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张开学生快乐生成的翅膀

2013-12-29 00:00:00成建军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3年12期

“做中学”,这一学说的核心是“做”。做就是行动,就是实践,就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做中学”的理念,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发展思维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

一、情境创设,培养“做”的意识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动手中学会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重要目的。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规律、内化规律,得出结论。这样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又从理性回到实践,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例如,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时,我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做一个圆柱形体,并把制作的过程写下来。第二天刚到学校,就有几个学生围着我问:“老师,圆柱好难做呀,圆柱的两个底不是大就是小,真麻烦!”另一个学生马上反驳道:“要量好尺寸做,你以为是随便做两个底啊!”……当时我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上课时,我没有先解释学生的疑惑,而是让他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做圆柱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圆柱的特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与交流,获得新知。

又如,教学“圆周长的计算”时,我不是采取直接告诉的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求圆周长的方法,有的学生用线去量,有的用绳子去绕。这时,我提出问题:“如果是大的圆呢,还能用量和绕的方法吗?”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更适合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做”中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做”数学的意识。

二、直观教学,拓展“做”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 学生的做是一种动手实践的过程,是一种手、眼、脑多种感官互相配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多种感官互相作用、互相发展的过程。它可以使学生学得有趣生动,也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求平均数”一课时,我出示巩固练习题:“有4名同学分别是小华、小明、小东、小楠,她们在跳绳比赛中分别跳了228、234、230、240个,她们4个人平均跳绳多少个?”我先让学生自己自由独立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通过巡视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用“4个同学跳绳的总个数/人数=平均每人的跳绳个数”的方法求解,但有一个学生却用了不同的方法:(234-228)+(230-228)+(240-228)=20(个),20÷4=5(个),228+5=233(个)。结果同样也是233个,很多学生都皱起了眉头。我让这位学生解释做法,可是他自己只能做出来却不能详细说明,怎么办呢?是忽略而过,还是停下上课节奏?我决定还是要让学生彻底弄懂,以此拓展学生“做中学”的方法。于是,我引导学生用直观的画图演示理解:先在黑板上画出4幅图,把小明、小东、小楠比小华多出的线段图标出来,如果去掉这三部分,剩下来的四段就是相同的了,那么多出来的三部分是什么呢?学生从图上就很容易看出是4个同学共同多的跳绳个数,只要用多出来的跳绳个数除以人数再加上原来相同的线段图的数据就可以了。

三、多彩活动,体验“做”的乐趣

儿童的本性爱动,好奇促使他们什么事都想去尝试,但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思维离不开实物的支撑。动嘴说、动手做能丰富儿童的感性认识,建立清晰的表象,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操作,真正放手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当然,“做”要实实在在,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学生在做中与各种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获得新知识,萌发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退位减法”时,我出示“32-8”的算式,在很多的设计方案中都是先让学生摆火柴棒,通过摆火柴棒明确算理“当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作十来计算”,即12-8=4、20+4=24,这样就完成了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我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继续向学生提问:“我们还能把火柴棒怎么摆,也能算出来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是有较强求知欲望和表现欲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学生从一捆小棒中借出6根,加上原来的2根,正好和原来的8根相同,剩下的24根就是答案;有的学生从一捆小棒中减去8根,剩下22根,再加上原来的2根,得出答案是24根……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既掌握了退位减法的算理,也明白了算法的多样化理念。这里,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由学生的形象思维训练向逻辑思维训练过渡,使学生的动手操作精彩纷呈,既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又让学生体验到了“做”的乐趣。

四、沟通生活,呈现“做”的成效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也要从生活的角度进行设计,教师要用数学的眼光去教数学,学生要用生活的眼光去学数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生活化、实用性。同时,教师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营造趣味化的学习情境,创设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去动手“做”数学,主动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数学的趣味、作用和价值,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例如,教学“求平均数”一课,在比赛活动中评委打分时,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求平均分。刚开始时,很多学生都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教师可以引入大量的比赛得分的生活知识,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讨论,最后让学生明白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是生活中公平、真实的需要。

又如,有这样一道题目:“一块长80分米、宽40分米的长方形不锈钢铁皮,把它焊接成一个高是10分米的无盖长方体盒子,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它的容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分米?(焊接处忽略不计)”很多学生都是在四角处剪切,然后将剩下来的不锈钢铁皮折叠焊起来就可以了,但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四角剪切后,一边可以直接折叠,另一边可以用剪下来的两个角焊起来使用,这样浪费的材料既可以得到运用,也使容积达到最大化。这个学生在解说的同时还进行了演示,其他学生看完他的演示都拍手叫好。有少数学生针对剪切的材料再焊接起来进行了反驳,认为废弃材料虽然进行了运用,但成本高于材料,学生争论得面红耳赤。最后,我针对这道题目的特点进行了引导总结,使学生明白数学学习就是要联系生活,从生活的角度去解决数学问题。

“做中学”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目标。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做中学”的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而且有利于他们在“做中学”体验探究的乐趣,习得“做中学”的技能,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有些知识不大适合运用“做中学”的方法,但教师要有随时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获得知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做与练的关系,如何做到“做中学”的最优化,还要教师深度去“耕犁”,让学生真正享受手指尖上的智慧。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