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名著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尤其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精彩,人物众多、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面对这么一部鸿篇巨制,如果仅仅用一节课进行整本书的共读交流,既不会让孩子们深切了解三国这个特定时期的历史风云,也不能真正品味罗贯中用如椽巨笔精心编制的这曲动人心魄的英雄赞歌。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围绕《三国演义》从人物、战争、语言三个不同主题设计并执教了三节整本书共读交流课,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三国演义》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一教:品味人物,感受人物鲜明形象
一、欣赏《三国演义》篇首词,引出主题。
1.课件出示:整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请学生自由读一读。
2.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就像这奔腾不息的长河滚滚地向前流着,无数英雄也伴随着历史的进程最终消逝。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英雄人物,有资料统计,在这本书中写到了1798个人物,今天就让我们在这本书中,在众多的人物中,数一数三国中的英雄人物。(引出本次读书会的交流主题)
二、围绕主题,进行谈话交流
话题一:你认识《三国演义》中哪些人物?
1.指名学生回答、板书姓名,并将姓名写在三国相应的区域内。
2.教师出示五段书中的语言描述,请学生发挥想象,猜出每段文字描述的是书中的哪个人物,并追问对该人物有什么印象。(人物有:刘备、张飞、关羽等)
话题二:你最欣赏《三国演义》中哪个英雄人物?请说出理由,可以举例说明。
重点预设:诸葛亮、关羽、曹操(说说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件以及人物特征)。
话题三:从书中的英雄人物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话题四: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够称得上是英雄?或者说“英雄”应具备哪些条件?
三、教师总结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群英荟萃的时代,三国是一个崇尚勇武、看重智慧的时代。《三国演义》中英雄人物的魅力将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
二教:剖析战争,了解历史真实事件
一、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聊《三国演义》这本书。许多评论家说《三国演义》这本书的艺术成就最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全书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四十多次,而且手法多样,构思宏伟,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让我们走进三国的战场,领略书中给我们描绘的那一场场战争。
二、交流探讨
话题一:《三国演义》中描写了哪些战争?什么战争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引出小说描写最为出色的三大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话题二:聚焦三次战争。
师:三国是一个金戈铁马、龙腾虎跃的时代。往往重要的战争也决定了双方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我们对这三场战争作个比较分析,一起来完成一项填空。
战争名称主攻方应战方双方兵力战略战术关键人物结果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彝陵之战
1.学生填表,填好后进行交流,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2.聊“火攻”: 三次战争中,为什么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火攻”,火攻好在哪儿?
3.以著名的“赤壁之战”为例,梳理出先后运用的计谋(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借东风—火烧赤壁)。
4.再来聊聊实施这些计谋的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
5.小结:赤壁大战固然重要,然而,战前的若干小事件也极其关键,是智慧的较量,是计中有计,一计套一计。它们好比是一个完整链条上的若干环节,缺一不可。
话题三:综观《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为什么我们今天单单交流这三个战争?
1.在学生交流的时候,出示三国形势图。
2.读《三国演义》这类历史小说,我们不仅将目光聚焦在一次战争,局限在对一次战争的深入理解上,还应该综观整本书,整体地来看战争。(教给学生纵观、横看这类读书方法,是阅读历史小说的重要方法)
三教:积累语言,学会表达灵活运用
一、走进故事王国
1.师:同学们认识了那么多三国英雄人物,对战争描写也尤为熟悉,可真了不起!你们知道吗?在人物、战争的背后还有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故事王国,请各组推荐的“故事王”给我们讲一讲。(多媒体出示“走进故事王国”及评分要求)
2.各组代表讲述,评委打分。
3.故事内容:可以讲述自己印象最深的战役,可以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谋略,也可以讲述最让自己感动的“救主”场面,还可以讲述其他情节(如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大意失荆州等)。
评分表
组
次故事王评分标准、单项得分(每项2分)总得分
用普通话,语速适中声音洪亮,口齿清楚故事连贯、完整精神饱满,表情自然语感丰富,角色分明
魏组
蜀组
吴组
4.宣布“故事大王”得主。
二、逛妙语佳句城
1.请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三国成语,说说它们的出处和意思。(每组限时2分钟,每讲出一个成语记1分)
2. 创设语境:我们再登上经典句子城堡去看看。听,周瑜正在高声长叹:“老天既然生了周瑜,为什么又生诸葛亮?”他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样的话,为什么要这样说?(请分在吴组的同学优先回答,其他小组的同学补充)
3. 教师出示自己收集的书中经典佳句,学生齐读,再请学生结合故事中的情况讲讲它们的意思。(也可以讲其他句子,每组限时2分钟,每讲清一个句子的意思记5分)
4.请学生说说知道的与三国有关的俗语、歇后语。(每组限时1分钟,每讲清一条记1分)
三、激发兴趣,拓宽阅读面
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回味了《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了解了一些精妙的词句,初步领略了经典名著语言的魅力。(宣布得分最高的一个小组为本次读书活动“三国通”)鼓励学生阅读《水浒传》《西游记》等文学名著,仔细品读,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更深的感受!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标志,阅读名著是传承优秀民族精神,启迪和发展心智的有效途径。三次执教《三国演义》这本非常有阅读价值的名著,有计划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对书中人物、故事、语言去认识、阅读和运用,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学生在阅读时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也一次次惊叹学生的变化。我能明显地感受到学生们在课堂上阐述的独特视角和辩证分析,以及释放出的一种自信和热情。
阅读名著可以促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观照自己,获得情感的升华和思想的净化。在阅读《三国演义》中,学生们不仅欣赏精彩的人物描写,提高了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学到了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弘扬和培育了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优良美德,尤其是书中英雄形象的赤胆、忠诚、仁义等品格,正在引领学生们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