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农民工幸福感

2013-12-29 00:00:00
农家书屋 2013年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今年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中国农民工普遍感觉到社会不公平,受到社会不公平对待时主要是采取消极逃避的行为。《社会心态蓝皮书》对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和四川5个省市农民工的调查发现,64%的调查对象认为社会不公平,47%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外出打工期间受到的不公平对待“比较多”,而他们所感知到的不公平,并不完全取决于其自身经历,还受自己的所见所闻影响。

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大部分农民工(约63%)表示气愤,大多数人(约60%)会采取“不干了或忍气吞声”等消极逃避的方法来应对不公平的待遇,部分人(约14%)会选择求助国家机关等正规维权途径,还有部分人(约15%)选择恐吓事主等非正规途径,极少数人(约9%)会采取破坏性的泄愤方式。

蓝皮书分析认为,个人的基本信念、心理预期、社会比较和归因倾向等因素会影响农民工的公平感知。

在基本信念上,农民工对社会地位公平性的认知和他们对命运观念的看法会影响其对公平的知觉,调查对象越是相信世界公平、社会地位和成功由个人品质和努力工作决定,越觉得社会公平;越是觉得自己可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命运或是个人能战胜命运,越觉得社会公平。

心理预期上,农民工对于打工好处的预期越积极,不公平的感知越强。社会比较上,如果农民工倾向于和比自己有成就的人进行比较,或是和未来进行比较,他们感受到的不公平就越强。

归因倾向上,如果农民工认为自己的生活现状是由于运气、社会、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造成的,那么他们会因自身无法控制这些因素,而感知到更多的不公平。

蓝皮书还从社会层面上分析了农民工不公平感知形成的原因,如我国1949年以来社会历史变革进程中,农民工社会福利与保障政策的变化对其不公平感知的影响,以及社会歧视遭遇对于不公平感知的负面影响。

农民工强烈的不公感显然也会影响他们对于幸福的理解。1月10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便证明了这一点,专家呼吁全社会应给予更多关注。

此项调查由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瞭望周刊社于2012年5月至12月联合开展,旨在深入了解中国城乡居民家庭幸福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中国人口宣教中心主任张汉湘介绍,在历时7个月的调查中,调查组按照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状况,抽取北京、浙江、安徽、甘肃、河南、四川、辽宁7个省的21个县级单位作为全国概率抽样样本点,采用调查员直接入户方式进行现场调查,实地调查总样本量为6000份,其中18周岁及以上成年人有效问卷5604份,占总样本量的93.40%,同时还在多家门户网站同步开展非有奖网络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83.2%的被调查居民对家庭幸福感标准化评分超过6分,41.9%的家庭超过7分,全国平均水平为6.90分,大多数家庭感觉幸福。城镇居民感觉幸福的家庭比例为82.4%,这一比例在农村为83.8%,略高于城镇。

家庭幸福感较高的人群特征明显,主要为“老年、女性、初婚、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家庭和邻里关系良好”,事业单位和外企人员的家庭幸福感最高,农民工、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空巢家庭等群体家庭幸福感普遍偏低,农民工家庭幸福感最低,仅为6.49分,低于农业劳动者的6.92分,甚至低于城镇中的失业和无业家庭的6.72分,其在打工地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日常开支高和父母不在身边。

调查表明,健康、和睦、小康是城乡居民的共同追求,婚姻让人更幸福,而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家人健康、夫妻和谐、有自己的住房、子女成才和心态好,这些因素在城乡之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针对本次调查所反映的需求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者建议:要逐步提高城乡家庭的收入水平和居住条件,让每个家庭真正能够“安居乐业”;着力提高家庭服务能力,改善和缓解城乡家庭“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加强流动人口聚集区多元文化交流,促进流动人口尽早融入当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