落实而是以心理取胜,使影片在常规的商业算计之外,平添了某种女性主义的意味,这样一部以法律精神为要旨的影片在行至终点之际,虽然倒逼出惨烈的事实真相,却以温和的人性替代了法律的问责,多少令人唏嘘。
作为一名曾经的玉女明星,杨采妮首执导筒便选择一部法庭片,勇气可嘉。在文张(张之亮)武徐(徐克)两位监制的帮助之下,影片的完成度较好。又一位女明星转行导演,今年接二连三冒出来的此类新现象,会不会让众多一直“霸”着导筒的男导演们倍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