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大选当天,斯尔沃预测奥巴马有90.9%的概率赢得多数选票。根据民调数据,他准确无误地预测了全美50个州的选情。相比2008年大选时他曾算准了49个州的选情,如今更胜一筹
他原本只是一名爱好扑克牌与棒球的“书呆子”,凭借数学模型打败了整支由记者、政治顾问、黑客和评论员组成的队伍。他被称为“算法之神”
美国大选当日(11月6日),“你知道谁赢得了今晚的选举吗?”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的新闻主播瑞秋·马朵问。答案是:“内特·斯尔沃。”
他原本只是一名爱好扑克牌与棒球的“书呆子”,转身成为政治预测家后,超乎想象地准确预测了2012年总统大选结果。他被称为“算法之神”。斯尔沃的崛起也代表着一代全新的群体——数量分析家,预示着一场数字化革命即将到来。在此之前,美国总统选举的选情扑朔迷离。难以勘破迷局的评论家们前赴后继,宣称结果可能呈现“任一种结果”,又或“并驾齐驱”。事实却非如此。最终的结果表明,这绝非一场并驾齐驱的较量,而是斯尔沃数月以来一直坚称的结局。
大选当天,斯尔沃预测奥巴马有90.9%的概率赢得多数选票。根据民调数据,他准确无误地预测了全美50个州的选情。相比2008年大选时他曾算准了49个州的选情,如今更胜一筹。
推特沸腾了。斯尔沃凭借数学模型打败了整支由记者、政治顾问、黑客和评论员组成的队伍。做客电视栏目时,他的表现并不像炙手可热的电视名人。这位34岁的男人谦逊十足,他慢吞吞地低着头走进演播室,时而因为采访的问题面露窘迫。“人们的反应有点儿疯狂。”斯尔沃说,“我被赋予了某种象征性力量。它超出了我实际所为以及我所应得。我必须首先声明人们需要兼听,而不是把某个人的意见当成神谕。”
斯尔沃的人生轨迹与数据密不可分。
他的自我评价是“一直是个呆子”。他在密歇根州的东兰辛长大。在他6岁时,当地棒球队“底特律猛虎”赢得世界职业棒球赛冠军。当时漫天都是关于比赛的数据,让他对数据的迷恋一发不可收。
从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他在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当了4年的顾问。后来,他迷上了网络扑克。那时,玩网络扑克的人很多,然而能掌控牌局的人寥寥无几。斯尔沃每天与不同的人玩扑克,从他们身上赚到了很多钱。他辞掉了工作,每天沉浸在扑克的世界中。
他从网络赌博中赢得大约四十万美元,这笔钱足够他去追求另一个爱好——棒球。斯尔沃是最早发现这项运动有数据导向潜在可能性的少数人之一。他建立了Pecota网站,该网站建模分析预测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运动员的职业前景,后来他又把网站卖给了《棒球简介》。尽管从扑克与棒球的爱好中赚得盆满钵满,但斯尔沃并不满足,他需要更大的舞台。政治,这个拥有庞大的数据库而且鲜有竞争者的新领域,最终成就了斯尔沃的盛名。
美国政治错综复杂,数据的分析一直受到重视,奥巴马的团队尤其如此。他们还专门请了一位“首席科学家”,目的是“量化一切”,用数据告诉他们应当关注哪些选民以及如何吸引目标。
斯尔沃所做的,是将现有数据应用于贝叶斯理论。这并不是什么尖端科技,早在18世纪初,英国神父贝叶斯就已经发现了计算假设概率的贝叶斯理论。
斯尔沃坐拥海量数据,足不出户已尽知天下事,如诸葛卧龙在世,堪称“技术宅”的最高境界。
他不需要出席酒会,也不会见说客、党派媒体顾问、竞选经理及新闻发言人。简而言之,他不是“体制内”的人。美英的政治报道体制就像一个垄断集团。在英国,政治圈的裙带关系氛围浓重,总是由圈外的记者曝出议员丑闻后才受到质疑;而在美国,斯尔沃将政治形容成“交易”。
“如果你表现良好,偶尔会得到独家消息,但这不过是许多既得利益者的游戏。我尽量避免与竞选团队打交道,因为他们所给的信息大都是干扰性的噪音。”
在美国政治评论圈里,斯尔沃的选情分析却是前所未有地准确。
事实上,斯尔沃自嘲的“书呆子”才是他的“秘密武器”。他总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我身边总有朋友,可是我总有跟他们不一样的观点。这很重要。”
成名之后的斯尔沃渐渐开始担心:他的成就是否意味着将来他不仅预测选举结果,还将影响选情。此外,他还担心失去旁观者的优势。“我获得各种机遇,但我不希望自己堕落或者淹没在体制内。”
他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经济新闻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地方政府选举则“难以预测”。在“9·11”事件之前,他曾经预测这种恐怖行径的概率在统计学上并非微乎其微,很有可能在有生之年发生。或许,他值得再算上一笔:传说中的世界末日究竟是不是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