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很多人开始吃中药治病或者进补。很多人都喝过中药,但怎样正确地煎中药,一些人却不太清楚。有人以为煎煮的时间越长越好,有的人用沸水煎药,有些人不分先煎、后下或烊化,一包药统统倒在药锅里煎煮。如何煎熬中药,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不少学问,煎药锅的选择、加多少水、如何浸泡、火候及时间、煎煮次数以及药物的先煎、后下等,都是有讲究的,哪一个细节不得法都会影响药效。
1.煎药该选什么锅
多数家庭平时不备煎药的沙锅,一旦需要熬中药时,就用不锈钢锅或铝锅、铁锅来应急,这时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不锈钢锅传热太快,煎药时要经常搅拌,否则药材粘在锅壁,稍不留神就容易煳锅。不过,除了这个缺点,不锈钢锅还是不错的备选对象。用铝锅、铁锅煎药的问题可就多了,因为铝、铁是活泼元素,容易与中药里的多种化学成分发生反应,降低药效,甚至还可能产生毒副作用。例如:铝、铁可以与中药里的鞣质起反应,生成鞣酸铝、鞣酸铁,产生黑绿色沉淀,服用后引起恶心、呕吐;铝、铁还可能与黄芩、葛根、补骨脂中所含的黄酮类成分,或与大黄、何首乌中的蒽醌类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的络合物,有些络合物被人体吸收后,蓄积在肝、肾、脑等组织中,会产生程度不同的毒副作用;铝、铁还会与朱砂等含重金属的中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有毒的游离汞。每种中药里都含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化合物,用铝锅、铁锅熬药时可能发生无法计数的化学反应。
沙锅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是煎药的首选。需要注意的是,沙锅骤然受热或受冷会形成裂纹。因此,刚煎过药的沙锅不要立即用凉水清洗,可在干木片或架子上放凉后再把药垢清洗干净;沙锅上的油污不能用洗洁精浸泡,以防污水渗入细孔中,可用喝剩的茶叶渣擦拭,也可用淘米水浸泡烘热,再用刷子刷洗。有些人还会用家里烹饪用的沙锅煎药,这就要注意一定要刷洗干净,以放入清水后表面不会出现油花为宜,因为油脂会影响到中药的药效。
2.煎中药前应先浸泡
有一些人反映吃中药不见效,询问后才知道煎药前没浸泡,直接下锅用水煮了。中药煎熬前浸泡,既有利于药物的有效成分的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
中药以植物为多,90%左右的中药饮片来源于干燥的植物的根茎叶,有效成分复杂,多为生物碱、皂苷、有机酸、鞣质、蛋白质、无机盐、甾醇、挥发油、黄酮类、维生素、氨基酸等。在煎药前用凉水浸泡一段时间,皱缩的植物细胞吸水膨胀,水分就会缓慢进入药材内部。由于药材充分膨胀,此时组织内部是高渗透压状态,浓度高的向浓度低的一侧转移,便会向浸泡的水中溶解其有效成分。这个时候再上火煎,药材内高浓度的溶液就会加速向组织外扩散,药材则进一步膨胀,细胞破裂,于是有效成分就会完全溶解在水中了,其药物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其次,中药里含有淀粉、蛋白质较多,如不经浸泡,加水后直接煎煮,饮片质地较硬,突然加热或者火候太大,可使药材表面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凝结,形成表面软化而里面坚实,从而封堵了药材表面的毛细孔道,水分难以渗透进去。药材得不到充分膨化,有效成分难以溶解出来,从而影响了药效的发挥。一般来说,种子、果实类浸泡60分钟,花叶类浸泡30分钟比较好。
3.煎药加水有学问
有的人为了节约时间,用热水煎药,这样做也会影响药物成分的溶解,从而影响药效。中药多由植物的叶、茎、花、根和种仁组成,用沸水煎药,时间是缩短了,却容易使植物中的蛋白质凝固而失效。一般来说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煎药比较好,凉白开也可以。自来水可以加热一下去除其中的氯,晾凉以后用。许多家庭都在用大桶装的矿泉水,但用矿泉水煎药却不是一个好选择。这是因为矿泉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例如钙、镁等,它们对中药发挥药效有一定的影响。
该用多少水煎中药,这和中药的吸水性及需要煎多久成正比。将中药饮片倒在药锅里,再加上常温的清水,用食指压按中药,以水面超过中药面一个指节为好。为了避免浪费,一剂药可煎两次,将药液混合后,分上、下午两次服用。以浸泡后水面高出饮片2至3厘米为宜,如果药味多、体积大、吸水强、煎煮时间长的中药加水宜多些,第一煎加水量宜多些,二煎时可适当减少。
4.煎药火候有讲究
中药的药性不同,煎药的火候也有讲究。总的原则是:开始煎时,用武火(大火),煎沸后再用文火(小火、慢火)。所谓文火,即仅保持轻微煮沸状态。
花、叶、全草类药材:这类药性轻扬发散,味芳香、含挥发油较多,多为治疗外感病的发汗解表药,在常温下就极易挥发,长时间烹煎容易使其有效成分挥发殆尽。故煎药时间要短,宜用武火(大火)急煎,能使水分快速蒸发,浓缩药汁。一般而言,头煎需要10分钟左右,将药汤滤出;二煎大约需时3到5分钟即可。
根茎类药材:多为调补人体气血阴阳的滋补药,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煎的时间则需延长,并用文火(小火)慢慢熬煎。煎药时,头煎从汤沸后再熬30到60分钟,滤出药汤;二煎则在沸后再煮20到30分钟。文火慢熬,能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于汤汁之中,可使药效达到最佳。
5.需要特殊处理的药材
凡注明“先煎、后下、包煎”的,需要特殊处理。
先煎:是为了增加中药的溶解度,降低毒性,充分发挥疗效。矿石、贝壳、角甲类中药(生石膏、灵磁石、牡蛎、石决明、龟板、鳖甲等)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有毒药材(乌头、附子等)要先煎2小时,才能减毒。某些植物药(天竺黄、藏青果、火麻仁)只有先煎才有效。
后下:是为了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损耗,免于分解破坏。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材(薄荷、藿香、砂仁、沉香、青蒿、玫瑰花)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加入药锅。不宜久煎的药材(钩藤、杏仁、大黄等)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钟加入药锅。
包煎:花粉类药材(松花粉、蒲黄等),细小种子类药物(葶苈子、苏子、菟丝子等),药物细粉(六一散、黛蛤散)等均应用纱布包好与其他药材加入锅中同煎。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材(秫米、浮小麦、车前子等)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糊化,亦需包煎。带绒毛药材(旋覆花)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可刺激咽喉,也应包煎。
烊化冲入:一些胶类(阿胶、龟板胶、鹿角胶)或糖类的黏性大,不能与其他药材一起煎,等药汤熬好后,服用时冲入汤液中或加适量开水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