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失智老人

2013-12-29 00:00:00李隽辉
方圆 2013年4期

【√】碰到孝顺的孩子,每周会来这里看望老人一次,但老人们总是认不出。子女们来得少的时候,这里总是空空的静静的,只有老人们孤独的背影,就像一个被遗忘的世界

“阿尔茨海默病”,这个对中国人来说并不太熟悉的舶来词,在国内被越来越多地提起。它还有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说法:老年痴呆症。得这种病的几乎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其因为大脑皮层萎缩,神经元纤维缠结,导致记忆丧失、认识能力退化,逐渐变得呆傻,甚至丧失生活自理的能力。据了解,中国目前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可以预想,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国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得上这种伴随年龄而产生的疾病。

青岛市北区的登北社区老年公寓,是当地唯一一家接收“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养老院,这里的30多个床位常年满员,供不应求。养老院的客厅里,十几名老人静静地坐在沙发或者轮椅上,他们或闭着眼睛,或默默地看着窗外,或就这样坐着,无声无息。安静,是这种疾病的最明显“症状”。

在没有人探望的日子里,老人中的大多数可以静静地坐在那里,耗尽一天的时间。即使遇到前来看望的子女,有些老人也已经记不起那是自己的孩子,只是当成外人一般客气着,这样的场景,曾经让一名五十多岁的女儿忍不住落泪。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时间长了,有的子女甚至慢慢减少了看望老人的次数。

登北社区老年公寓的院长孙平静今年39岁,孩子只有4岁大。从12年前开始照顾老人至今,她耗费了太多精力,没有时间为自己挑选新衣服,没有时间照顾老公,甚至没有时间去生孩子。

孙平静不愿意称呼这些老人的病为“老年痴呆”,她只是说,这些失智老人如何如何。孙平静告诉记者:“一般阿尔茨海默病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最初的症状就是健忘,这种病的初期,老人记忆力会明显减退,到最后几分钟之前的事情都会忘光。在这个时候就进行治疗是最好的,痊愈的机会较高。如果拖到以后,进入混乱期或者极度痴呆期的话,治疗起来就会比较难。”

开办这家专收失智老人的养老院,是孙平静多年的心愿,20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患癌症去世,那时的她甚至没有机会去尽一份孝心,为了弥补遗憾,她开办了这家养老院,多年精心照料和发自内心的“孝敬”,让老人们待孙平静比自己的孩子还要亲。

院里长年住着十几位患病老人,70岁的冯大爷和64岁的尹阿姨都是这里的住户。

冯大爷每天只是在窗前往外看,不说话,就是看着窗外,谁也猜不透他的心思。护工猜他可能是想孩子了,也可能是想老伴了,也可能什么都没有想。

尹阿姨经历了一次离异,后来学会了吸烟,这也让她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养育的四个子女和前夫远在青海,几年也见不到一次,强烈的思念让她每天都要吸一包多的烟。她病症不算重,还告诉记者,逢年过节伙食就会变得非常丰盛,敬老院的厨师会为他们精心准备一套大餐。

患上了这种病以后,很多老人大多时间神志都不清楚,只能待在屋子里,他们甚至不能走太远的路,因为很有可能找不到回家的路。

即使是白天,多数老人也选择在床上睡觉,不知道冷热的他们还喜欢把被子蹬掉,为了防止老人们感冒,孙平静要经常去房间里查看并给他们盖好被子。

碰到孝顺的孩子,每周会来这里看望老人一次,带着花或者水果,但老人们总是认不出。子女们来得少的时候,这里总是空空的静静的,只有老人们孤独的背影,就像一个被遗忘的世界。

与院里的老人们交谈几日并与孙平静沟通后,记者发现,虽然阿尔茨海默病让患病老人们的大脑萎缩,失忆的痛苦会折磨着他们,想不起儿女的身影、孙子的笑脸甚至是老伴的模样,但是我们更愿意相信,他们只是抹掉了记忆,并没有痴呆。他们只是变成了小时候的自己。

如果可以,请这些老人的孩子们多去探望他们,给他们讲讲以前那些美好的事儿,给他们擦擦脸,给他们带去亲手做的饭菜,因为许多年以前,他们同样给你们一遍遍地讲着故事,擦干净了小手和脸蛋,做好了饭菜等你来吃。

2012年母亲节,一位老人手里拿着养老院送的玫瑰花,等待自己的孩子来探望。

62岁的路大爷是个聋哑人,同样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他向记者的相机伸出大拇指,随后指指身后的敬老院,表示在这里住得很开心。

为了照顾老伴,陆大爷累得昏了过去,后脑上的伤疤清晰可见,随着这次创伤,他成为了“失智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