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15岁吉普赛少女莱昂纳达·迪布兰尼的命运引发了全法国的关注。
事件始于10月9日,法国政府要将莱昂纳达连同5名兄弟姐妹及母亲强行驱逐出境,当时莱昂纳达正在参加学校去外地的游学活动,执法人员追踪而至,拦截学校客车,当着老师同学将她拘捕,再与家人一并遣送到其父母原居地科索沃。莱昂纳达一家2009年到法国,申请政治庇护被拒,因此被驱逐出境。
法国舆论尤其左翼舆论大哗。本来,法国人普遍对吉普赛人无好感,法国警方一天也不知递解多少吉普赛人出境,除人权组织外,没有多少人关心。但这次警察驱逐的小姑娘却有别于大众心目中的吉普赛人,警方强行将她从校巴上带走,做法不近人情。因此,执政社会党及其他左派政客纷纷批评警方,事件亦触发一千余名中学生连续两天在巴黎示威。舆论压力之下,总统奥朗德表示可以网开一面,允许莱昂纳达一人回法国完成学业,但不允许其父母再次入境。
事实上,剔除莱昂纳达的悲情因素,大规模驱逐吉普赛人的行动在法国已经进行了多次。2010年8月,右翼总统萨科齐曾以“打击犯罪”为由,将一千多名吉普赛人遣返回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此举遭到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强烈抨击,称法国的做法“令人回忆起盖世太保”,讽刺萨科齐作为东欧移民之子,居然拿移民开刀。奥朗德同样毫不留情地驱逐吉普赛人,作风甚至比萨科齐还过分。因为萨科齐还给被驱逐者每人300欧元的补助,奥朗德则连这笔开销也省了。
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政客,宁愿被骂是“盖世太保”也不肯在驱逐吉普赛人的问题上妥协。这说明事情已不止于理念和人权层面的问题,而是有非常现实的利益考虑。
吉普赛人又称罗姆人、茨冈人,发祥地在今天印度的北部,由于遭到突厥人的入侵,吉普赛人公元10-11世纪时踏上了向西迁徙的旅途。目前世界上有大约1200万吉普赛人,其中的1000万左右生活在欧洲。
欧洲人排挤吉普赛人的历史差不多和排挤犹太人一样长,只是犹太人聪明又善于经商,后来又成立了以色列国,排犹早已成为历史;而吉普赛人缺乏现代教育和专业训练。联合国网站的资料显示,只有15%的吉普赛青年完成了中等或职业教育,不足30%的吉普赛人拥有支付报酬的工作。因此,很多吉普赛人靠乞讨、偷窃、卖淫等非法勾当为生。这加重了欧洲社会的嫌恶情绪。
法国明目张胆的驱逐行动遭到了欧洲舆论的谴责,但背地里,各国都没少干排挤、驱逐、隔离吉普赛人的事情,因此支持驱逐的人认为,法国只是一个 “真小人”,那些指责法国却又不敢接纳吉普赛人的国家才是伪君子。2007年吉普赛人的聚居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了欧盟,这两国公民可以自由出入欧洲各国,吉普赛人问题随之产生了。
而明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将加入申根条约,这两国公民将可以自由在欧盟各国居住和工作。
更多吉普赛人的来临,让西欧各国非常头痛。未来更多的驱逐和摩擦,恐怕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