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由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的容量、难度、要求以及学习方式等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学生在学业上面临较大的压力,经常会出现无所适从的感觉。此外,一个人是否能够成才在于能否较早地、理性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长处、短处与兴趣点,并以此做出自我发展的规划。在这一方面,相比于欧美国家的中学生,中国学生缺少对未来明晰的发展规划,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
作为北京市第二批自主排课实验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从2012年开始在必修课时段开设了学生发展指导课,旨在帮助学生从高中伊始就做好人生规划,为未来做好铺垫。
基于六种能力的课程规划与设置
学生发展指导课以发展力为核心,从领导力、创造力、学习力、健康力、规划力和文化力六个方面入手,对高中学生全面展开人生规划方面的指导。这是一门新开发的课程,涉及领域广泛,每班每周1课时,每学期约15讲。为了更好地实施该课程,我校组建了学生发展指导课教师研发和授课团队,由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任课教师共同承担授课任务,必要时还外聘专家和教师进校授课及指导。
面对高一的学生,我们在六个方面的课程中都设置了相应的内容版块。
规划力:适应高中的学习与生活及选课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简介、学习阶段性小结与归因分析(一)、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习阶段性小结与归因分析(二)、文理分班指导。
健康力:认识自我(一)、认识自我(二)、情绪调试与积极心态(一)、认识自我(三)、生存教育、健康与生活(一)。
学习力:物理、化学、英语、语文、数学学科学习方法探讨与指导。
创新力:研究性学习开题与科技素养的培养、科学小论文撰写、学生研究成果展示。
领导力:领导力课程知识讲授、领导力实践活动、军事讲坛、时事风云。
文化力:表演与展示(一)、视觉艺术(一)、国学、表演与展示(二)。
三类特色课程实施
迄今为止,学生发展指导课已实施一周年。下面就规划力、领导力和创造力三个方面简述该课程在我校的实施情况。
1.做好人生导航的规划力课程
规划力培养方面,我们以引导学生顺利度过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期,并在如何进行高中阶段短期和长期规划方面进行了指导。学生通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判断自身条件、优势、兴趣、特长的能力,此时,对学生施以人生规划教育,对其今后自身发展能起到导航的作用,并切实使之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生存能力——规划力。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规划力课程。
积累与发展系列。近年来,根据我校高三学生在总结高中生活、自身发展历程、选择院校和专业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指导学生在三年生活中注意自己点点滴滴的变化,从中提炼出自己个性发展和特长方面的成果。
专业介绍系列。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一般是停留在语文、数学、物理、生物这种简单的层面上,这会造成认识比较粗糙、理解比较宽泛。通过选取一些院校专业的课程列表,帮助学生从中分析相关专业,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及早确定自己的兴趣点,并制定具体的长短期学习目标,为实现未来的专业梦想打好学科基础。
院校介绍系列。许多学生和家长都根据分数选报学校,但事实上不管分数高低,每个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考研、专业发展、出国留学等不同方面都各有优势。这种区别影响到学生以后的生涯发展和规划。院校介绍系列课程对于院校特色、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前景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和家长中走出误区,选择到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文理分科指导。多年的重理轻文,即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观点的蔓延,导致许多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理工类学科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改投”文科阵营,希望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取得分数。但是,随着文科考试越来越灵活,这种“死记硬背”的路子也越走越难。学生选择文理分科时,还是要依据自身条件与优势来选择。
自主招生指导。近几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逐渐成为高考升学体系的重要辅助和补充。尤其是2014届高考将缩减各项照顾加分和报送政策,所以学生的特长如何体现、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提供给高校、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将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现在,教育部对于自主招生的调控趋势越来越明显,即甄别学生的学科特长,突出其学科能力,规避高考带来的一定程度上的总分选拔策略,为适合学习特定学科的学生提供升学帮助。我们认为,这是基于学生自身特点开展的生涯发展活动。因此,我们将在高二年级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自主招生指导。
志愿填报指导。在高三阶段,学生需要借助自己期中、期末、一模、二模等考试成绩来确定自己如何填报志愿,这涉及前面我们提到的诸多问题,还有对填报政策、录取政策等方面的细节需要深入理解。在这种关键阶段,我们要尽可能提供以往事例、资料来为学生引领方向。
职业体验指导。通过借鉴日本中学生的职业体验教育模式对我校学生进行职业体验教育。所谓职场体验,就是学生通过到事务所等参加劳动,进行职业体验、了解工作实际,并与劳动者接触的学习活动。实行职场体验的目的是使学生们对各种工作的性质更加明确,从而定位自己的志趣方向。
总之,我们希望规划力的相关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做好初高中衔接、尽快适应高中学习,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文理,并通过自招、报考等指导为大学专业及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好铺垫。
2.面向全体的领导力课程
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把领导力的构成归结为洞察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四个方面。为了培养学生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我们设置了如下课程:
实践课程。在理解领导力概念的基础上,开设领导力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比如通过军训、运动会、歌咏比赛、才艺展示、野外拓展训练等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我们通常注重培养少数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的领导力,但是,领导力的培养仅仅停留在少数优秀学生身上是不够的,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把它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素质给予重视,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潜在的领导力,并通过实践活动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在中学阶段发挥自身的领导力,切实增强自己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军事讲坛。在领导力的培养方面,我们不仅聘请了国防大学军事教官房兵教授进校讲解百年航母、陆战新思维等课程,还充分挖掘了本校教师的资源,比如体育组孙丹老师开设了军事讲坛,讲解了飞机、战斗机、枪支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了武器发展的历史及目前我国及世界各大强国的武器研发状况。
时事风云。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关注各国时事,并根据本国情况做好应对措施。针对变化莫测的时事风云,我校政治教师出身的金晓丽书记亲自上阵给学生开设了时事风云系列课程,帮助学生分析各国现状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演讲与口才。一名领导者是一个国家的代言人,他的口才与风度在一等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外交政策,因此,口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口才,我们主要聘请语文组的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专门开设了演讲与口才系列课程,并通过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模拟招聘。我们通过模拟联合国、学生公司、模拟招聘等课程及活动调动学生实践领导力的培养。模拟招聘不仅让学生了解应聘流程,为将来求职做好准备,还注重培养学生鉴别人才的能力,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担任领导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培养领导力的平台,我们将带领学生进入500强企业进行考察和实习,并邀请知名企业招聘部门领导进行模拟招聘指导。
3.走向未来的创造力课程
传统课程中的创造力培养。任何课程都可以注重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包括数学、语文、外语、人文、科学等传统课程。59y2HtTSmmM2mPfrffHybDucpU8n3sr9/jsX710+DSU=不同学科的教学设计环节中都可以加入让学生发挥其创造力的空间和环节。所以,广义上任何学校内的传统课程都可以包含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都是创造力课程的一部分。
创造性课程中的创造力培养。创造性课程通常包括科技类课程、设计科学作品、进行科学实验、创作艺术品或进行研究性学习等。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完成预设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完成预设目的,鼓励学习成果的新颖性。教师通常只给予方法和方向的指引,并不直接告诉具体答案,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去创新探索。
创新思维训练课程。这类课程通常在于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新颖性。训练中,教师通过经典的创造性案例分析和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等形式,强化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力求打破思维定势,让学生体会创新的内涵,加深对创新精神的理解,提高个人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创新力培养方面,我校已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了科技小论文撰写的指导,今后将从实践角度出发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创办创新思维野外生存训练营,并建设专业教室,聘请大学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鼓励学生进行机器人制作等创新科技活动。
我校的学生发展指导课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我们将不断总结和改进课程设置,争取早日形成完善的校本教材。总之,我们将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完善学生发展指导课,努力帮助学生尽早做好人生规划,实现他们的人生梦想。
□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