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公熊将一根竹棍搁在树蔸上,推过去,拉过来,拉过来,推过去,口中发出“呼——呼——”的声音。
小公野猪拿着一只破瓢,用蹄子敲敲,对小公熊说:“这道裂缝好长!用力拉!”
“呼——呼——呼——”小公熊拉得更起劲了。
树蔸边有一块大石头,上面搁着一团湿泥。小公野猪抓一把泥扔进瓢中,糊住裂缝,交给小母鹿说:“补好了,交钱!没有钱,山货也行。”
小公熊舔一下嘴唇,向往地说:“最好是蜂蜜!”
小母鹿说:“我要装点水,看漏不漏,漏的话不给钱。”
“喂——”这个声音来自上方,又尖又细,“你们在干什么?”
三头小兽齐齐抬头,只见小母猴蹲在树枝上,耳朵上别着金银花,手里拿着一只竹篮,里面装满了金银花。
在毛角坳,猴子一家最爱金银花,他们爱饮金银花茶,爱吃凉拌金银花,爱喝金银花玉米粥,还把金银花晒干拿到圩上去卖。一到金银花开的季节,猴子一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采集金银花。
小母鹿说:“我们在补锅。”
小公野猪说:“我是补锅匠,小公熊拉风箱。”
小公熊说:“这个树蔸是风箱,这块石头是火炉,泥巴是熔化了的铁水,用来补锅的,这只瓢就是锅。”
小母猴跳下地,对小公熊说:“没有你这么拉风箱的。拉风箱要坐在小马扎上,一边拉一边唱:‘补锅哎——补锅哎——不要小看补锅匠,祖师曾经补过天!’”
小公熊说:“你吹牛!”
小母猴说:“女娲补天你没有听说过?很久很久以前,天是靠不周山支撑的,水神共工撞崩了不周山,天塌了一块,天河的水漏到人间,发生了大水灾。女娲炼五彩石把天补好,又斩下神鳖的腿把天重新支牢。后来女娲又教人们补锅,成为了补锅匠的祖师,不信你赶圩去问补锅匠。”
小公熊咬着爪尖,十分郁闷,“我爷爷不许我下山……”
小母猴对小公野猪说:“铁水不是你这么炼的,要用泥巴捏一只杯子放在炉火上,碎铁片放在杯子里面炼。锅也不是拿在手上补的,是放在撑架上。你们什么都不知道。”
小母鹿说:“总要亲眼看一看……”
小母猴朝向小母鹿,比划着说:“检查锅子补得好不好,不用水,而是把锅子举起,朝天瞅瞅,不透光就不漏。”
小母鹿说:“你和我们一起玩,你来扮补锅匠。”
小母猴说:“我才不玩假的,我跟香獐阿公去赶圩,补过真的锅。”
小母猴挎着竹篮,翘着尾巴,昂首离qn+kJMcR7ddjxmCH2lgAZQ==去。
小公野猪竖着耳朵高声说:“我们家的锅已经漏了,我妈说了,什么时候让我弄到圩上去补。”
小母鹿甩着小尾巴说:“我妈下次赶圩会带上我,我要穿五色衣了!”
2
与毛角坳隔着几座大岭,有一个名闻湘南的圩集,叫做中和圩。阴历逢三逢六逢九,方圆数十里的乡亲,都要来赶圩。毛角坳的野兽要赶圩,必须跟香獐阿公一起去,此中缘由得从前年中秋节说起。
那天夜晚,大家聚在一起赏月,不知是谁挑的头,说起了赶圩的事。
鹿妈妈说:“瑶古佬(瑶人)爱赶圩,我们扮成瑶古佬,穿五色衣,扎头帕,尾巴藏在裤裆里。”
小公野猪说:“扎头帕遮不住脸和嘴巴,我们耳朵又大。”
野猪妈妈揪着儿子的耳朵说:“耳朵大是用来听的,长辈说话,小孩子不许多嘴。”
豹大叔说:“扮吉祥物蛮好,你看电视里,运动会有吉祥物,商场门口也有吉祥物——人真是奇怪,他们把野兽当吉祥物,却不爱护野兽。”
猴妈妈说:“吉祥物大城市才有,乡下人爱舞狮。”
“舞狮只能是春节。为什么不扮成瑶古佬,戴个头套?逢年过节,乡下小孩要戴头套扮老头老太,扮唐僧师徒,扮济公和尚。”说这话的香獐阿公,会做青面獠牙的山鬼头套,用来吓唬猎人。最近几年,猎人不再上山,他的头套也派不上用场了。
小公熊的爷爷瘸腿老熊泼冷水说:“戴头套赶圩?哪有这样的怪事!还是不要赶圩的好,跟人打交道,很危险的。”
香獐阿公很不服气,“卖头套的戴头套,有什么奇怪?明天十六,我要到中和圩去卖头套,这件事我想了很久,五色衣都预备好了。”
第二天早上,香獐阿公扮成瑶古佬挑着一担头套出发了。大伙儿送他到坳口,祝他一路平安。豹大叔说:“你早点回来,要是天黑了你还不回来,我们就去找你。”
不等太阳下山,香獐阿公毫发无损地回来了,头套卖出好几个,买了许多糖果,不论小兽大兽老兽,个个分到一大把。
从此,野兽们——尤其是兽姑娘兽太太——轮流扮成瑶古佬,跟香獐阿公下山赶圩,除了卖头套,还卖山笋、蘑菇、毛栗、木耳、药草、石膏……买回来布匹、针线、电池、灯罩、火柴、玩具、肥皂……一切瑶古佬有卖的,他们也有卖;一切瑶古佬要买的,他们也要买。
日子长了,人们都知道深山有个毛角坳,那里的瑶古佬总是戴着头套来赶圩。
不消说,毛角坳家家户户都添置了五色衣。如果你见过五色衣,你就知道,这种五彩缤纷的瑶服是一针一线绣起来的,不到下山的日子,野兽们哪里舍得穿。
3
小公野猪回到家,野猪妈妈正在绣花。
野猪妈妈瞅一下墙上的挂钟,奇怪地说:“这么早你就回来了,我还没做饭。”
小公野猪说:“我渴了,回家烧茶喝。”
“小孩子喝什么茶?哪里没有山泉……”野猪妈妈满脸忧疑,“你是不是在外面闯祸了?老实交待!”
小公野猪从鼓鼓的口袋里掏出一把金银花:“我要烧金银花茶。小母猴说,她家天天喝金银花茶!”
不等妈妈答应,小公野猪跑进厨房。
在毛角坳,家家户户用竹子把甘甜的山泉引到厨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小公野猪把口袋里的金银花全掏出来,放进铁锅,去接山泉。
野猪妈妈进来说:“我来烧,这个锅子有个漏眼……”
小公野猪说:“我晓得。”
漏眼在铁锅侧边,每次炒菜,野猪妈妈都倾斜着把铁锅搁在灶上,避开漏眼。好几次,小公野猪央求妈妈说:“这个锅该补了,让我跟香獐阿公去赶圩吧。”每次妈妈都说:“将就将就,实在不能用了再去补。”
看着儿子把铁锅倾斜着放在灶上,开始生火,野猪妈妈回到堂屋继续绣花。绣了一会儿,厨房传来很响的“噗嗤”声,野猪妈妈跑过去看,啊呀,满屋烟雾,铁锅里的水漏光了,柴火熄了一大半——原来是锅底破了,那个窟窿可以钻过一只小老鼠。
野猪妈妈查看一下大窟窿,咆哮着说:“你干的好事!”
4
鹿妈妈在门前洗衣,小母鹿捋着袖子说:“妈,我替你洗衣服!”
鹿妈妈说:“你洗不干净。”
小母鹿说:“妈,我去帮你洗碗。”
“不要——”妈妈摇着满是泡沫的前蹄,“那套细瓷碗蛮贵的,你打烂一个好比在我心头割一块肉。”
小母鹿实在无事可做,就说:“妈,我给你捶背吧。”
“你自己玩去!”妈妈看到小母鹿不肯离去,觉得她很不对劲,“你有什么话就说,别拐弯抹角。”
小母鹿眨巴眨巴大眼睛,向妈妈撒娇:“妈,你说过的,下次赶圩要带上我。”
“你是想穿五色衣了吧?”鹿妈妈眼珠子一转,似笑非笑地说,“明天是初九,你去跟香獐阿公打个招呼,明天一大早,我们跟他去赶圩。”
“我先去试一下头套!”
小母鹿纵身跃出好远,又纵了几下,妈妈就看不见了。
在通向香獐阿公家的石板路上,小母鹿看到小公野猪左摇右晃地走在前面,就追上去,问他去哪儿。
小公野猪说:“我去香獐阿公家,我妈让我明天去补锅。”
小母鹿喜出望外:“我也是去香獐阿公家,我和妈妈明天去赶圩。”
香獐阿公的家是一幢小木楼,大门紧闭,挂着铁锁。到了门前,鹿眼和猪眼轮流从门缝朝里瞅,只见墙上挂着好多头套,墙角放着箩筐和扁担,那是香獐阿公用来挑头套的。
他俩坐在门槛上,等到天快黑了,香獐阿公仍然没有回来。豹大叔大步流星从门前经过,看到他俩,就问:“你们在等香獐阿公?”
小母鹿说:“我们明天要去赶圩,我妈也去。”
“你妈骗你的!”豹大叔大笑不止,白色的长须在抖动,浑身的金钱斑也哆嗦起来,“香獐阿公出远门了,恐怕要下个月才能回来,这事你妈知道。”
小母鹿很是气恼。等到豹大叔走远了,她对小公野猪说:“我妈骗了我,我也可以骗我妈。明天我私自下山,替香獐阿公卖头套,早去早回,我妈根本不会知道。我妈见我不回家吃中饭,大不了说我几句。你敢不敢去?你要是不敢去,我一个人去——”
小公野猪说:“我当然敢去。我知道路,从坳口那条路一直往东,翻过几座山就到了,最后那座山是宝峰山,山顶有个望亭。”
小母鹿说:“我也听说,中和圩就在宝峰山下。”
小公野猪犹豫一下,说:“告诉你吧,为了下山补锅,我故意把我们家的锅敲破了,我妈揍了我一顿,我是赌气来找香獐阿公的。”
小母鹿说:“明天早上我们在这儿会合。”
小公野猪拽了拽铁锁:“我们进不了门……”
小母鹿拉着小公野猪绕到楼后,指着楼边那棵大枣树说:“你看,那个枝条挨着二楼阳台。我们去叫小公熊,他从树上跳到阳台上,下楼打开后门,我们就进去了。赶圩回来,我们把箩筐和扁担放回原处,把卖头套的钱放在箩筐里,你和我从后门出来,留下小公熊关门,然后他从阳台爬树出来,神不知,鬼不觉。”
5
天空阴云密布,仿佛成群结队的灰色巨兽,向着西北方奔驰。山谷山腰白雾飞腾,鸟儿在雾中啼鸣,偶尔有一两只飞isZMvqOtEBX3Z75x3aXrxA==出来,被阴云的阵势唬住了,又迅速钻入白茫茫的世界。远处的山林在雾中若隐若现,神秘莫测。
三个戴着头套穿着五色衣的小瑶古佬走在山脊小径上。前头那个身材单薄的,头套是观音菩萨,脖子上还有银项圈。中间那个壮实的,头套是沙和尚,挑着一担箩筐,筐里也是头套。后头那个小胖墩,头套是猪八戒,手提一口破锅。
你肯定猜到了,他们是小母鹿、小公熊和小公野猪。
小公熊和小公野猪的五色衣是黑色的,只在领子和袖口压着窄窄的花边。小母鹿的五色衣,红色打底,花团锦簇,色彩比彩虹还要鲜艳,图案比蝶翅还要精致。小母鹿忍不住摘下头套,翩翩起舞,对着山谷呼喊:“赶圩喽,赶圩喽!”山脊风大,衣襟飘扬,她感觉自己快要飞起来了。
小公熊放下担子,对小公野猪说:“你来挑一下,我肩膀都压痛了。”
等小公野猪挑上担子,小公熊说:“你们两个倒好,都有新衣服穿。”
小公野猪说:“我的衣服看起来新,过年的时候穿过的。”
小公熊随手拔一根草叶叼在口中,不再说话。他穿的是瘸腿老熊的五色衣,又旧,又宽大,难看死了。更让他恼火的,是爷爷压根儿不让他下山,他也是偷偷溜出来的。
云层更低了,扔一颗小石子就可以击中。世界更为灰暗,才是上午,却如黄昏。快要下大雨了。小兽们加快了步伐。老天却故意为难他们,山风忽然变凉,大雨倾盆而下,打在地上、树上,到处冒烟。
云层高处透来亮光,一闪又消失了,几秒钟后,雷声隆隆,像是千百个锣鼓在远处敲打,而后雷声越来越大,群山微微颤抖,天穹喀喀作响。顷刻之间,雷声消失,风也住了,空气变得稀薄,天与地屏住呼吸,互相逼视。紧接着,一道炽白的电光划破云天,照得大地面色苍白。小兽们尖叫起来,震耳欲聋的巨雷在头顶炸响,吓得他们扔下担子,沿着山坡下到低处,藏身在悬崖底下。
这么一折腾,衣服湿了,还粘了污泥。
小母鹿快要哭起来了。
小公野猪说:“天河都漏了,你还哭……”
小母鹿红着眼说:“谁叫你故意打破铁锅?我妈说过,打破铁锅,天河会漏。”
又是一道闪电。
小公熊说:“雨会停的,你看闪电,那是女娲在补天,补好就不漏了。”
6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大雨住了,云也散了,天空清澈平滑,像一个崭新的大锅罩在上方,淡黄色的太阳刚过天顶,像一个饼子贴在锅底,慢慢地烤着。
小公熊说:“你们看,女娲把天补好了。”
小兽们爬到山脊,挑上担子,提上破锅,翻山涉涧,中间歇了好几次,快到下午两点终于来到宝峰山顶。倚着望亭栏杆俯瞰,山脚果然有一个圩市,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把把为货摊遮雨的大花伞像是雨后长出的蘑菇。
小兽们欢呼起来。
他们戴上头套,互相提醒说:“下山就碰到人了,走路腰要直。”“你们把蹄子放在口袋里。”“你的爪子要扶扁担,用汗帕包住。”
圩集入口有一家面馆,是一对中年夫妻开的,老板又瘦又高,面向大街揉面团,老板娘又白又胖,正在擦桌子。
看到三个小瑶古佬,老板高声说:“你们是毛角坳的吧?怎么大人不来?”
小兽们第一次跟人打交道,都很紧张,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是小母鹿羞涩地回答:“大人有事……”
老板招招手,说:“快进来,一路上饿了吧,快来吃面条!”
小母鹿说:“我们要卖掉头套才有钱。”
老板娘出来,拉着小母鹿的衣袖说:“毛角坳的头套多有名啊,毛角坳的小孩子吃面条,我不要钱!”
小兽们看出面馆老板娘是真心实意的,肚子又饿了,就进入店中。老板用木盘端来三碗面条,小兽们这才发愁:戴着头套怎么吃面呀?而且它们的蹄子爪子要不就放在口袋里,要不就包着汗帕,怎么拿筷子?
面馆里的客人都朝这边看过来。
老板娘对客人们说:“你们不知道,毛角坳的头套很神奇,头套里面还有头套!”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老板娘摘下了小公熊的头套,小公熊想起身逃跑,却被老板娘摁住肩膀,不能动弹。老板娘说:“他戴着熊头套,不影响吃东西——他还戴着熊手套呢!”她解开小公熊包手的汗帕,举着那只黑毛爪子说:“大家看,像不像真的?!”客人们都说:“像!”“像极了!”“会拿筷子吗?”
小公熊拿起筷子,大家都鼓掌。
小母鹿和小公野猪不再顾忌,也摘下头套,
老板娘很高兴,对孩子们说:“吃吧,吃吧!毛角坳的来赶圩,都在我这里吃面条。”
三头小兽开始吃面条。真香啊,汤里放了好多芫荽,还有豆豉和五香八角。
客人们围过来,赞叹说:“毛角坳的头套多么神奇啊!”“这是仿真头套!”“手套也是仿真的!”
老板娘声明说:“仿真头套是不卖的,你们要买的话,就买箩筐里的头套。”
老板娘的话起了大作用,客人们争相买头套,外面过路的也进来买,箩筐里的头套很快就卖光了。小兽们自己戴的头套也卖掉了。
该去补锅了,小母鹿问老板娘:“在哪里补锅?”
老板娘说:“我带你们去。”
老板娘领着小兽们上了街。赶圩的人摩肩接踵,老板娘一边走一边嚷:“让一让啊,毛角坳的孩子们来赶圩啦!”
她这么一嚷,前面的人立即分开,给孩子们让路。大家看到穿着五色衣的小兽,全都露出友好的笑容。
一个画糖人的叫住老板娘说:“等一等,我给毛角坳的孩子们画糖!不要钱!”不等老板娘回答,他又对小兽们说:“转一下指针,先转的先画!”
画糖人的小摊一半是石板,一半是罗盘,罗盘上画着各种植物、动物和人物。小公野猪忍不住伸手一拨,中间那根竹针转动了好几圈,缓缓停下,恰好指着猪八戒!
“我要猪八戒!”小公野猪跳了起来。
画糖人的从热锅里舀一勺金色糖浆,在洁白的石板上画。小兽们看得目不转睛,他们早就听说圩上有画糖人的,早就想亲眼看一看,亲口尝一尝了!
画糖人的手在石板上方灵活地移动,时而盘旋,时而颤抖,时而来回画弧线,糖浆拉成丝线在空中舞动,一沾石板立即定型。很快,猪八戒现身了,还扛着一把九齿钉耙!真是惟妙惟肖。画糖人取出一支竹签,涂上糖浆,压在猪八戒的大肚皮上,用小铲子轻轻地将它从石板上铲下来,递给小公野猪。
小公野猪看都看不够,哪里舍得吃!
画糖人的又给小母鹿画了一只凤凰,给小公熊画了一只蜻蜓。小公熊早就在流口水了,一拿到蜻蜓就咬掉它半个翅膀。画糖人的冲小兽们眨眨眼,别有意味地说:“只要是毛角坳的孩子,不管是人还是兽,我都不要钱。”
告别了画糖人的,老板娘领着小兽们继续前进,仍然是一边走,一边嚷:“让一让啊,毛角坳的孩子们来啦!”
前面的人纷纷让路,好多人跟着他们一起走。
一个骑在父亲脖子上的小男孩嚷嚷着说:“爸,爸,小野兽来赶圩了!”
父亲说:“他们也是小孩子,跟你一样是小孩子。”
小公熊咬着小公野猪的耳朵说:“人们认出我们来了……”
小公野猪愣了一下,说:“认出来就认出来。”
在桥头,小兽们看到一个爆米花的,脚步迈不动了,像是鞋底被粘牢在地上——那个黑不溜秋的铁葫芦多有趣呀,爆米花的把它架在火上,不停地转动,不停地添柴。边上有一条长长的布袋,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铁葫芦手柄那头有一个气压表,盖子那头有一只铁鼻子,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爆米花的看一看气压表,对小兽们说:“你们来得正好,我要爆米花了!”他把铁葫芦提下来,把长鼻子那头放在布袋里,对小兽们说:“捂住耳朵!”小兽们赶紧捂住耳朵,睁大眼睛,只见爆米花的用木棒隔着布袋猛敲一下铁鼻子,轰!一声巨响,长长的布袋一下子鼓起来,通体冒着香甜的白雾,又慢慢瘪下去。
爆米花的把布袋提起来,往簸箕中一倒,哗哗哗倒出一堆玉米花。他叫小兽们扯开口袋,给每一个口袋塞满玉米花。小母鹿要给钱,他乐呵呵地说:“这次算我请客,不要钱。下次再说,下次再说。”
7
过了桥,小兽们见到了补锅匠,一个戴老花镜的老头儿,头发、胡须白花花,眉毛几乎没有了,正用泥巴捏杯子,身边放着好几口等待修补的大锅小锅。
补锅匠摘下老花镜看着小兽们,那神情,好像早就知道他们要来。不等老板娘开口,他拿过小公野猪的破锅,戴上老花镜检查一番,说:“这么大的窟窿,很少见,不过没关系,补得起来。我先帮他补——你们没有意见吧?”在边上等候的顾客都说:“有什么意见!”“让毛角坳的小孩子先补!”“毛角坳路远。”
小兽们打量着真正的补锅行头,都很稀奇。
小公野猪拿起那只泥杯,说:“这种泥巴毛角坳也有!”
补锅匠说:“这是胶泥,先用锤子反复捶,捶出胶性,要不然,一烧就开坼。”
补锅匠把小公野猪的破锅放在三脚撑架上,找了一块铁片——那是破锅的碎片——放在锅底大窟窿那儿比一比,又换一块铁片再比一比,用三个夹子把它嵌在大窟窿当中。
小公野猪指着边上那个小洞眼说:“这里也要补。”
补锅匠说:“我看到了。”
补锅匠用小铁锤的尖头轻轻地敲打小洞眼,把它扩大。
小公野猪不解地问:“为什么要这样敲?”
边上一个人说:“他把漏洞敲大一点,就可以多收钱,他总是这么干的。”
好多人笑起来。
补锅匠严肃地说:“毛角坳的小孩子来补锅,我不要钱。这个洞眼是锈出来的,边缘有锈,不敲一下补不牢。”
接下来,补锅匠把一些碎铁片放入泥杯,把泥杯搁在炉子中央。看到小公熊对风箱感兴趣,补锅匠说:“拉呀,用力拉!”小公熊用力拉,补锅匠又说:“不要急,一下一下拉,要有节奏。”小公熊拉了几下,找到了节奏,很自豪,就问补锅匠:“你拉风箱要不要唱歌的?”“唱的呀,我教你唱——”补锅匠扯开沙哑的嗓门唱道,“补锅哎——补锅哎——不要小看补锅匠,祖师曾经补过天!当年共工打败仗,一怒触到不周山,天河大水往下漏,洪水滔天成汪洋……”
小公野qXJFVx0JjwzC3Rpf9ZP9nw==猪心想,小母猴没有乱说,补锅匠的祖师当真补过天。
小母鹿看到小公熊吃光了糖蜻蜓,在舔竹签,就咬着他的耳朵说:“把这首歌记下,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好唱。”
不一会儿,泥杯里面的铁化成了汁液。
补锅匠右手用长钳夹着小泥匙,左手捧一只湿糠做成的小碟,舀一勺铁汁倒入糠碟,铁汁缩成球形,金灿灿,圆滚滚,酷似金丹。铁锅匠右手换一个破布扎成的短棒,将“金丹”从外面摁在铁片和大窟窿之间的缝隙里,用棒头从里面抹扫,棒头冒出火苗,铁汁却凝固了,变成一个火红的疤,而后渐渐变暗。
补锅匠费了十几勺铁汁才补好大窟窿,那个小洞眼一勺铁汁绰绰有余。
此时已经四点钟,赶圩的人陆续离去,街市变得空旷起来。
老板娘对小兽们说:“早些回去吧,你们要翻几座山。”
8
老板娘把孩子们送到宝峰山下,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郑重地说:“毛角坳有一头瘸腿老熊,你们认识吗?”
小公熊说:“那是我爷爷。”
老板娘说:“我猜也是的,你跟他很像。这封信转交你爷爷,不要弄丢了。”
老板娘目送孩子们上了山,这才回头。
孩子们到了山顶望亭,恋恋不舍地望着中和圩。青砖黑瓦的圩镇如同一枚巨大的黑宝石,那条穿镇而过的小河就像银色的链子,这是一条多么美丽多么神奇的项链啊,简直无与伦比。
小公熊说:“我们也补过锅了,我们还见过了画糖人、爆米花!”
小公野猪敲一下铁锅,自豪地说:“这个窟窿特别大,特别难补!”
小母鹿看着左手完好无损的糖凤凰,右手失去了钉耙的猪八戒(这是小公野猪送给她的,小公野猪只吃掉了钉耙),感动地说:“想不到人这么好……”
小公熊说:“你们不知道,面馆老板娘摘下我的头套,我吓坏了。我爷爷说,人是最可怕的动物!你们知道的,我爷爷从来不下山。”
小母鹿说:“你爷爷吓唬你的。”
“我爷爷不是吓唬我。”小公熊停了一下,眼中流出恐惧的光,“从前我爷爷掉进陷阱,腿折断了,猎人想活捉我爷爷,卖给熊场,他回去叫帮手的时候,我奶奶及时赶到,把我爷爷救了上来……要是我爷爷被卖到熊场,可就惨了,那是活熊取胆的地方,那里的熊成年累月关在小铁笼里,根本不能转身,天天抽胆汁,生不如死……”
小母鹿打了个寒噤,毛全竖起来了。
小公野猪从小公熊手中取过信说:“看一看这封信里说什么!”
小公熊说:“那是我爷爷的……”
话未说完,信封已经被撕开,小公野猪展开信纸,只见纸上写着——
老熊:
您还好吗?
十年前,我曾经伤害了您,十年过去了,您能原谅我吗?那时我被熊场的人骗了,他们说,他们会好好地对待每一头熊,取胆汁的时候,熊根本不会感觉到痛。后来我才知道,活熊取胆,惨无人道,熊痛苦得受不了,甚至把自己的肚皮抓破,将内脏扯出来……从此我再也不打猎,和妻子一起开面馆。
在我的劝说下,我们这里的人都不打猎了,猎枪都交给了派出所。
请您转告老香獐和其他的野兽朋友,他们每次下山,我们都能认出来——哪有戴着头套赶路的人?就算是卖头套的,也是招徕生意的时候才戴一戴。我们一直没有揭穿这个秘密,怕你们不敢下山。最近我们开了一个村民大会,决定向你们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你们下山赶圩。你们的山货非常受欢迎,你们是知道的。只是下次来赶圩,你们不必卖头套了。我们用不了那么多头套,我们想让你们下山才买的——不过,如果你们愿意制作野兽头套,我们会给孩子们买的。
中和圩全体村民
小公熊震惊不已:“原来面馆老板就是爷爷的仇人……”
小母鹿说:“十年以前是仇人,现在不是了,你爷爷会原谅他的。我们快回去,让你爷爷看这封信。”
“我们可以像人一样赶圩,不用戴头套了!”小公野猪非常激动,又不知道怎么表达,莫名其妙地唱起了补锅的歌:“补锅哎——补锅哎——我是小小补锅匠,又爆米花又画糖!”
小公野猪随口把歌词改了,改得狗屁不通,小母鹿和小公熊却很喜欢。他们走在山道上,一遍又一遍地唱:“我是小小补锅匠,又爆米花又画糖!”
发稿/田俊 tian1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