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堂倡导要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而这样的课堂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便成为了我们研究的课题。
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愿意学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知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与现实世界联系密切。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
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乐于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奥秘,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面积计算这一课时,只是在老师的启发下知道:平行四边形是用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三角形、梯形是通过拼合成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学生没有深入地去思考过:这些图形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来推导。于是,我在教学面积计算时,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提供多个图形,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的;看到这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想一想在刚才的探究中,你有哪些收获呢?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大家提出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在关键的地方思考,把面积计算知识系统化,既沟通了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了思路,又渗透平移、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学生间的互相启发也促进了学习合作以及学生健康身心发展。
自我评价分析,使学生学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在自我评价中,学生地位是平等的,每位学生能畅所欲言,自身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展示。有效的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共同承担评价的责任,使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所以,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基本手段,也是学生自我诊断、自我矫正、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分层指导训练,使学生善于学
由于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当考虑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层训练和指导,尽可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优秀生“吃”得好,让后进生“吃”得饱。 在教学中,我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上、中、下三层,其数量比为1∶2∶1,前后座按比例组合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依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分别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各层次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自主学习。
分层指导训练内含的竞争机制,使学生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接受挑战,实现跨越,从而易形成生动活泼、互帮、互学、互助、互赶的学习局面,形成多向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