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生 爱在春天

2013-12-29 00:00:00
综艺报 2013年10期

“船身外形结构重新打造后更漂亮了,船员换了,船长也换了,当然大副二副也全换了,但航程的目的地没换,没换的还有船舶公司和老板。这艘美轮美奂的巨轮即将重新起航,驶向光明、欢乐的彼岸。”导演庄训鑫曾这样形容新戏《爱在春天》。

5月28日,《爱在春天》将在湖南卫视730剧场上档,庄训鑫说:“心静如水中有着一份期待。”湖南广播电视台节目交易管理中心主任、《爱在春天》制片人姚嘉表示,虽然过程艰难,但主创人员已经做到了极致,因为这部戏承载着承诺、青春与梦想。

关乎承诺

《爱在春天》主演俞灏明表示,自己能回来拍戏,“是因为一个承诺。”

2010年遭遇烧伤意外之初,他对伤情不了解,以为过三四个月就能恢复,当时他向制片方承诺伤愈后便归组拍摄,片方决定等待。但一等,就是两年。这个“承诺”,曾面临巨大压力和考验。姚嘉回忆,在剧组停工待命两个月后,很多人建议她继续拍摄,否则之前拍摄的内容将全部作废。因为承诺,姚嘉扛着压力解散了剧组,坚持等待俞灏明回归。两年后,俞灏明的身体终于恢复,在他重回公众视线后,接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爱在春天》的拍摄。俞灏明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必须在这里重启征程。”

姚嘉坦言,也许是这份坚守感动了众人,当她拿着有限预算重新建组时,获得了很多帮助,新主创中导演、演员、剪辑等很多人都是“不问价格、不计回报”地参与,特别让人感动。

重新拍摄的《爱在春天》除了保留俞灏明为男主角外,在剧情与演员上进行了大调整,剧本修改时间近半年,修改后,俞灏明的伤痕与手套都有了合理解释。剧本中所要求的抗战爆破戏也全部改成了电脑特效,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演员的安全。

关乎青春

《爱在春天》脱胎于1996年的亚视经典之作《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原剧中四位女性角色立意新颖、个性鲜明。此次“春天”剧组选择了四位新生代女演员——袁姗姗、徐璐、陈燃、赵韩樱子分别演出姚小蝶、金露露、洪莲茜与蓝凤萍。善于造星的芒果台,此次将打造“女版F4”概念。

有邓萃雯的经典诠释,又有任家萱(Selina)的先入为主,姚小蝶这个角色的扮演者必将承受来自歌迷与影迷的双重压力。姚嘉说:“这个角色无论谁来演,都无法获得全部观众的认可。所以,姚小蝶的扮演者必须有强大的内心来承受这些议论。”曾经出演《笑傲江湖》、《宫锁珠帘》的女演员袁姗姗曾笑称自己是“被骂大的”,还在微博上发起“正能量五毛党”活动,将网友的议论数转化成捐款。她的“好心态”获得了众人认可,最终得到了姚小蝶的演出机会。

歌舞与音乐是《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中的一个很大亮点,《爱在春天》将延续这一特点,“女版F4”歌舞戏份吃重,在片场拍摄完当天戏份后,四人还要合练第二天要拍摄的舞蹈,每天只有两三小时睡眠时间。

《爱在春天》将故事背景调至上世纪30年代的大上海十里洋场。为了更好地呈现当年的风情,好朋友于正特别给我们推荐了很好的、有经验和水准的制作团队,邀请曾担任电视剧《宫》系列、电影《画壁》等造型设计的香港资深化妆师吴宝玲加盟。除了华丽的舞台演出服,吴宝玲还为演员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洋装、旗袍、马靴背带裤,民国年代风情十足,备受主演们的肯定。为了配上这些好看的服装,演员们集体瘦身。在剧中饰演“白浪”一角的吉杰透露,到了现场后发现原本为角色设计的服装都要改大,便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减肥,杀青的时候发现自己瘦了20多斤。还有美术大师黄志鸿,以及导演高先明、摄影师大宝、魏育明等,都是大咖级人物,为这部剧付出很多。一直在幕后工作的剪辑师安峻,近一年的时间没日没夜地奋战在机房里。

关乎梦想

在《爱在春天》中,袁姗姗饰演的姚小蝶是一个爱唱歌的女孩,在追逐歌唱梦想的路上,姚小蝶与乐师沈家豪相识,音乐上的共鸣让两人渐渐产生好感,开始了一段美好的恋情。而与她一起通过选拔进入丽花皇宫的三位女孩儿,也带着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善意与最大的勇气,追寻着自己的理想与爱情。

《爱在春天》中蕴含的选秀元素与俊男美女的搭配,与湖南卫视“青春”、“快乐”的风格一脉相承。湖南卫视一向善于运用频道资源,对独播剧的宣传造势不遗余力。此次《爱在春天》首播,湖南卫视不仅联动线上线下的推广资源,还实现了电视剧与王牌节目的无缝对接,分别推出了以《陆贞传奇》、《中国最强音》为主题的“春天”预告片,让人眼前一亮。

除了剧中人物追寻的梦想,《爱在春天》也承载着湖南广电对国产剧更高追求的愿望。从2008年开始,湖南卫视的《丑女无敌》系列、《一起来看流星雨》系列、《宫》系列曾经引起强烈反响,“芒果制造”结合自身平台内容时尚、形式活泼、受众年轻的特质,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制发播售的产业链条。姚嘉也有一个梦想,关于电视剧产业:希望国产剧能像美剧韩剧一样,早日走向世界,成为“华流”。

对话湖南广播电视台节目交易管理中心主任

《爱在春天》制片人姚嘉

等到“春天”

记者:为什么选择定制《爱在春天》?其与老版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有何不同?

姚嘉:2010年前后,选秀是很火爆的话题。当时,李浩总一直要求我们思考这个主题如何在电视剧方面呈现;正好《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是以四个年轻女孩子为主角,讲述她们通过歌唱实现人生梦想的故事,而快乐、青春这样的主题也符合湖南卫视的定位,经过综合考虑,决定定制这部剧。相比港版,《爱在春天》将故事背景调整至30年代的上海,并加入抗战元素,故事情节也根据演员条件进行了一些调整。

记者:面对拍摄时出现的演员烧伤意外,剧组是如何处理应对的?

姚嘉:将心比心。首先,对于受伤演员的治疗,我们责无旁贷。当时有人建议剧组等两个月后就应该继续拍,但我做不到,台里也做不到,不能只考虑利益、不能违背做人做事的原则。在那样的情况下,只能解散剧组,这等于放弃了之前拍摄的所有东西。庆幸的是,虽然压力巨大,但我们的团队没有互相抱怨,台领导和合作方新文化传媒集团的高层也给了很大支持,所以我们才能熬过那段时间,两年后得以复拍。

记者:复拍过程是否遇到过困难?

姚嘉:总体来说比较顺利。2012年初,我们得到俞灏明父亲的信息,确认灏明的身体恢复情况较好,于是开始建组筹备。7月开机时,上海非常热,但俞灏明必须全程穿着压力衣,剧组为此特地制作了空调帐篷,帮助演员降温。当然,这些年轻的演员们也非常努力,每天一边拍摄一边排练舞蹈,没有什么休息时间。大家都明白《爱在春天》等了两年复拍不易,所以想齐心协力做出好作品。

记者:为何坚持用俞灏明出演男主角?

姚嘉:只要演员不放弃,我们就不抛弃。这也是台里和新文化传媒集团的共同承诺。在经历意外后,这部戏如果不由俞灏明主演,就不是“春天”了。在拍摄过程中,由于灏明需要一直带着手套,导演与编剧为此调整了剧情,加入了故事铺垫,让这些细节看起来更合理,相信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也能理解其中的苦心。所以还要感谢庄训鑫导演为灏明特别设计的这些情节。

对于演员来说,他也需要合适的平台适应与复出。受过伤的人容易留下心理问题。灏明也有过恐惧,刚进组的时候比较拘谨,但他家人的支持与剧组的贴心给了他力量,工作也给了他再次与人正常交流的机会,他慢慢走了出来,我能感受到他现在内心真正强大了。所以,他现在能坦然面对公众,积极复出,我为他感到骄傲。

记者:《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音乐非常经典,此次《爱在春天》在音乐方面有何亮点?

姚嘉:《爱在春天》有超过150场歌舞戏,17首原创歌曲,此外还购买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夜上海》等经典歌曲的版权,在戏中会有原曲新唱的改编,配合我们的舞美,营造特别的怀旧气氛。另外,《爱在春天》将采取双片尾曲形式,分别由吉杰、俞灏明演唱,相信会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

记者:拍摄《爱在春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姚嘉:对于俞灏明来说,《爱在春天》是一场历练。“痛苦给了男人力量”,在经历了一番磨难之后,他长成了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男人,整个人的气质与气场都不一样了。我们也为他感到欣慰。

对于我个人来说,经历了《爱在春天》的“九磨十难”,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体验到内心的力量。今后每一步,我们都必须走得踏踏实实,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认真细致。也希望广大观众能喜爱我们这部诚意之作《爱在春天》。

记者:自制剧、定制剧要获得成功,关键是什么?

姚嘉:一部成功的电视剧背后肯定是一个团队的成功,仅靠一个人是不行的,我们团队执行制作人夏青、中心副主任肖宁,总编室主任丁诚等,我们都一起经历了这次涅槃重生的全过程,大家为该剧的复拍、播出付出了辛勤的耕耘和努力。从剧本、策划、导演、演员、后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不然很容易被观众看出缺陷。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自制剧、定制剧与播出平台绑定很重要。首先剧集要贴合电视台的气质与风格,其次要进行完整的营销和宣传,使电视剧的收视、电视台的盈利实现最大化。

记者:湖南广电曾提出“华流”战略,对此你怎么看?

姚嘉:“华流”一直是我们的目标——希望有一天内地的电视剧也能如美剧韩剧一般走向全球,但目前条件有限,尚未到达那样的品质与品牌。内地的电视剧市场相对松散,绝大多数制作机构没有固定的创作班底,制作水平有起伏。当然,“华流”是很大的工程,仅仅靠一部剧或者一个公司不行,需要合适的机制与机遇。未来三四年,湖南广电推会出系列化的产品,打通产业链,奉献更多精品国产剧,推动“华流”走向世界。

(池何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