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北承德滦平县二道梁村的村民周万萍来说,春节并不悠闲,反而更忙。天刚蒙蒙亮,他便拖着残疾的腿脚,扛着三脚架和摄影机,艰难地沿长城攀登,到了山顶将军楼旁戚继光库房,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一边向游客推荐他的长城摄影的明信片画册,一边津津有味地讲述长城往年的英雄故事。
金山岭有最美的一段长城。破残的敌楼和烽火台,就像驻守长城的将士,那些无名英雄是周万萍和他的邻居们的祖先。
长城东起山海关老龙头,经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横贯河北乡野。它先由战国时期燕、赵和中山国建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燕国定都于蓟,赵国定都于邯郸,因而燕赵成为河北的别称,长城映照着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风流。
河北又名“冀”。“冀”者,希望也,寄托于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身上。境内乡野百姓自古有勇武尚德行侠好义的传统。“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易水之畔击筑放歌的高渐离,不食周粟采薇于首阳山活活饿死的伯夷叔齐,赵国名臣廉颇和蔺相如,三国时出自涿郡(河北涿州)的刘备与张翼德、宋代的卢俊义、燕青和武松……,他们风行于乡野,或记载于史书,或演绎于文学影视,永远地活在老百姓的心里……
在燕赵大地,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成为演绎英雄义士传奇的绝好方式。河北正定一带是元曲的发展中心。元曲四大家,有三位出生于河北乡土,安国县伍仁村的关汉卿,定兴县究室村的王实甫,沧州东光马祠堂村的马致远,另有迁徙到正定的白朴……元曲作家被誉为“燕赵才人”,元曲演员被誉为“燕赵戏人”。他们都是“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关汉卿语)
在河北乡村,梆子戏流传甚广,所演出的皆是历史英雄故事。清道光年间,年仅八岁就到河北故城黄毛科班学习梆子戏的郑长泰,出师之后常在保定一带演出,终成一代名家。他在雄县马务头和定兴等地办起了戏班,义务教贫寒的农家子弟学戏。乡村百姓对梆子戏演员刘喜奎印象更为深刻,她原名刘桂缘,祖籍南皮县的黑龙村,八岁学艺,到天津北京演出后声名鹊起,但屡次拒绝为袁世凯与黎元洪唱堂会,挫败了曹锟、张勋“明媒正娶”的企图;她自知得罪权贵,断然拒绝了京剧名伶的求爱,仓促嫁于河北武清县的崔昌洲;崔去世后,她隐居乡野,日本人邀请她出演,她坚辞不肯;勉力为赈灾义演,将戏金悉数捐献。有一次为安徽灾民捐献了二千元银洋,令黎元洪的妻子汗颜不已。因有深怀的英雄情结,河北梆子演员裴艳玲演出的系列武松戏,尤为传神精彩。
梆子戏与皮影戏,是民间文化的双璧,皆为贫苦乡村子弟谋生之技能。他们出身于社会底层,饱受歧视,深受磨砺。处于江湖,身不由己,逆旅漂泊,却相互温暖体恤。维系燕赵民间艺人情感的,是乡谊、是正义。
他们是真正的流浪艺人,也是真正的草根英雄,有铮铮侠骨,又有古道热肠,粗犷豪迈中,不乏缠绵柔情。
河北地域,在宋代时是一片荒蛮的边疆。沧州位于“九河下梢”,土地瘠薄,乡野百姓深受旱涝、虫灾之苦,为名副其实的“远恶郡州”,罪犯充军流放之地。《水浒》中林冲被发配沧州,风雪山神庙,逼上梁山。乾隆《沧州志》云,“沧邑俗劲武,尚气力,轻生死,自古以气节著闻。……一旦有事,披肝胆,出死力,以捍卫乡间,虽捐弃顶踵而不恤。”沧州百姓习武成风,为的是谋生保身,漂泊江湖,但始终坚守着勇武侠义之精神。
民国期间,沧州百姓大力提倡强身御侮,强种救国,开馆招收弟子习武,城乡“把式房”不可胜数。把式房又称“拳房”、“拳社”或“武馆”,设立于麦场、农家院、庙宇或空地,吸引年轻人练武。此时乡间武术家或开镖局,或任镖师,如祖籍沧州东光安乐屯的霍元甲父亲霍恩第,就以镖师为业,家传迷踪绝艺。1901年俄国大力士斯其凡洛夫来天津设擂比武,霍元甲毅然应战,对手不堪其威,悄然退避;1909年,英国人奥彼音设擂上海,霍元甲勇往迎战,奥彼音闻风而逃;1910年,日本人与霍元甲较量,被霍元甲以肘急磕其臂制伏。孙中山曾亲题匾额“尚武精神”。电视剧《霍元甲》中,一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唤醒记忆,久唱不衰。
沧州武术家王子平与外国人打擂取胜,在青岛击败了日本人宫本氏和德国人克泊玛氏,并将围攻的日兵一一提起掷至楼下,勇不可当。沧州孟村的丁发祥,于康熙十五年(1676)赴京打擂,以戳脚绝技将俄国大力士脑袋踢掉,被康熙的叔父达摩亲王聘为武师。另与霍元甲同乡齐名的韩慕侠,于1918年秋打败了俄国大力士康泰尔,令其交出以前所得的11面金牌。韩慕侠曾任教武术馆,有军阀强请教授武艺,他自房顶跳下,将手腕和胯骨摔断歪接,毫不屈从。上世纪80年代张华勋导演电影《武林志》,剧中东方旭的原型就是韩慕侠。
沧州所辖吴桥镇为天下闻名的杂技之乡。“天苍苍,地茫茫,蝗遮日,碱荒荒,蛇蝎豺狼齐当道,财主狗官连裤裆,天地之间无所求,无所求,拜吕祖,学套把戏走江湖。财主种有千顷地,老子玩耍不侍候。”吴桥杂技艺人一路杂耍,一路卖“口儿”(边表演边唱词儿),成为中国乡村独特的“吉普赛人”。
吴桥杂技名家辈出,孙凤山于1893年出生于孙龙庄,随父学艺,后与其兄孙凤林成立了杂技班,赴俄国演出,技艺精湛,艺德高尚,深受外国人尊重。后来回国做买卖,严词拒绝为日本人演出,大义凛然。生于吴桥沟底铺乡孙龙村的孙福有,六岁拜师学艺,十岁随师上京津、闯关东、下高丽,17岁独自搭班。1921年组建“孙家班”,1928年在香港成立“中华国术大马戏团”。1933年黄河决口后,孙福有自香港辗转上海进行义演,将二十多万大洋悉数捐献灾民。上世纪80年代初,吴桥籍作家阎丰乐则以孙福有父女为原型创编了电影《红牡丹》。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满怀才情,却不为朝廷所用,报国无门,深感无奈,发出“身在天山,身老沧洲”的慨叹。“沧洲”与“沧州”易于混淆,“沧洲”本是水草繁茂的湖淀,为极好的隐居之所。经过烽火的熏染,充满诗意的茫茫沧洲,成了英雄驰骋的疆场。
河北海河平原中的白洋淀,抗日战争时期神出鬼没的“雁翎队”,令日军猝不及防首尾难顾,孙犁以生动细腻恬淡的笔触,写出《白洋淀纪事》,诞生了现代文学中著名的“荷花淀派”,深深影响了本属河北的通州作家刘绍棠,在《瓜棚柳巷》、《蒲柳人家》、《敬柳亭说书》等作品中,刘绍棠演绎了运河人家英雄的绝代传奇。
无志空活百岁,英雄不在年高。河北乡土作家徐光耀的《小兵张嘎》及同名电影,塑造了爱憎分明机智勇敢的小张嘎形象,而另一位河北乡土作家管桦的《小英雄雨来》,描写了冀东芦花村中一群机灵活泼的孩子,埋地雷,送鸡毛信,与敌人斗智斗勇。作家孔厥、袁静以白洋淀农民抗日自卫队原型创作《新儿女英雄传》,塑造了黑老蔡和牛大水、杨小梅等青年农民英雄形象,1951年拍成电影,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导演特别荣誉奖。
在革命现代京剧《平原作战》中,赵勇刚率领八路军战士,深入冀中平原,以青纱帐为掩护,发动群众,破铁路、拔炮楼、烧粮库、炸军火,牵制龟田率领的日军,最后取得了胜利。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原型为1903年出生于河北定州城南东朱谷村的甄凤山。他以小买卖为掩护,在家乡组建抗日队伍,偷运日军的油换钱买武器,甚至化妆混进敌营,他有一手好枪法,令敌人不敢轻举妄动,而银幕上的李向阳率领李庄的百姓坚壁清野,与日军迂回作战,斗智斗勇,使疲惫不堪的日军葬身于地雷阵爆炸声中。
在上世纪60年代,取材于冀中清苑县冉庄的真实场景和故事的电影《地道战》风靡全国。冉庄地道四通八达,进可攻退可守,村民以逸待劳出其不意,随地对日军展开攻击。在冉庄,地道与高房相通,地道与地道相通,地道与堡垒相通;明枪眼与暗枪眼交叉,高房火力与地平堡火力交叉,墙壁火力与地堡火力交叉;能防破坏,防封锁,防水灌,防毒气,防火烧。日寇处处被动挨打遭到重创。现在冉庄完好保存当年的地道战遗址,建立了博物馆,为遐迩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道是地底的长城,与地上的长城一样,都是乡野百姓创造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