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不能对正义无所作为、无所表示、无所反应,不能不抗议压迫,不能不为建设一个好的社会、好的生活而作出努力。
中国排放的污染正在吹向美国西海岸。
总的来说,谈论聚会花费多和少是个奇怪的话题。想花多少就花吧。只是应该自己掏腰包去聚会。
真正做房地产都知道,三四线城市卖房子已经很困难,供大于求;政府是土地财政,没钱就卖地,超过市场需求在供地。可以肯定地说,系统性风险可能产生,在三四线城市投资要慎重。房地产好日子就是10年,也许更短。
这个榜挺好,无非就是“富豪”两个字比较刺激人而已。有些人总觉得,煤老板就该富起来,作家就该穷困潦倒。真是莫名其妙。
今天我们有所发展并开始富足,但似乎是作家必须面对的焦虑年代。极大的自由令全世界的交流变得容易,但这种交流单调得可怕,或许“图像”是造成这种“轻易性”和单调的根源。讽刺代替了批评精神,愤世嫉俗代替了清醒睿智,“差不多”变成了知识的规范。
过去的教育要我们活一天干一天,老当益壮。我早就否定这种价值观了。那是人才紧缺时的观念,现在年轻人都找不到工作,你老人家活到老干到老,年轻人干什么?
美国的月亮就一定比中国圆?美国就那么好?我在美国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我切身地体验感觉到,他们不说混账,至少和中国一样坏!中国成绩很大,问题也很多,但那是高速爬坡前进中发生的问题。
艾滋病算个屁!(我)弄点水,弄点土,然后(给病人)吃。当天,那个艾滋病人就好了,就能跑步,跑得比谁都快……
如果这些政策继续的话,明年(房价)就会暴涨。
与现代人不同,我们那时的生活拥有如此幸福的回忆和光明的底色,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个字“相信”,相信中国能建设得更好、相信文学会永远吸引我们,相信各种美梦都有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