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直接体现,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载体,优秀的课程体系能立足学校的定位及其发展,促进学校育人质量的提升。多年来,我校为了打造富有中国韵味的墨香校园,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周边地域资源优势及多年来开展书法教育所积淀的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上,构建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传承理念 遵循文化 确立校本课程核心
“传承翰墨文化,奠定做人基石”一直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我们认为,“传承翰墨文化”是书法教育的显著特征,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它强调,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应确立文化育人的意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用博大的精神文化影响人、培育人。我们重视让学生从小写好汉字、修习书法,这既是让学生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做人基石”,是我们实施书法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所谓“做人基石”是指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意志品质和人生智慧。我们强调“基石”概念,就是要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准确把握学校整体发展的方向,有效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近年来,我校在实践书法教育这一办学特色的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东里学子具有浩气、质气、风雅之气,坚持“让师生从各自的起跑线上跑出自己的精彩”这一教育质量观,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体优化、和谐共处、互为补充的三级课程建设框架。
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索,我们要让学生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够在文化的氛围里育美养行、通慧养性、启智养德,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这也是我们推动校本课程研发的核心动力。
整合课程 以人为本 制定校本课程目标
1.以完善三级课程建设为基础
校本课程的开发强调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发展,要求将国家课程标准与学校地域资源结合与融合。因此,我们明确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立足于弥补国家课程之不足的基础上,谋求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协调一致和均衡发展,其内容无论从难度上,还是从选择与组织上,都应该相互协调、相互平衡,整合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有机整体。
在学习实践中,我们整体推进三级课程建设,注重三级课程的有效整合。夯实国家课程,注重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保证课堂教学实效,落实双基要求,为学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形成一种动态的、创新的、整体的教育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丰富、深化书法教育的办学特色,逐步建立起具有学校特色、充满活力、开发与共享结合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形成学校教育内涵发展新的增长点。
2.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根本
创新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丰富学生体验,扩大学生认知,促进个性发展。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充分体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课程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凸显特长,积极培养有个性、有特色、学有所长的未来人才;使教师在参与课程的研究中专业化素质得到提升,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群体。学校以书法教育的育德、启智、健体、审美为目标,在原有的学科特色基础上,在以书法为核心的翰墨文化背景下,开发出了校本课程体系。该体系包括书法基础类课程、文化拓展类课程、主题活动类课程、体育运动类课程。
在校本课程的研发过程中,我们既注重发展学生又注重成就教师,将书法教育的课题研究与课改实验进行有机整合,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制定出了以“写好中华汉字、传承优秀文化、奠定做人基石”为课程目标的翰墨文化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力求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内外相通 动静结合 设计校本课程内容
1.自主创编 书法校本
我校书法基础类课程主要是以中国文字及书法艺术紧密相关的课程内容。校本课程每周一节大课:书法课翰逸墨舞;每日一练:(每天20分钟)墨香时分;部分年级开设的《有趣的汉字》。
学校为了进一步深化特色,在立足学校实际的基础上,对原有教材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编写出了包括书写技法篇、人文修养篇、作品鉴赏篇三个系列篇目的《天坛东里小学书法校本教材》。在书写技法篇中,我们为低年级学生创编了“写字手指操”“写字要领小儿歌”等;在作品鉴赏篇中,我们编写了书法壁画、艺术走廊的解说词,介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字的几大演变及名家名作,让学生体会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总之,在基础性校本课程建设中,学校倡导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技能、情感等全面、和谐发展,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写为主线”的写字课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构建起“导入新课—示范模仿—边讲边练—品评巩固”的基本框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观察激趣—讲练结合—展示评议—梳理延伸”的教学模式。语文课与写字课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而且使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也能写出初步具有硬笔书法韵味的汉字。
2.拓展研发 文化校本
学校在编写《天坛东里小学书法校本教材》的基础上,拓展研发了文化拓展类课程——以“琴棋诗书画印茶”为主要内容的系列课程:国韵悠扬(古筝课)、黑白经纬(围棋课)、古韵今风(古代与现代相结合的诗文诵读)、翰墨飘香(写字课)、金石风骨(篆刻课)、水墨丹青(国画课)、松涛煮雪(茶艺课),这些校本课程的开设,让传统文化开启学生的心智,涵养学生的人格,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文化拓展类课程,就是以学校书研会和德育为核心,以任课教师为主力,成立多个课程开发小组,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最终形成文化拓展。
如在国韵悠扬校本课程中,学校充分挖掘书法教育呈现的中华民族文化特性,开设民乐特长班,聘请民乐老师来校辅导学生演奏,让学生在古声古韵中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的修养;在黑白经纬校本课程中,学校聘请专业师资开设围棋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棋中增长智慧、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发展丰富 活动校本
主题活动类课程,主要指在不同年级开展的不同主题的书法教育特色活动。在保障文化拓展类课程每周一节的基础上,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做到课内外结合,我们还借助地域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发出了活动类校本课程。
学校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开设的课程有:一年级“娃娃讲汉字”——通过学校书研会邀请学生代表录制《娃娃讲汉字》,讲解文字的演变过程;二年级“龙潭赏龙碑”——依托龙潭湖公园中龙字碑林这个资源,让学生了解汉字六大书体的特点;三年级“古道品茶香”——让学生走进“一品古道”茶楼,感受汉字书法与茶文化的交相呼应;四年级“天坛寻书迹”——组织学生寻找天坛公pvVy64bfZejpUKsBqdut/w==园里留下的名家书迹及流传久远的书法墨迹,引导学生赏析不同书体的变化万千,风格特点;五年级“故事话牌匾”——组织学生寻找身边的“同仁堂”“六必居”“全聚德”等中华老字号、老店铺的牌匾,展示牌匾故事,感悟蕴含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六年级“太学访圣贤”——在大成殿孔子雕像前,学生们通过祭拜孔子,观赏祭孔礼乐表演,诵读论语等内容,接受传统礼仪的熏陶。
学校还利用“郑彦伟老师书法教育工作室”这个我校特有的资源,拓宽课程实施的途径:开设书法特长班,聘请书法教育顾问——少年宫袁强老师、青年书法家郭宝庆老师辅导软硬笔特长生;开设篆刻特长班,聘请我校书法教育顾问——青年书法家邹忠飞老师辅导篆刻特长生;开设民乐古筝演奏特长班,聘请民乐老师来校辅导学生学习,让孩子们在古乐声中提高自身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
这一个个年级特色课程、一次次特色活动,在依托写好规范汉字的基础上,更使学生倾情于那一方神秘的汉字田园,于笔墨纸砚的磨擦交响中寻求着自己的个性之美。
4.动静结合 体育校本
体育运动类校本课程是为了在我校积极推进阳光体育活动,除了完成国家体育课程之外,基于学生的需求,强健学生的体魄,焕发他们的朝气与活力,开设的“棒行天下”棒球校本课程。
今年我校一二年级的棒球队在2013年“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棒球比赛”一二年级组T-BALL比赛中,虽没取得理想的成绩,但小队员们在比赛中享受到了棒球带来的乐趣,领悟了棒球运动的精髓,更懂得了感恩。
这支成立不足三年的棒球校队在今年三月份参加了“2013年MLB PLAY BALL!全国五城市青少年棒球联赛北京赛区”A组的比赛,这是北京市小学棒球最高级别的比赛,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绩。他们七月份又远赴广东参加了全国甲级联赛和“熊猫杯”国际邀请赛均获得第六名。
这四类校本课程的建设以翰墨系列课程为基础,彰书法精髓,显文化底蕴。从实践中,我们感受到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在于灌输,而在于熏陶与浸润。
未来,东里小学将继续在传承与创新中汲取千年的文明智慧,精心绘制书法教育的美丽画卷,用墨香浓郁的多彩课程扮靓学生美好的童年,成就属于我们学校的别样精彩!
□ 编辑 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