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周票房1.3亿,这个成绩放在今天新片扎堆的贺岁档,已经非常难得。但是如果它用了6天,全国排片始终在30%左右,又是一部被无数影迷望穿秋水的宁浩作品,这结果就有些尴尬。
“饥饿营销”的提法,放在《无人区》身上并不严谨,但4年时间5次修改,影迷和市场确实一直苦等它正式公映。何况这4年,成长的不光是宁浩。主演之一黄渤个人累积票房已经达到25亿,另一位主演徐峥凭借导演处女作《泰囧》坐上了华语单片最高票房导演的交椅。
换言之,铁三角中的另外两位今天不仅能够独当一面,也是投资方和院线眼中的票房保证。显然,《无人区》首周票房远没达到很多人的预期。
4年前谈及新片剧情时,宁浩在发布会上用一句话概括:《无人区》讲的是易中天如何变成了佐罗。这条主线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徐峥饰演的律师潘肖来到西部辩护,成功为盗猎分子脱罪后却被拖欠律师费。他强行开走了盗猎分子的私车,谁知却正中了对方的圈套。面对前方方圆400公里的无人区,西装笔挺的律师全无知觉地闯入了茫茫黄沙间弱肉强食的戈壁丛林。为了活着走出来,他只能变成一个雄性动物,踏上祸福无门的求生路……
根据披露,影片重大的4处删改主要是增加了旁白;删掉了黄渤饰演的杀手死前的细节;原版中遇袭身亡的警察在新版中不仅幸存,最后还救出了余男饰演的舞女;增加了片尾最后3分钟舞蹈教室的段落。比起很多改后重审的影片,《无人区》的确不算颠覆。现在这个版本,还是可以看出宁浩相对完整的导演构思。
很多人都在诟病那个加亮色的结尾。恕我直言,一路黑到底,票房会更低。别忘了,这不是一部作者电影,它亮相的档期明白无误地表明了资方和院线对《无人区》最直接的诉求。对人生底色的残酷白描,《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一部老少通吃的票房大鳄掌握得最理想的分寸。
尽管如此,宁浩依旧是这一代导演中最有才华和堪当大任的代表。《无人区》4年后依然跻身竞争最激烈的贺岁档,像潘肖一样和同类徒手肉搏,并且成绩不差。当年拍完《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站稳脚跟后,他希望通过一部新作,让自己不仅仅是喜剧和娱乐的标签。或者说,《无人区》才是那些年他最希望拿出来的名片。
当年如果《无人区》公映,宁浩自然生长的转型期顺利到来,票房甚至不一定比现在低。他也不至于需要匆忙上马《黄金大劫案》——那真是一部淡出水的电影。如今公映,却要作为一部重点贺岁片被各方品评检阅。宁浩依旧值得期待,他更大的气候只是时间问题。公映意味着《无人区》风波结束,他可以解脱之后放手去做新片了。
真正的难题还是在中国电影。一部放了4年的作品,在今天不尽完美但却依然优秀,那么其他人在干什么?中国电影的票房大盘昂首挺进200亿大关,真正的原创能力又提升了多少?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导演从提供扁平的娱乐产品,向一个为时代和人性画像的成熟艺术家转型,是什么原因让他命运多舛?如果你知道,请告诉我答案。