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去采访都会有那么几个人让我印象深刻,四月份的江苏海安之行同样如此。
去海安之前,我就从诸多报道中得知当地垃圾焚烧厂污染让周边很多人都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有很多人因此得病甚至死亡,还没出发,我就判定此次采访必定是“一路悲情”。
不出所料,在前几天里,每一个采访对象都把我当成了一个十分优质的诉苦对象,恨不得一肚子苦水把我从头淋到脚,从垃圾焚烧厂的排污说到与乡政府的恩恩怨怨,甚至是邻里之间的纠纷都没遗漏,每一个人都是眉头紧锁,印证着“一路悲情”。在采访结束的最后一天,却冒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老人家,一改“悲情路线”。
她叫黄领芳,已经76岁了,高个子,看得出来,身体很硬朗。其实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全身上下都有一层灰,好像是拾荒的,进到她家后,才发现她就是拾荒的,整个小屋最多有10平米左右,绝大部分都被编织袋和塑料瓶占据着,只有床周围有少许空地。
来之前,旁人就告诉我,这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家庭条件都不错,看到她实际居住的情况后,我马上断定两个儿子肯定都不孝,老太太生活必定悲苦,我坐下来,准备听老太太诉苦。
老太太讲了很多,绝大部分都是她近两年来的一些生活琐事,自从丈夫因为肺癌去世后,她便开始独居,在没有搬到这里之前,她还在一座桥下的铁皮房里住了一年多,每天以拾荒为生,最多能赚5块钱,积攒几天,就能去镇上的商店买壶白酒,每天在睡觉前,喝上几口白酒,安然入睡,然后周而复始。
我低头安静地记录着这个我断定为悲情的故事,但是抬起头看到老太太的表情动作时,当时就惊呆了,她正抽着一支烟,面带笑容乐呵呵地讲述着这一切,仿佛正讲着特别高兴的事情。
我停下了笔,一直盯着她,她丝毫没有察觉到我的惊讶,依旧说着,似乎越来越高兴,我忍不住提到她的两个儿子,没想到她开始赞扬起自己的儿子来,她说自己的儿子每天傍晚都会来叫她吃饭,很孝顺。
采访接近结束,看得出老太太挺高兴,我十分不理解,问了一个央视问题:“你觉得自己幸福吗?”老太太说自己有烟抽,有酒喝,有房子住,儿子还会叫她去吃饭,活得很幸福。回到北京后,我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把这事告诉了一位同事,同事就说了一句话:每个人幸福的标准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