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会议的有谁?

2013-12-29 00:00:00
农家书屋 2013年3期

从联合国到国内、从政府到民间、从党派到团体、从社会到家庭,一年到头会议无数,重要的其实并不多。那我们今天就说说重要的会议以及出席这些会议的人,比如各级人代会和政协会。

我小的时候几乎没听说过这两个会,因为我的童年和少年期恰好与这两个会的“休会期”吻合。那么,这期间靠什么来决定国家机器的运转呢?是各级“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会”。记忆中的这个机构权力大到没边,但高级领导倒是走马灯似的更换,而更换的理由多与“路线问题”有关。总之,“革委会”的使命一是“专政”,二是“继续革命”,直至1978年2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及五届政协一次会议召开,国家权力才又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35年来,各级人大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一言以蔽之:掌握方向、立法保障、监督航程、修正偏差。重要的是,这35年的人大政协史,也是我国经济社会的辉煌发展史,是全体中国人民乃至全球炎黄子孙的扬眉吐气史。

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进步,随着人们对“政治”概念认识的加深,人们对“两会”的期待越来越高。关于“两会”是怎么开的、讨论什么等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出席会议的有谁、那些代表和委员是怎么产生的问题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

今年一月中下旬,各地相继召开“两会”,其间有两个参会人员引起广泛议论,一是某香港知名影星,作为南方某省政协委员因档期问题不能按时参会,难得参会一小时却对媒体说是来学习的;二是某香港“艳星”作为西北某省政协委员参会,媒体采访产生程序,发言人说是因为她在此地有投资贡献。

在为数众多的省级人大政协代表委员中,以上情况肯定是个案,但是反映出的至少有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各类明星代表委员有没有以及要不要?二是因为投资贡献而产生的代表委员有没有以及要不要?由此还衍生出的问题是,没有或很少参政议政能力的代表委员有没有以及要不要?

很明显,明星是业内佼佼者,他们因为在某个方面具有天赋造诣或艰苦打拼成名,从而成为人们仰慕或学习的对象。对他们的褒奖,一是来自政府或业界的无上荣誉,二是取自市场的丰厚回报。如果不是意见领袖或是其他原因需要他们出现,我看就不要在如此重要的“两会”场合再风光一把了。作为明星,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肯定要比作为代表委员对社会的贡献大得多,何不腾出位置让给更合适的人?

至于因投资贡献而被推进“两会”的人,我看就更不必过多讨论。看看几十年来外资投入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看看多少华人华侨一如既往对祖国的深情,把有此类贡献的朋友都请进“两会”岂不贻笑大方?如果她真有议政能力必须参加,换个理由先?!换个方式先?!

众所周知,我们的人大代表是逐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而政协委员则是推举协商产生的。唯其如此,体现代表性很重要,体现民主性和考察与会者的参政议政能力更加重要。通过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回顾走过的路,我们知道,其实这些年来我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让最合适的人参加两会”这样的追求脚步,那为什么总还是有不满意甚至几近笑谈出现呢?原因很多,但关键是两条:一是指定过多,二是考察太少。那些具有“影响力”或“号召力”的明星也许自己都不看重专业以外的光环,因此参会即是学习就不是谦虚的意思,何苦难为人家?

期待的是,那些公认的最能参政议政的人可以通过选举出来;那些自认为也能参政议政的人,可以让其“折腾”,大家不选,也就慢慢偃旗息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