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0年前的正月末的某天,少妇庆都和父母外出游河。大概就在现河北保定顺平县的某条河上,庆都和父母正晒着太阳聊着天,忽然,狂风大作,大风卷起的红云在庆都的小船上方形成了龙卷风,那里面似乎还有一条赤龙在张牙舞爪。
庆都父母万分害怕,回头看庆都,发现女儿正冲着龙笑呢。
不久,庆都做梦梦到那条赤龙来找她了。之后庆都怀孕了,生了个儿子,从小聪慧异常,宛若神童。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尧帝。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传说中,古代几乎所有的帝王在出生的时候都会遇到些龙、神,伴随着天降祥瑞的吉兆。今人分析,这是因为在封建社会崇尚君权神授,而这些祥瑞不过就是成功者为自己立的权威,并由此告诉百姓,我就是你们的希望。
尧真的给河北的百姓们带来了希望,以至于河北的简称冀、古称冀州的由来,也跟这有关。东汉(公元25至220年)时有一部推究事物命名由来的书叫《释名》,它在解释“冀州”这个地名的由来时这样写道:冀州位于北方,这里居住过帝王,这个地方有险有易,纷乱希望得到治理,贫弱希望变得富强,荒歉希望获得丰收。在汉语里,冀其中有一义就是“希望”的意思,那么,如今简称“冀”的河北省就是寄予希望之地了。
几千年过去了,河北的百姓们自然已经不再期望尧帝会给他们带来什么,他们明白,只有用自己的双手才能构筑一个又一个希望。
河北自古就是一个多事之地。
尧帝诞生于这里,而到了春秋时期,河北主要为燕、赵之地。燕赵大地处于北方,辽阔广袤,燕山南北、长城内外,自远古以来就是华夏族的固有领土,也一直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民族区域,河北北部的长城沿线被历代的中原王朝视做保卫汉族农耕文明的生命线。
可也从那时候开始,这块地方便是游牧民族南下袭扰必到的地方。一直到五代后晋时期,河北北部的燕云十六州直接被割让给辽国。不过,汉民族始终是这一地区的主要民族,因此辽国在这一地区实行汉法,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一国两制实践。
直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仍是一个主要战场。为此,河北清苑县冉庄村的村民设计了各种工事和地道,部署各种作战方法打击敌人,致使其“宁绕黑风口(张登),不从冉庄走”,冉庄被誉为地道战模范村。
在一次又一次的动乱中,河北的大部分乡村被毁成废墟,可等战乱一结束,人们就在这些断壁残垣中重建希望。
这些灾难中,如果说战争是人祸,那么难以忘怀的唐山大地震则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天灾。直至今日,曾亲历当时地震的一些人还习惯于在7月27日晚上“守年岁”。
冯小刚电影《唐山大地震》重现了当时的场景,尽管加入了一些艺术的夸张,可也有经历过的人说,电影拍出现场的惨烈。
1976年7月27日晚,16岁的唐山玉田县东八里铺村民宋志先在睡梦中听到父亲大吼一声“地震啦,快跑”,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儿,宋志先就听见一阵“哗啦啦”、“轰隆隆”的响声,“就跟火车开过来的声音差不多”,接着屋顶掉了一大块泥。宋志先穿着裤衩,光着上身赤着脚,拧开房门就冲到了院子里。天微微亮时,东八里铺来了不少人,“很多人都是光着膀子,一步一步从唐山市区走来的。”
唐山这座有着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一场没有预报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废墟。这场发生在人们熟睡中的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重伤16.4万人,房屋建筑倒塌无数。
灾后,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住房问题,坚韧的唐山人在废墟中捡起整砖、木材等,加上外地支援的油毡等建筑材料,盖起了一座座简易房,整个城市进入了“简易城市”阶段。
而这座城的坚强更表现在,它把这场灾难看成是一种强大的外力,以此加速其乡村的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始终怀抱希望,信心满满。
东八里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如今的东八里铺道路规划工整,村民讲究规矩,百姓生活富足,村民宋志永牵头的“农民经济合作社”如火如荼展开。
2008年初,该村宋志永、曹秀军、杨国明、杨东、宋志先、王宝忠、尹福等13人因在南方抗击冰雪灾害和四川抗震救灾中两度驰援灾区而被媒体赞誉为“唐山十三义士”。这些经历过灾难的人们把自己内心的希望带给正在受难的人们,只要希望不灭,生活就能继续。
天将降大任的人,都会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可见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不劳而获的。所以,在河北的广大乡村,这片被寄予希望的田野上,人们都知道,怀抱希望,然后靠自己的双手实现希望。
怀抱希望是一种信念,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河北的很多农村甚至把这种希望融进了村名。比如石家庄市正定县就有类似于七吉、诸福屯、安谷这些吉祥名字的村。
实现希望则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广大村民的辛勤劳动。唐山的灾后重建是河北人民勤劳坚强的一种体现,还有一些人则在枯燥、辛苦的行当中坚持不懈,从而获得荣誉和未来。这其中,当以杂技之乡吴桥为典范。
中国的农民永远是最富有生活能力的一群人,他们一直知道如何走出生活的困局,为自己寻找一条生路。
吴桥本是一个困局,土地贫瘠,收成没有保障,又是历代兵荒战乱之地,农民原本赖以生存的土地并不能为他们带来生机,所以,他们只能寻找其他的生活方式,耍杂技是他们的首选。几百年来,春秋两闲时,吴桥人沿着家门口的运河走出去,打跟头、耍刀枪、变戏法、玩猴子、驯巴狗,游走奔波,糊口营生。
杂技是最辛苦的行当,四五岁的小孩,在寒冬腊月里,身着单衣,头顶小碗,在院子里转圈,头上的碗不能掉,甚至连碗里的水都不能洒一点。这还是基本功,基本功练不好,挨打是常事。
世人想到杂技就会想到高、难、惊、险、奇,杂技也确实是高风险的职业,几乎每个杂技艺人都是遍体鳞伤的,哪怕演出的过程中不受伤,老了以后都有后遗症。吴桥人就在这最辛苦的行当中走出困局。
目前,吴桥十个乡镇都有杂技艺人,杂技艺人较集中的就有沟店铺、于集、铁城等几个乡镇。范屯村仅有三百多户人家,竟有二十多人在异国他乡耍杂技,五十多人在国内省市级杂技团里担任主演和教师,村里还有杂技艺人和会杂技的农民、学生四百多人。像这样的村庄,在吴桥不下五十个。吴桥是名副其实的杂技之乡。
不仅仅是吴桥,在河北还有很多个乡村,这里的人们在传统手工艺中坚守,并让这些手工艺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困难总还是会遇到的。
靠着杂技逐渐富足的吴桥人发现,现在愿意练杂技的人越来越少,实在是太苦,生活好了的人们谁还愿意自己的孩子去遭这份罪。可是都没人练了,这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技艺怎么办?
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河北最美推荐之一的白洋淀也在面临困难。优美的风景让白洋淀顺理成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旅游区,年产7500万公斤的芦苇占了我国芦苇产量的40%,丰富的水产一度让白洋淀人家家靠捕鱼为生。白洋淀人依靠着这片水域,发家致富,生活无忧。
可在开发的过程中,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曾经的白洋淀,水舀起来就能喝,可如今人们连下去游泳都嫌脏;发展旅游以后,风景区大搞机动船,可那发动机一开起来,油啊什么的废物就都留在白洋淀里;水量也在减少,1988年白洋淀甚至出现干淀,水少得可怜,木船要推着走,水干的时候还在淀里种了好几年庄稼。最干的时候,淀里挖下去一米多,才能见到点(地下)水。
开发与保护,一直都存在问题。在生活困难的时候渴望高楼大路,等真的修起了高楼大路,又开始怀念青山绿水。这几乎是中国所有的农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所不同的是,河北的很多乡村已经看到了问题,他们着手解决,从而对未来充满希望。
2009年,河北省文化厅就印发《关于命名首批河北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决定》,命名了包括吴桥县杂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定古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安新白洋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11个河北省首批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实施有效整体性保护。
或许,在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有一天白洋淀可能会成为一个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