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爱人杰西

2013-12-29 00:00:00柏小莲
南方人物周刊 2013年30期

《爱在午夜降临前》我一个人在家看完了下载版,结结巴巴的中文字幕盖在韩文字幕上,很多非英语的对白也没翻译出来,但还是让人热泪滚滚。这是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两个神仙一样漂亮的人儿,在蓓蕾初绽的年纪相爱、错过,在迷茫困惑中勇敢面对彼此,却最终没能逃开生活。他们身材变形,容颜老去,像故事开头见到的那对大声吵架的夫妻一样陷入密密缠绕的琐屑之中。不知道再过9年会不会有下一部,无限感叹里,你的,我的,大家的,还有杰西和赛琳的18年就这样卷在生活里顺流而下。

2008年,我在极度苦闷中看完《爱在日落黄昏时》与《爱在黎明破晓前》,对于一个刚刚摆脱糟糕恋情的将近三十岁的女文青来说,完全不能阻挡杰西·华莱士这样一个极有代入感角色的治愈。严格来说,我并没有多爱伊桑·霍克,作为不合格的粉丝,我几乎没完整看完过他在这三部曲之外的其他电影。而且我固执地认为伊桑·霍克不能在其他电影中展现魅力。

他只适合演慢吞吞的、9年才神出鬼没出现一次的男人。真的,再没有比杰西更温柔的男人了,23岁的没心没肺,32岁事业小成却还有勇气推倒重来,四十多岁面对生活的疲惫不堪还能给所有身边人极大的耐心和全部的爱。这种感慨和羡慕当然不是说说就算的情绪,赛琳就是我们当下最不吃香的文艺女青年的化身:敏感、浪漫、任性、脆弱,博学多才又极富攻击性,翻脸比翻书快,前两部中她还有着婴儿肥的润泽和轻熟女的韵味,发发神经惹人怜爱,到了第三集,她的身材已经走样,跟年轻时一样神经质的敏感性格也显得不可爱起来。她对杰西的愤怒,与其说是在指责他,倒不如说是对自己9年前决定的重大怀疑,甚至是对人生的重大怀疑。

与他那个著名的前妻相比,伊桑·霍克的人气确实太低。这段6年的婚姻对彼此都是拖累,两个人在婚内各自出轨,他常年沉浸在乌玛·瑟曼与鬼才导演昆汀绵绵不绝的绯闻中无法自拔。2008年,他无声地娶了自己孩子的保姆,一个月后添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这个男人几乎用自己的半生给杰西这个人物作了注解,又恨不得他的一生最好就这样终结了。电影中他带着两个如花似玉的小女儿在伯罗奔尼撒半岛戏水,背着一个塑料龙气垫走下,愁苦又烦闷地坐在布满砾石的海滩上,几乎让人以为这个角色就是伊桑·霍克中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赛琳的台词多数感伤而悲观,充满了文艺气质,比如“就好像我记得,你的胡子上有一点红色,你离开的那个早上,朝阳是怎样照得闪闪发亮”,但其实杰西才是那个以写小说为生的文艺胚子,“每个人不都是透过自己那个小小的钥匙孔来看世界的么?”

伊桑·霍克的嗓音从第二部开始苍老。开头在书店里他讲写作经验还颇为毛躁,心里并不安定,与赛琳重逢后,准确地说是从赛琳在车上突然崩溃失控开始,杰西一扫之前假装出来的放荡与漫不经心,深情告白,“我如此高兴能够再见到你,即使你已经变得这么易怒、神经质、崩溃失控,我还是喜欢你,我愿意跟你在一起。”从这个时候开始,杰西的语调开始低沉和沧桑,第三部中,杰西就是这个家庭的中流砥柱,他要在赛琳工作遇到麻烦时充当她的基石和后盾,要照顾妮娜和埃拉,还要时刻记挂与前妻所生的儿子,一蔬一饭,鸡毛蒜皮,18年前是无尽浪漫,9年前是决断与勇气,而在他们真正相处的9年中,多么蓝的眼睛,多么柔软的嘴唇,多么柔情蜜意的瞬间,维也纳公园缱绻一夜,巴黎公寓销魂5天,都不能抵挡生活。而杰西柔中带刚的性格,九成九的隐忍与一分及时的、恰到好处的勇敢,像一只坚定的大手,稳稳托住赛琳的人生,他们的爱情里,有灵与肉、责任与激情、理想与现实,完整、丰富、绵延、坚韧。杰西简直就是上天许配给折翼文艺女青年的另一只翅膀,让她们的生活又美又完整。

《爱在》三部曲今年八九月间在香港有9次连映,下午场连午夜,票一放出就被抢空,成群结队的文艺青年涌进电影院,将自己的青春对号入座。9月5日是正式公映的日子,届时我会跟爱人携手再去香港看一次,这次我想我不用再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