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英语教师与外籍教师教学风格差异探析

2013-12-29 00:00:00刘利民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11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快速推进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用英语交流日趋频繁,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在我国从事英语教学。外教的概念,是指以英语教学为目的,同时个人母语为英语的外籍教师。现在外教的发展规模以及实际效用正日益凸显,成为我国外语教学领域中新特征的体现,涵盖面十分广泛。通过这种新式教学理念的引入,外语教学的发展出现新的趋势,能够快速提升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以及外语实际运用能力,也符合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

一、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非语言交际教学模式主要是在不进行语言交流的前提下,通过肢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等方式进行交流。其主要探讨的是文化领域差异化表象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也是外教教学的一种潜在方式体现。

1.课堂桌椅摆设的差异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值得探讨,这就是课堂桌椅的摆放形式,也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象。我国采用的方式是“排排坐”方式,英国课堂采用的是“圈式”摆放方法,以教师或者讲台为中心,如果是大课堂,则会分为若干个小圈形式,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学习。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林格伦(H.C.Lindgren)的分析,见下图:

图1中国教师的课桌摆设风格

图2外籍教师的课桌摆设风格

图1的课桌摆放风格是我们所熟知的,也是中国式教学的特点,学生可以进行平等的交流,但是这种方法形式单一,会对交流产生一定的阻碍效果。图2是英国或者欧美课堂桌椅摆设风格,也是外教上课时选择的方式。从中可以体会到,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加强互动,而且体现出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可以进行全体人员的共同交流,包括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值得推荐。

2.教师体态语的差异

在我国,师生关系注重的是师道尊严,教师的权威性不可动摇以及不能逾矩。教师授课过程中要严肃而又含蓄,学生一定要保证课堂的纪律性,同时也要注重自己学习的形象,不能要求个性化的展示,从而达到一种整体和谐而有序的效果。西方人教学过程中正好与之相反,更加注重个性化培养以及创新性理念的教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外籍教师授课方式比较随意,同时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也没有硬性要求。教师更愿意用风趣幽默的形式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互动效果好。这与我国传统教学背道而驰,但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外教的风格更能够被学生接受,而且可以学习到纯正的西式英语,效果显著。

3.教师对课堂监控行为的差异

课堂秩序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要素,我们的教学理念中认为教学环境要保持良好、安静的状态,进而可以按照教师预先备课的方式进行有效率的授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认为只有在有秩序的环境下才能够进行正常的教学。外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他们也要求课堂的纪律,但是侧重于营造欢快、和谐以及活跃的气氛,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会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场地,对于座位等因素没有明确的要求,体现出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譬如,在某校听美籍教师在教授“job interview”场景的口语课时,外教将课堂布置成现场招聘的环境,让学生分站教室的四周,给学生发卡片,然后按照卡片的内容进行教学训练。虽然这种方式和我国传统教学过程中“秩序”要求差异明显,但是教学效果值得推荐。

我国教师在教学互动环节中,更加注重考虑监控的力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秩序的教学互动。这种方式不被英国教学理念所理解,认为是对学生不礼貌的行为。英国教师在进行类似课程传授过程中,通过讨论的结果比较,进而检验教学效果。

二、语言交际的差异

在英语教学中,语言交际模式和非语言交际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化。主要是从教学方法、成绩考核、提问策略、问题修正等方面进行分析。

1.教学方法上的差异

我国教学主流模式采用的是教师为主体,学生必须服从的方式。在具体授课环节中,更加注重教学大纲规定知识的传授,需要体现出严谨完整的系统化特征。与之相对应的是,外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兼客体,教师为辅助的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反对制度化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辅导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期间教师既是知识的引导者,是良师,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益友。

(1)提问策略的差异

教学活动中包括课堂提问的环节,具体的方式分为两种,分别是开放性提问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封闭式提问。前者没有固定答案,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后者需有标准答案,是教学内容考查的重要方式。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国教师更加侧重于封闭式提问,以准确的标准答案作为教学效果的标准,例如:

T:Look at the picture.Where is the boy reading?

S:On the ground.

T:Er no.Look at the sun.He is reading...

S:In the sun.

T:That’s right.He is reading in the sun and it’s bad for...

S:Eyes.

T:Very good.He is reading in the sun and it’s bad for his eyes.

如果从现实的角度分析,教师的提问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的答案。不同的思考角度,其答案的方向差异化明显。上面的对话表明,教师期待着“正确”的答复,并且会加以引导。虽然能够保障教学进度的完成,但是却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从客观角度分析会阻碍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外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愿意选择图文并茂以及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很多外籍教师有一定的简笔画基础,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黑板上简单绘画的方式进而达到创新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价值,同时开展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外教认为,外语学习的第一要义是要突出其交流的作用,这也成为他们教学中所关注的方法。

相比较而言,外籍教师不会用上面例子中的提问方式,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贴近生活自然,又能够阐述学生的个人想法。下面的例子是外籍教师在探讨“Success”时的现场记录。

T:So what do you think of Ms.Kidman?

S1:She is the wife of Tom Cruise.She is very successful.

T:How do you mean?

S1:She is a movie star.

S2:She has a lot of money.(Laugh)

T:OK.She makes money and she is a successful movie star.Does anybody have anything to say about that?

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也是中外英语教师少有的教学共性体现,这就是在进行提问式探讨的过程中,选择的回复策略相近,如选用Yes/No形式、Wh-形式、Or-choice形式、填空形式和双译形式等。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侧重点不同。如填空形式的提问,我国教师采用的比率占17%到42%,外籍教师占7%到14%。

(2)修正错误的差异

关于错误修正方面的分析,通过调研了解到,我国教师重视语言内容以及形式的精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理想的答案,马上纠正。初衷可以理解,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下面是值日生和教师的对话训练。

S:I go to the cinema yesterday and...

T:Pay attention to the tense.Say it again,please.

S:I...

T:OK.What’s the past tense for “go”?

S:(Silence)

在教学中,我国的教师不允许学生在进行工作汇报时出现语法不明确的现象,过于重视语句使用的准确性,有可能会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心理压力骤增。外籍教师碰到这种现象,则会说“Oh,really?You went to the cinema yesterday?”学生的答复也会变得自然,“Yes,I went to the cinema yesterday and enjoyed it.”

英国教育学家Penny Ur指出:“当学生英语水平较低时,如果一味纠正其错误会打击学习兴趣……和徒劳无益的。”这也是我国现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所在,更是外籍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体现。

(3)课堂组织活动的差异

在课程安排上,外籍教师的英语课程时间长度是两节课融为一节课,中间没有休息时间。如果从实际上课的角度分析,要求学生在整个上课时间内严守纪律,这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愿分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活动,在活动中不要求学生必须坐在座位上,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并且可以缓解课程长而带来的疲劳。如pair work,group work以及chorus work等。在国外实际的教学中,将教学场所变成现实的场地,可以想象到肯定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也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所以,称之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如课程中探讨“电脑对人类的影响”时,外籍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上“Advantage”以及“Disadvantage”,进而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后教师进行审定和总结。

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更多的乐趣,进而活跃课堂气氛。通过交流互动,可以领悟到外语学习的作用和效果。外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着遗忘规律,所以这种方式的开展可以更好 地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学过的知识不容易偏废,值得我国英语教师学习。虽然目前国内有不少相关课程开设,但其深度和广度均未能够达到国外教学的这种程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我国部分教师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不重要,但是有七成以上的学生非常赞同这种方式,认为能够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

2.考核方式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体现在教学的考核,成绩的考核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衡量指标。外籍教师在进行成绩考核时方式独特,形式新颖,表现为多样化、多方位以及高频率等特点。他们组织的考试都是按照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总成绩的衡量,成绩的内容覆盖面广,这样既能够考查学生真实的外语水平,同时也起到强有力的监督效果,值得我国英语教学相关工作者学习。

对于考试安排事宜,我国教师选择的方式是事前确定好考试时间、考试内容以及考试顺序,学生被动 地告知。外教不采用这种方式,如在一次外教口语课中,外教在黑板上做一个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然后决定口语考试的相关细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世界交流的日趋紧密,可以预想到英语的使用将会更加地频繁以及广泛。在此大背景下,需要针对我国现实英语教学的状态进行分析。本文重点研究的是我国英语教师和外籍英语教师授课过程中教学风格的差异,并进行了实际的调研,考查了教学效果。通过研究表明,外教教学,无论是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的理念等,均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国英语教师学习,包括课堂教学的互动及考核成绩的选择,进而可以体现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实用性效果,对学生自身的外语学习以及能力掌握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李如密.教学风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武晓燕.外语教学方法论新探.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 陈永红.英语教学中学习风格差异研究.教学与管理,2008(6).

[4] 程秀峰.英语教学风格与教学方法的耦合.宜春学院学报,2008(4).

[5] 朱丽梅.试论英语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培养.教学与管理,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